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些科技产物可以在这个世界研究并使用,一开始是有难度。
如果不去实践,永远都造不出来,科技只能原地踏步。
江易想着科技强国富民,制造出高大上的东西不太现实。
有些东西是可以造出来的,刚起步的时候,会非常地烧钱。
一旦用于各个领域,造物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就能回本。
“夫君有这么好的想法是好事,虽然有些困难。只要持之以恒,必然会成功。”
沈蓉鼓励夫君,虽然有些想法听起来很离谱,好像每个想法都能成功。
夫妻俩就在书房里聊着,也聊到了未来的计划。
次日一早,江易派人快马加鞭给永康帝送信。
时光飞逝,到了正月初一,新的一年到来了。
镐京皇宫处在节日的喜庆中,而有的人却不高兴了。
“那逆子越来越过分了,让朕把江萧嫁给唐瀚。若是答应了,就会派人送来厚礼。”
看完江易送来的信,差点把他气晕了。
把张信德和曹彰叫过来,让他们拿个主意,太子江澈也来了。
“父皇,江易确实挺过分的,而且得寸进尺。他是打算把九妹留在长安,强行嫁给唐瀚。”
江珣看着两位大臣,“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不能让公主嫁给唐瀚,他只不过是江易手下一个小将,此举是有意羞辱圣上。”
“臣也不太赞同,只是反对也没用。公主在他手上,随时都有可能逼迫公主嫁给唐瀚。”
张信德内心还是希望江潇嫁给唐瀚,只是嘴上说反对。
人都被扣押在长安了,想要把人弄回来,除非等满足江易的条件。
大梁君臣被江毅气得咬牙切齿,还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朕叫你们来是想办法的,他在信中提到。若是答应让江潇嫁给唐瀚,原本送出去的十个州还回来五个作为聘礼。”
看完之后就被气笑了,原本那十个州就是大梁的。
如今,国库空虚,需要向汉国借钱粮渡过难关。
可糟心事一件又一件,不知道未来又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
众人沉默了片刻,这事情不太好解决。
派人潜入长安,把江潇和江澄带回来,此举难如登天。
长安周围有重兵守卫,而且查得很严。
“李望和常友良的家人被人悄无声息地带出镐京,居然没有人发现,真是一群废物。”
当得知他们被人带出镐京,一切都晚了。
李望和常友良投敌,还有数万梁军也跟着叛国。
汉国的实力日益壮大,想想当初江毅只是拥有一个汉州,能调动的军队只有数万。
大梁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也不敌汉州地方军。
如今,汉军已经有数十万精兵强将,就更不可能打败了。
“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阻止江潇嫁给唐瀚。”
“父皇,不如派人去跟江易谈判。答应他一些条件,把九妹他们带回来,此事关乎皇室颜面。”
损失一些东西是小事,颜面损失。那可就是大事了。
“要不你去吧,江易提什么条件,先答应了再说。”
江澈一听让他出使汉国,打心里十分不情愿。
去了肯定会被对方羞辱,甚至扣留在长安。
一旦江珣驾崩,继承皇位的必然是其他皇子。
“父皇,儿臣是太子,亲自出使他国不太合适。”
江珣猜得出儿子那点心思,是怕自己失去继承皇位的机会。
对这个儿子有点失望,连江易的一半能力都不如。
听说他多次亲自领兵出征,打了多场胜仗。
又把汉国治理得繁荣富强,且有盛世之象。
若是让他继承大梁皇位,说不定还能让大梁再次中兴。
说什么都晚了,江易也不稀罕大梁皇位。
他所建立的汉国,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
“你怕了,江易多次率军出征,与梁军正面拼杀。虽然你没有那个能力,你连出使都不敢。”
江珣真的很失望,他的几个儿子之中,也只有江易能力出众。
“自古以来,真没有太子出使他国的先例。一旦儿臣去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唉,罢了,此事让其他人去办吧。”
又觉得儿子说得有几分道理,如果让江澈出使汉国,那真是千古第一例。
儿子和大臣都想不出好主意,让他更失望,更生气。
“一到关键时候,你们都拿不出主意。难道想看着大梁亡国?”
曹彰他们羞愧地低着头,这种事真的没办法解决。
“臣愿前往汉国,与江易谈谈,希望他能把公主放回来。”
张信德跟江易的关系还算不错,或许对方给他几分薄面。
“好吧,你就去一趟吧。他若是提的条件不算太过分,先答应再说。”
无非就是割让几个州,失的是小,皇家颜面才最重要。
让江潇出使汉国,江珣认为自己也有错。
“曹彰,你可有推荐的人与他一同前往。”
上次曹彰推荐曹彬出使汉国,双方闹了点不愉快。
“不如让总监孙泉与张御史一起去。”
孙泉是江寻身边的心腹,去年十二月升为总监。
“就让他与张信德一起去吧,只要他去谈,一定能把事情办成。”
“曹丞相,你也太高看我了。我只能尽力而为,再说江易也不是善茬。”
跟江易交谈过几次,别看他年轻,其想法非常的成熟稳重。
简直不是一二十岁人的思维,更像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
自从江易崛起至今,好像没有吃过亏。
大梁一些大臣败在他手中,就连皇帝也奈何不了他。
“不要再为此事争吵了,回去准备吧,一定要把江潇带回来。”
江澄肯定能平安回来,江易把他扣留在长安,也没有多大用处。
如果不是唐汉看上了江萧,也就不会有这么烦心的事。
“臣告退。”
江澈也要跟着他们一起离开,可不想惹得父皇生气。
“江澈,你留下。”
江澈被叫住了,面对父亲,还是感到一丝畏惧。
“父皇,儿臣自知能力不如江易。儿臣会多多学习,将来一定让大梁繁荣富强起来。”
江珣显然不相信,大梁现在是什么情况,他比谁都清楚。
估计大梁在江澈这一代灭亡,也知道一个王朝不会长兴不衰。
“你的能力确实不如他,之所以能成为太子。就是因为你母亲出身高贵,他母亲若是出身名门望族,太子之位还真轮不到你。”
江珣的话有几分怒气,儿子一个个不成器。
大臣各自盘算着自己利益,全然不顾大梁的安危。
江易自立门户,显然不想接大梁这个烂摊子。
等他死后,大梁江山必然落入江易手中,而且会改朝换代。
那些世家也会被铲除,看江易雷厉风行的手段,就知道他多么恨世家。
多年培养江澈,可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真的太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