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笔名的人
有两个笔名的人
“《明朝那些事儿》存在五大硬伤,作者对于明朝的历史并不是太熟悉,只是凭借着一己想象力,胡写一气……”
“笔者以为,对于这种文化底蕴不深……”
将这篇评论看完,程旭远差点被气笑了,对方这已经不是吹毛求疵了,简直就是鸡蛋里边挑骨头。
但凡有一点推理,就是不尊重历史。
有稍微一点和史书记载不一样,那就是胡编乱造。
王经理看到程旭远正在仔细的看报道上的内容,就随口道:“旭远,这些报道,你不用太在意。”
“这就是啥?纯粹是有些人想出名,琢磨出来一个馊主意,站出来攻击正火的书。”
“其真实目的呢,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愣是往自己身上吸引注意力……”
程旭远笑了笑道:“他们这种举动应该叫蹭热度。”
听到蹭热度三个字,王经理愣了一下。
他还是的时候,用的笔名是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就是眼前这位小伙子写的。”
说到这里,他朝着韩女士道:“小程在两本不同的杂志投稿,写的内容也不一样,所以就用了两个不同的笔名。”
韩女士听着肖老先生的话,这才明白自己闹了一个乌龙。
不过,她看着年纪轻轻的程旭远,实在是难以相信,这个人竟然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在她的感觉中,这当年明月,应该是一个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中年人。
而那些参加接待的李含翔等人,一个个也吃了一惊。
徐凌云的那些小说,他们大多都没有看过,但是连载的《明朝那些事儿》,他们还是知道的。
甚至还有人因为这个,写过评论文章。
他们实在没想到,这个最年轻的作者徐凌云,居然还有一个笔名叫当年明月。
这可是靠着一支笔,挽救了一份报纸的牛人。
甚至已经有人将他和倪先生等人并列,视为香江最顶级的作者。
这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就在这时,一个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他走进来之后,第一时间朝着程旭远道:“旭远,欢迎欢迎啊。”
“因为临时有点急事,几天才回来,也是我疏忽了,忘了告诉接待的人,说你还有另外一个笔名。”
说话间,热情地握住程旭远的手,用力的摇了摇。
程旭远也看清楚了来人,就笑着道:“林主编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今日第一更来了,有点晚,求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