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江易没有后悔过(1 / 1)

未来作战计划制定了,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

这段时间对江易他们来说足够了,计划每年拿下大梁十个州。

大梁一共有三百六十八个州,全部拿下,至少需要三十多年。

等永康帝驾崩之后,每年攻占的州数量就不止十个了。

只要他一死,必然天下大乱,各方势力激烈地抢夺地盘。

江易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不断地扩展领土,增加人口。

这些可都是兵力补充的储备,选定的几个州资源丰富。

张信德他们回到客栈,曹彬写了亲笔信。

第二天派人快马加鞭送到镐京,就等曹彰的回信。

信数日后送达,曹彰看了之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认为江易不仅贪得无厌,而且厚颜无耻。

这些钱粮肯定不会给,反正压力给永康帝了,让他想办法解决。

“江易欺人太甚,真以为手中有点兵力,就猖狂得没边了。”

信中提到了,江易似乎要对曹家的领地动手。

曹家大本营距离平州可是有两千多里,就算急行军五十里,那也得四十天左右。

数万人每天要消耗粮食巨大,还有那些牛马也要吃喝。

难道江易就那么自信短时间内拿下沿途州县,又自信拿下曹家领地。

“父亲,他一日不除,我们曹家将一日不安。”

“不好对付,数月前,四国数十万联军也没有打败他。”

“真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真的好后悔。当初直接把他杀了,也就不会有如今的麻烦。”

曹雪莹真的感到后悔,当初认为把将一流放到汉阳,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可没想到让他翻身了,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到曹家的安危。

“说这些都没用了,我们曹家不可能给他那么多粮食和钱。他一时半会儿打不到曹家控制的领地,那只能拿附近几个州县出气。”

想想真有可能被江易派兵攻占几个州,一旦所控制领地人口增多,就不愁兵力了。

时不时找个借口攻占几个州,大梁所有领土将会落入他手中。

父女俩一念至此,不由得皱眉头。

如今,还真没有哪个武将能够打败汉军,阻止他们继续东扩。

“该用的办法都用了,前段时间派人暗杀他们,失败了。又派人联络其他国家再次出兵,被拒绝了。”

曹彰感觉黔驴技穷了,难道曹家就要遭到灭族之祸。

“如果能收买他身边的人,趁其不备,将他杀了,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曹雪莹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了,收买江易身边的护卫和宫女。

而且是他最信任的人,刺杀或许容易一点。

曹彰摇了摇头,“这个办法用过了。当初对沈蓉下毒,结果失败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一日不除,澈儿的太子之位也不保,张信德暗中跟江易勾结。只要找到证据,可以除掉张家。”

父女俩心里清楚得很,可就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就算到永康帝面前说,也不能把张信德怎么样。

“我再想想办法,咱们的计划不能失败。这几天你要哄好圣上,别让澈儿这段时间惹祸。”

“好,我先回去了。”

曹雪莹这次回来看望父母,也想了解一下情况。

她很清楚曹家若是完了,她的地位和性命都不保。

一想起江易,就让他们恨得咬牙切齿。

曹雪莹离开了曹家,回到永康帝身边,先哄住他再说。

长安城汉王宫。

“这几天连下了几场大雪,瑞雪兆丰年,来年夏季必然大丰收。”

江易站在走廊下,看着鹅毛般的大雪,心里很高兴。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两年前刚穿越过来那会儿,那时他还是一贫如洗。

就差点吃不饱,也差点冻死,多亏了常友良一家帮助。

“今年比往年更冷了,而且寒冷的时间更长了。”

每年寒冷时间,吴时苗心里有数。一到冬天,百姓是最难熬的。

如今,汉国境内的百姓日子好过,可大梁的百姓还要遭受饥寒之苦。

“估计曹彰收到了信,这会儿正发愁呢。他奈何不了我,更不会同意送粮和钱过来。”

那必然给永康帝施压,然后给张信德传诏,让他务必完成初始任务。

“既然曹家不愿意给,张信德会承受很大压力。不如跟他好好谈谈,让他完成任务,张家也就欠你一个人情。”

江易也考虑过,跟张家合作,对他有莫大的好处。

如果一步都不让,让张信德无法像永康帝交代。

这样一来,就会跟张家关系闹僵,甚至张曹两家联手对付他。

“我明天见张信德,再好好谈谈。”

如今,跟各方势力斗争越来越激烈,感觉精神很疲惫。

以前就是想着温饱无忧,可随着自己的势力发展,有些事身不由己。

都是那些人逼的,若是不强大起来,只能任由人欺负。

“不知常友良现在怎么样了?最近没有他的消息。”

江易一直记着常友良的恩情,想着报答他。

当初他若是不走,给一官半职也不是问题。

“要不让枢密卫去打探一下他的消息,将来若是在战场上与你相遇。又该如何?”

“我会劝降他,等以后他立功了,再给他加官进爵。”

“就怕他跟李老将军一样,心中只有大梁。哪怕是战死,也是死而无憾。唉!”吴时苗叹息一声。

有些人就是这样,执念太深,对一个国家很忠心。

“他若是如此,要么将他抓住,永远囚禁,要么如他所愿。”

真不希望常友良愚忠到底,对他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

有时候选择挺痛苦的,真不想亲眼看到亲人和朋友死在自己面前。

残酷的斗争,以及无奈的选择我。

“但愿他不要太固执,如今,他父亲加官进爵了,常遇山也后悔让常有良离开。”

最初跟着江易一起征战的人,也得到了官职和爵位,享受着荣华富贵。

“常遇山确实后悔了,也许他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认为你会失败,会连累到他的家人。”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命去博未来。

“一开始,我也怨长屿山目光短浅。不过,站在他的角度来想,是没有错的。”

江易当时没有太大的牵挂,与妻子同舟共济。

夫妻俩的运气好,当初的拼搏成功了。

没有哪一方势力能打败他们了,反而更加忌惮。

“以后你们还要当心一点,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那些要置他们于死地的人,肯定会用一些暗杀手段。

之前的下毒暗杀失败,并不会让他们停止计划。

“我已经做好了防备,我和小荣身边的人是绝对可信的,他们不可能成功。”

只要给身边的人足够丰厚的利益,他们不会有二心。

身边的一些人谈不上多么忠诚,但知道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