第129章 日落归山海(1 / 1)

“希望自己没有猜错。”

罗正阳听到张道长的话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姑父升官的事情,与罗玲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也只是估摸着。

千人千面,各有意会。

道家人泄天机,只因有缘人。

不可多说,信者自悟。

自醒自渡,信者无敌。

张道轻声提醒了两句,没有继续多说,他在罗建军的指引下,缓步进入餐厅里。

罗建国搀扶着张道长。

众人进屋后,罗建军连忙搬了一把靠椅,招呼张道长坐下来歇息。

暂做休息。

“师父,您从早上忙活到现在,肚子饿哒不。”罗建国心中满是关切,轻声询问。

“您想吃什么,我去弄。“

“不用,我下山前已经吃过一碗面条。”张道长轻轻的摇了摇头,拒绝道。

“现在还不怎么饿。“

张道长把法印传承给罗正阳后,带着他在道观的上下转了几圈,略微熟悉了一下周遭的环境。

认家识路。

罗正阳着重参观了一下自己的新房间,他心中欢喜的很,自己又多了一个安乐窝。

他也有了新的称呼。

梅山小道长者也。

自是不提。

一番折腾参观熟悉后,两人的肚子都有点饿,尤其是罗正阳经过【凌霄界】的变故后。

他已经饿的两眼发晕,急需能量补充。

饥肠辘辘。

他自高奋勇的跑去厨房,麻利的做好两碗面条,些许盐,一勺猪油,半碗清汤,一抹葱花。

两碗美味的热汤面。

呈现在两人面前。

一碗热汤面下肚后,罗正阳觉得还不解饿,又继续给自己多下了几碗,直到把师父常备的面条都嚯嚯完。

他才放弃。

意犹未尽。

他还没有吃饱。

张道长擂钵大的双眼盯着他,满是不信和不解的眼神,心中自是不停的哀叹。

“我的天!............。”

“正阳也太能吃了,这真的是饭桶呦。”

“他到底是怎么吃下去的。”

“按照他这个吃法,道观迟早要被吃垮。不行,以后得想办法多挣一些钱。”他平淡的心绪,又起波澜。

买米钱不够了。

“果然,天才就连吃饭都是非人。”

罗正阳悻悻而视。

他被师父复杂的眼神,看的有些心慌。

他心中发虚。

...................

餐厅里的众人在歇息闲聊,落地风扇“呼噜噜”的转个不停,吹出的凉风让众人燥热的心绪宁静下来。

罗正阳回到家里,自觉的跑到厨房里准备今天晚饭,有好几桌的饭菜等着他做。

光备好原材料都需要小半天。

他游刃有余的忙碌着。

冯桂香,张春花,罗玲都在旁边帮忙打下手,择茶,洗菜,打扫卫生。

一些闲杂的事情忙个不停。

罗玲主要目的是为了学做菜。

她不时的询问几句做菜诀窍。

罗正阳自是知无不言。

一道,两道,一道道美味的菜,有条不紊的诞生在他手里,灶台上的两口大铁锅同时开火使用。

已然跟不上他使用的速度。

他还有空闲的时间指导小姑。

“爸.......快来帮忙端菜。”罗正阳大声呼喝一声。

罗建军听到儿子的呼喊声,对张道长抱歉了几句,小步快跑的来到厨房里。

“靠!.......这么多。”

灶台上,墙角的小方桌上,摆满了黄褐色的土钵子,粗略一数有着数十个,每个钵子的表面飘着油花。

一看就都很烫。

热气腾腾。

冯桂香和张春花,此时正在堂屋里有条不紊的整理桌椅,清理干净后并摆放整齐。

每张大方桌上,放上几个黄褐色的圆形炉子,那是专门放钵钵菜的炉子,里面燃烧着木炭和火炭子。

小火慢燃,微醺炖煮。

入味鲜香。

好吃的很。

罗玲就算了,不能麻烦她端菜。

他又不能走开。

罗正阳只能呼喊厨房外的罗建军帮忙端菜,反正父亲作为一个大男人,皮糙肉厚的略微烫一下手没事。

父亲的好大儿。

“正阳,这些菜现在都端走不。”罗建军轻声询问。

“是的话,我就端哒啊!”

“嗯嗯!........。”罗正阳点头确认。

罗建军找了一块干净的抹布,包住钵子滚烫的边缘,缓步匀称的走向堂屋里。

他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热汤洒掉。

自己遭殃。

他不疾不徐的来回行走。

数十趟等着他。

酉时时分。

餐厅里此时已然热闹非凡。

罗满仓下午的时候,亲自上门宴请的宾客,都已经陆陆续续的到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

拉扯着各自的家常。

众人闲聊时,句句不离今天的拜师礼,每个拜师的细节让众人记忆犹新,冲击众人的视觉与感官。

犹如刷新三观。

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场面。

森严宏大。

闲聊间,时间在慢慢流逝,不知何时已然到了晚饭的就餐时间,众人的肚子都有些饥饿。

咕咕作响。

堂屋里钵子菜香味,穿堂过风来到餐厅里,众人用鼻子轻轻的吸了吸饭菜香味,不时的舔一舔舌头。

异常鲜美,勾人味蕾。

“好香!.........。”

众人等的有些焦急。

开饭就餐。

还差罗满仓和王福清俩人没有回来。

只能作罢。

“会东,福清和满仓这两人是怎么回事。”王老轻声询问刘会东。

“怎么还没有回来。”

“你知道他俩干嘛去了。”

“福清他应该是去镇上,办点小事情,具体什么事情我也不清楚。”刘会东回应道。

“满仓估计还在福清家里,等他办事回来后,一起过来。”

“他俩应该快了。”他看了一眼窗外。

太阳已经西落,已无直射的阳光。红色的太阳悄然间,半落于远处的山脊,云层遮住太阳,反射出橙红色的霞光。

红扑扑的霞光从窗外照射进来。

日落归山海。

已是农人归家时。

“汪汪!........汪汪!.........。”大黄的犬吠声适时的响起,它的叫唤声透露着欢快与欣喜。

它在提醒有人从外面回来了。

它的主人。

“咳咳!........好了,大黄不要舔了。”

“噫!........有口水哒。”

罗满仓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他们回家了。

“满仓,你家的大黄似乎很聪明!”王福清看着大黄,轻声提醒道。

“灵醒的很。”

“它以前可没有这么急练。”

“没有怎么发现。”罗满仓摇了摇头,轻声回应道。

“土狗子,一般都是这般聪明呀!“

“难道会很蠢?”

他的印象中,乡下的狗子都很聪明,大黄只是略微聪明一点,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他觉得很正常。

天天接触。

王福清的提醒,让他感觉大黄真的很不一般,与一般的土狗明显不一样。

它好像能听得懂很复杂的指令。

能识人语。

他略微一想,放弃了深究的想法。

“聪明就聪明呗,难道还能上天。”

上天入地哮天犬。

神犬。

两人很快就进入餐厅。

王老轻声道。

“你们两个总算回来了,就等着你们两个回来开饭。”

“大家都饿坏了。”

“走.......。”

“张老哥,去吃晚饭哒。”王老邀请道。

“好,好........都去。”

正堂里面,四张大方桌上已摆满了饭菜,四个钵子菜配上五六个炒菜,再加上两三个凉菜。

满满当当,热气腾腾。

“张道长,您坐上席。”罗建军连忙招呼安排。

“王老,您也上坐上席,和张道长坐在一起。”

“爸,清伯,东伯你们坐这里。”

罗建军招呼年长的长辈们,坐于同一桌,年龄稍微年轻点的坐另外几桌。

合理分配,免得尴尬。

“王哥,你就不要磨蹭了,赶紧上桌。”刘会东拽了一把落后的王福清。

众人落座后,都被桌上的饭菜吸引。

“哇塞!.........。”惊呼声响起,咽了咽口水。

色香味俱全。

“福清,你怎么一个过来的。”

“你堂客呢!”

“对了,我看你下午着急忙慌的往镇上,难道有什么着急的事情么。”刘会东轻声询问道。

“我家姑娘缺钱,需要我给她转点钱。”王福清回应道。

王福清下山后,路过村口小卖部的时候被老板娘小周喊住,让他赶紧给他女儿回个电话。

有急事找他。

他连忙回拨过去,经过几道周转,费了老大劲才联系到自家女儿,总算弄清是怎么回事。

生活费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