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https://m.22ff. 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看得出来,戈阳高氏为这座书院花了不少心血和财力,而大骊的山崖书院旧址,即将成为大骊京城新文庙所在地。 年轻人转过头,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陌生是因为那人的相貌、身高和装束,都有了很大变化,之所以还">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https://m.22ff. 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看得出来,戈阳高氏为这座书院花了不少心血和财力,而大骊的山崖书院旧址,即将成为大骊京城新文庙所在地。 年轻人转过头,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陌生是因为那人的相貌、身高和装束,都有了很大变化,之所以还">

第四百一十三章 炼制(1 / 1)

剑来 烽火戏诸侯 3076 字 16天前

炼制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https://m.22ff.

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看得出来,戈阳高氏为这座书院花了不少心血和财力,而大骊的山崖书院旧址,即将成为大骊京城新文庙所在地。

年轻人转过头,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陌生是因为那人的相貌、身高和装束,都有了很大变化,之所以还有熟悉感觉,是那人的一双眼睛,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从当年的两个隔壁邻居,一个沸沸扬扬的窑务督造官私生子,一个孤苦无依的泥腿子,各自变成了如今的一个大骊皇子宋睦,一个远游两洲千万里山河的读书人?游侠?剑客?

陈平安开门见山道:“听茅山主说你们到了书院,我就来看看你。”

宋集薪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陈平安,据说背着把半仙兵的剑仙,是老龙城苻家的赔罪礼,至于腰间酒壶,是当初购买几座大山的彩头,北岳正神魏檗帮陈平安精心拣选的一枚养剑葫,宋集薪笑呵呵道:“我们当邻居那会儿,总觉得福禄街和桃叶巷的家伙,有钱有势,没有想到现在看来,还是咱们泥瓶巷和杏花巷的人,更有出息一些。杏花巷就靠一个真武山的马苦玄撑着,反观我们泥瓶巷,你,我,稚圭,还有小鼻涕虫,不知道几十年后,外人看待我们那条当初连条狗都不爱撒尿的泥瓶巷,会不会视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陈平安正要说话。

宋集薪摆摆手,“好歹听我讲完,不然就你陈平安那种不会讲话的脾气,我怕咱们这场难得的异乡重逢,会不欢而散。”

陈平安点点头,“那就边走边说。”

两人沿着湖边杨柳依依的幽静小径,并肩散步。

宋集薪笑道:“你这趟出远门,走得真远,也久,你大概不知道这会儿的小镇是怎么个光景吧?自从老百姓知道骊珠洞天的大致渊源后,又对外打开了大门,无论是福禄街桃叶巷这些有钱人家,还是骑龙巷杏花巷这些鸡粪狗屎满地的穷地儿,家家户户在翻箱倒柜,把祖传之物,还有所有上了年头的物件,一样有小心翼翼搜出来,吃饭的瓷碗,喂猪的石槽,腌菜的大缸子,墙壁上扣下来的铜镜,都特别当回事,这些都不算什么,还有很多人开始上山下水,特别是那条龙须河,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人满为患,都在捡石头,神仙坟和瓷山也没放过,全是搜宝的人,然后去牛角山那座包袱斋请人掌眼,还真有不少人一夜暴富。以前无比稀罕的银子金子算什么,如今比拼家底,都开始按照兜里有多少颗神仙钱来算。”

陈平安问道:“庄稼地都荒废了吧?龙窑那些烧瓷的窑口也停了不少?”

宋集薪点头道:“可不是,谁还在乎这点收成。”

陈平安叹了口气,这是人之常情,换成他陈平安如果没有那些经历,留在了骊珠洞天泥瓶巷,当了个普普通通的窑工,上山下水只会更加殷勤,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不会忘记手头的本分事,如果有庄稼地,舍不得丢下不管,如果当了正儿八经的窑工,手艺舍不得废。

当年被陆沉提醒了一句,陈平安一听说有可能换钱,当晚就去了龙须河,背着大箩筐,寻觅那些尚未灵气消散的蛇胆石,那叫一个撒腿飞奔和废寝忘食。

只不过那次陈平安翻翻捡捡,恨不得将整条龙须河搜刮殆尽,当然收获颇丰,可事实上马苦玄只是一次下水,就找到了那颗最值钱的蛇胆石,拿着出水之时,那块石头便如明月升空。

宋集薪停下脚步,“你恨不恨我?”

陈平安摇头道:“谈不上恨,就想着跟你敬而远之。”

宋集薪疑惑道:“那位娘娘都派人杀你了,你还不恨我?”

陈平安问道:“是你说服她来杀我的?”

宋集薪自嘲道:“我可没这份本事。所谓的母子之情,我在宗人府档案将名字改为宋睦后,有当然有,不过亲疏有别,不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如今才知道,帝王家事,虽然都比较大,可本质上跟咱们早年那些街坊邻居,没什么两样,一户人家只要有多个子女,爹娘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偏袒。”

陈平安说道:“这不就得了。以后有机会,我找她就行了,没必要恨你宋集薪。”

宋集薪在折柳,打算编织柳环,陈平安轻声道:“她跟国师崔瀺一样,是大骊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可我不觉得这就是大骊的全部。大骊有最早的山崖书院,有红烛镇的繁华热闹,有风雪中主动要我去烽燧遮挡风寒的大骊边军斥候,有我在青鸾国凭借关牒户籍就能让掌柜笑脸相迎,甚至有她亲手创建绿波亭的局外人谍子,愿意为了大骊亲身涉险来给我捎信,我觉得这些也是大骊王朝。”

陈平安转头对宋集薪继续说道:“这些我都知道了,以后如果还是决定要面对面一拳打死她,我可以做到清清爽爽,两个人的恩怨,在两个人之间了结,尽量不波及其他大骊百姓。”

宋集薪笑道:“她可不会这么想。”

陈平安笑着反问道:“道理我已经有了,甚至儒家规矩都挑不出毛病,我还管她怎么想?”

宋集薪再次打量起陈平安,“你是不是看了某些法家书籍?”

陈平安仍是反问,“齐先生留给你的那些书,有些你留在了小镇屋子里,有些带走了,带走的书,你看没看?”

宋集薪编制了一个小柳环,套在手臂上,轻轻晃动,“你管我啊?”

陈平安也不愿多聊这些,问了个与恩怨、公私无关的问题,“你怎么跑到大隋来了?”

宋集薪双手抱住后脑勺,“当年高煊跑去咱们那儿寻找机缘,有人说我不如他,我就来这边逛逛。”

陈平安笑道:“能一样吗?你这是来大隋耀武扬威来了,当时高煊才算名副其实的深入敌国腹地。再说了,现在高煊又去了披云山林鹿书院当质子,你也学学?”

宋集薪哑然失笑,“陈平安,现在你可比以前强太多,都知道说些怪话了。难道是跟我学的?”

陈平安道:“少往自己脸上贴金。”

宋集薪蹲下身,捡起石子丢入湖中,“求你一件事,怎么样?”

陈平安毫不犹豫道:“不答应。”

宋集薪抬起头,满脸委屈道:“为啥?陈平安,你扪心自问一下,除了骗你去当龙窑学徒那次,我其它事情,有任何对不住你的地方?”

陈平安说道:“你看我不爽,我看你就爽了?何必假装是朋友?”

宋集薪怎么都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捧腹大笑,“陈平安啊陈平安,现在的你,比以前那个性格死板的木头人,可要顺眼多了,早是这么个脾气,当年我肯定诚心诚意跟你做朋友。”

陈平安摇头道:“宋集薪,其实你清楚,我们两个是做不成朋友的,只要别成为仇人,你我就都知足吧。”

宋集薪摘下柳环,丢入湖中,然后捡起石子,试图往柳环中央丢掷,“落魄山的山神庙,如今处境不太好,魏檗对在你家山头上的这位山神很……有芥蒂,我先前就是想要你帮着在魏檗那边说几句话,不奢望魏檗能够提携那座山神庙,只求尽量不要哪天突然更换了山神庙里边的神像。”

陈平安欲言又止。

如今的落魄山山神,正是曾经的窑务督造官宋煜章。

宋集薪看着那只渐渐飘荡远去的柳环,轻声道:“你想说什么,我其实一清二楚,他之所以会被过河拆桥,被卢氏降将王毅甫割掉头颅,除了遮掩那座廊桥的皇室丑闻内幕之外,其实也有皇帝陛下的私心,毕竟谁乐意自己的亲生儿子,心中会有个‘便宜老爹’?王毅甫私底下告诉我,他死之前,祈求过王毅甫,捎一句话给我,说他那么多年,一直想要我给他写一副春联来着。你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臣子,不死,谁死?”

陈平安想了想,“我本来就要返回龙泉郡,这件事,我会与魏檗说说看,但是我不会要求魏檗做什么,也没这本事去对一位北岳正神指手画脚,这点,我现在就可以跟你说清楚。甚至我现在还可以告诉你,宋煜章将来多半会站在你娘亲那边,身为落魄山山神,却要来对付我,到时候我只要做得到,就一定会将宋煜章的金身打成粉碎,再无拼凑成一尊神像的可能性,绝不含糊。”

宋集薪笑道:“这一来一去的两笔账,怎么觉得我都不用谢你了?”

陈平安冷笑道:“就没想过你宋集薪这辈子会感谢我。”

宋集薪哎呦一声,发出一连串啧啧啧的声响,站起身拍拍手,“陈平安,你这会儿的言行举止,真像一位山上的修道之人,极有神仙心性了。”

陈平安无动于衷。

宋集薪笑问道:“见过了你,求过了事情,我就要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了,对了,稚圭就在山脚那边的书院门口等着我,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她?”

陈平安摇头道:“不用了。”

宋集薪又道:“如今的真武山马苦玄,闭关之后破关,破境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就像凡夫俗子吃坏了东西拉肚子一样,所以如今已经被誉为埭不知为何,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最为清贵、培养储相之才的翰林院。

据说步军衙门副统领宋善还去串门了一趟刑部衙门。

小道消息在京城官场和市井满天飞。

那位名义上的山崖书院山主,大隋礼部尚书在一天深夜莅临书院,单独拜访了副山长茅小冬,见面地点,不在书斋,而是在祭祀尊奉有三位儒家圣人的夫子堂。

当晚后半夜,茅小冬没有跟陈平安细说此事,只是喊上陈平安离开书院,去了趟大隋京城文庙,比起,心神能够沉浸其中,是本事,拔得出来,更见功力。不然一辈子就是书呆子,谈什么与圣贤共鸣?!”

林守一点点头。

董静继续先前的话题,“不要急。争取再多开辟出两座本命气府。破境不迟。我们儒家门生炼气修行,自身体魄的修道资质,算不得最重要,儒家已是浩然天下正统,儒生修行,归根结底就是修学问二字,我问你,林守一,为何有许多世人明明晓得那么多书上道理,却依旧浑浑噩噩,甚至会立身不正?”

林守一沉声道:“不知某个道理、某种学问的根脚所在,自然不知如何去以道理为人处世,故而字字千钧重的金玉良言,到手之后,已是破败棉絮,风吹即飘荡,无法御寒,到头来埋怨道理非道理,大谬矣。”

“你只说对了一半,错的那一半,在于许多圣贤道理,本就不是让世人双手抓住诸多实在之物,而是心有一处所安歇之地罢了。”

董静欣慰点头,“那么我今日就只与你说一句圣贤言语,我们只在这一句话上做文章。”

林守一正襟危坐,“愿听先生教诲。”

董静问道:“圣人有云,君子不器。何解?礼记学宫作何解?醇儒陈氏做何解?鹅湖书院作何解?青鸾国昔年桐城派又是作何解?你自己更是作何解?”

林守一胸有成竹,正要回答这一连串问题。

突然发现董先生转过头,望向窗外,比他林守一要分心多了。

林守一犹豫了一下,见董先生没有收回视线的意思,就跟着转头望去。

结果看到一颗脑袋挂在窗外。

董静怒道:“崔东山,你在做什么?!”

崔东山一脸无辜道:“我这不是怕林守一问到了你董静回答不上的道理,太过尴尬,我好帮你解围嘛。”

董静伸出手指,怒目相视,“你赶紧走!”

传道一事,何等庄重肃穆,结果给这颗臭名远扬的书院老鼠屎在这里瞎捣乱。

崔东山始终用双手扒住窗台,双脚离地,眨了眨眼睛,“我如果不走,你会不会动手打我?”

董静平稳了一下心神,正打算对这个家伙晓之以理,然后搬出书院茅山主威胁此人几句,不曾想崔东山已经松开双手,那颗碍眼的脑袋终于消失不见。

董静冷哼一声。

结果崔东山又一个蹦跳,胳膊搁在窗台上,哈哈笑道:“我又来了。”

董静怒斥道:“崔东山,你一个元婴修士,做这种勾当,无聊不无聊?!”

崔东山理直气壮道:“我就是快无聊死了,才来你这儿找有聊啊,不然我来干嘛。”

董静站起身,“打一架?!”

崔东山摇摇头,“君子动口不动手。”

董静气得大踏步走去。

修行雷法之人,尤其是地仙,有几个是脾气好的。

崔东山脚尖在墙壁上一点,向后飘荡而去,挥手作别。

林守一满脸苦笑。

董静站在窗口那边,确定崔东山远去后,依旧等了许久,才返回原位。

崔东山倒是没有继续纠缠,大摇大摆去了几座学堂和几间学舍,见到了正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李槐,崔东山打赏了这小崽子好几颗板栗,将一位在光阴长河中静止不动的大隋豪阀年轻女子,坐在她身前的那张学堂几案上,为她更换了一个他觉得更符合她气质的发髻样式,去见了一位正在学舍,偷偷翻看一本才子佳人小说的漂亮少女,取了笔墨,将那本书上最精彩的几处羞人描写,全部以墨块涂抹掉……

由此可见,崔东山确实是无聊得很。

逛荡来游荡去,最后崔东山瞥了眼东华山之巅的景象,便返回自己小院,在廊道中呼呼大睡。

石柔“穿着”一副仙人遗蜕,能够行走自如。

没了最后一颗困龙钉禁锢修为的谢谢,想要行走比较艰难,但是坐在台阶上感受光阴长河的玄妙,还算可以。

崔东山一个毫无征兆的鲤鱼打挺,猛然站起身,吓了谢谢和石柔一大跳。

崔东山突然想起前些年那个名叫李柳的少女,在书院门口那边,对自己所做的那个恐吓手势。

少女看似不谙世事,不知天高地厚。

崔东山后仰倒地,扑通一声,嘴上哼哼哈哈,一次次出拳,啧啧道:“江湖共主啊,难怪心比天高。”

崔东山闭眼睡去。

谢谢和石柔几乎同时转头望向东华山之巅。

那边的光阴流水,不知为何仿佛染上了一层浩浩荡荡的金黄色彩。

只是石柔一瞬间,就转头飞快瞥了眼崔东山。

那天当陈平安说出“再想一想”之后,她分明看到背对着陈平安的崔东山,满脸泪水。

崔东山明明已经酣睡,却打了个响指。

石柔顿时腹部如雷鸣,已经数百年不曾有过的感觉。

崔东山转过头,笑眯眯提醒道:“可别在我院子里啊,赶紧去找个茅厕,不然要么你熏死我,要么我打死你!”

石柔悲愤欲绝,飞奔离去。

崔东山在廊道不断翻滚,嘴上说道:“谢谢,你上哪去找一个会帮你擦拭廊道的公子,对不对啊?”

谢谢只得附和道:“谢谢谢过公子。”

崔东山趴在廊道上,以凫水姿势,从一头游到了另一端,然后掉转身形,再来一遍,重复哼唱着“蛤蟆不吃水,太平年呦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