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战胜大明的唯一办法(1 / 1)

战胜大明的唯一办法

大明皇帝建好了金库准备发钞,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户部等这一天等了快两百年了,如果没有稳定的货币政策,户部想发钞也完全无法做到。

户部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吸取了大量的经验,准备发钞事宜。

户部全面负责发钞事宜,掌印大臣由户部尚书掌印,在顺天府、松江府、广州府三府,营造三十六个官办钱庄,和大明会同馆驿的承兑汇兑业务打通,百姓可以用手中的杂色银到官办钱庄兑换宝钞,同样也可以将宝钞兑换为银币、万历通宝。

户部宝钞局下辖印造厂,专门负责印钞;造纸坊负责造蕉麻纸,确定每一年蕉麻用量,细微的蕉麻含量差异也是防伪的重要部分;油墨工坊负责特殊的印钞染料生产等等,宝钞局本身掌管七家官厂,这七家官厂原来负责印刷倭国通行宝钞、海外通行宝钞,现在多了一个大明宝钞。

除了内帑的一百二十万两黄金之外,户部还准备了八库来应对可能存在的挤兑,按照海外发钞的经验,最少要准备30%的准备金来应对挤兑的风险,顺天府、松江府、广州府各准备了七十万银币来应对可能存在的挤兑。

户部还专门在南北两京设立了应急平准库,额外储存了发钞量10%的储备白银,防止挤兑事件扩散到恐慌。

除此之外,大明的两京一十六省五大总督府,准备筹建宝钞提举司,这是大明条条建设,各省宝钞提举司负责各地的宝钞交接、换钞等事儿。

最最关键的是,经过陛下批准之后,户部在发钞这件事上,打通了稽税院的政务墙。

英格兰女王处决了苏格兰女王,费利佩以为苏格兰女王报仇为名义,要发动对英格兰的远征。

葡萄牙国王安东尼奥放弃了过去的仇怨,允许左右护教军团加入费利佩的远征计划,并开放了沿途所有的港口,允许西班牙的舰队补给通航。

朱翊钧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来自葡萄牙特使保利诺·佛朗哥,这一次剑圣马尔库斯仍然没来,年纪越来越大的剑圣,也无法承担远洋航行的颠簸,日后恐怕再难以来到大明朝圣了。

葡萄牙特使表明了葡萄牙的态度,之所以放弃过去的仇怨,主要是为了赚钱,西班牙庞大的海军调动,葡萄牙提供补给,可以赚很多的钱,可以给工坊带来无数的订单,提供许多的就业岗位。

费利佩二世的远征计划,执行的时间越长,葡萄牙就赚的越多。

“看起来我们的日不落君王费利佩,已经忍无可忍,听不进去任何的劝告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费利佩的船队已经出发,向着英格兰进发了。”朱翊钧看完了泰西来的国书,结合刘吉环球航行带回的消息,知道这场远征势在必行。

朱翊钧多次写国书劝费利佩小心行事,这场浩浩荡荡的远征,很有可能因为不了解水文地理而失败、赌国运的行为实在是过于冒险、跨海灭国之战过于绵长会拖垮西班牙,这些理由,最终没能说服费利佩。

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持续整整八十年的时间,最终西班牙赢得了战争,失去了海洋。

“法兰西人居然和英格兰人站在了一起,实在是让人意外。”冯保有些奇怪,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的恩怨情仇,那真的是三岁没娘说来话长,其中是非曲折,难以论说。

朱翊钧批复着桌上的奏疏,摇头说道:“因为英格兰女王收买了法兰西的国王亨利三世,获得了亨利三世的承诺,法兰西在这次战争中至少会保持中立。”

葡萄牙、法兰西的立场,都证明了一件事,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

大光明教获得了大明皇帝的圣旨,大明船只将前往大光明城集散货物;葡萄牙归还了一批战争借款,送来了七名葡萄牙留学生,船队获得了大量大明货物;罗斯国的使者今年没有前来,哥萨克人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征程非常不顺利,鲜卑平原上的部落,获得了一些武器的支持。

西班牙的使者仍在和鸿胪寺的官员沟通着一些细节,佩德罗希望大明停止资助尼德兰人,大明官员非常不满这种要求,大明跟谁做生意,轮不到蛮夷说三道四!

“好消息,来自绝洲大铁岭的第一批铁料已经运回了大明。”朱翊钧翻开了一本奏疏。

这本奏疏是陈大壮上奏的奏疏,他购买了数千名奴隶,修出了道路,把露天的铁矿开采了出来,第一批到港的铁料只有十二万斤。

十二万斤并不算多,主要是证明陈大壮不是糊弄陛下,大铁岭真的有铁矿。

观星舰的三名地师在大铁岭看了数月的时间,估算之后,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采不完,根本采不完!

优质的铁矿实在是太多了。

陈大壮的观星舰,还带来了个好消息,绝洲的西北角,适合耕种,大铁岭的吃穿可以在西北角的绿洲生产,通过海运,向铁岭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