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你们要什么?(1 / 1)

当代。

医院病房,骆丘市缉毒警大队,业城戒毒所,白城警局,还有许多退伍的老兵都在看着。

车载广播,商场荧幕,城市电台都在响彻魏瑕的声音。

“我要你们活着。”

“我要你们都长命百岁。”

“要你们结婚生子。”

“要你们一生平安。”

“要你们快快乐乐。”

“要你们完成你们的每一个理想。”

很多人人。

当代很多民众,全部呆愣的看着。

为什么啊。

为什么会有这种人啊。

他的智商完全可以忽悠这些底层缅人去死,他们就算是远征军的后代又如何?

魏瑕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

但魏瑕没有。

他自己跟毒狗一样去偷,去抢,去求爷爷告奶奶,去欺骗,硬生生完成这些没人要的孩子的心愿。

然后呢,他还继续追问这些没人要的孩子。

问他们还要什么。

让他们必须长命百岁。

当代很多车载广播,收音机,全都吱吱吱的不断播放。

播放魏瑕那继续狂热的声音。

“你们还要什么?”

“求求你们了,我的兄弟,我的哥哥,你们要什么?”

“咱们马上要去打毒贩军械库了。”

“你们和毒贩有仇,我也是。”

“但你们要什么啊?咱们很危险啊,你们要点东西,我去完成,我帮你们实现愿望。”

“你们至少要开心。”

“以前没人给过你们的,我给!”

业城戒毒所,始终蜷缩在角落的老毒狗冷眼看着,怨气冲天。

“呵,收买人心罢了。”

但很快他眼里开始倒映出新一幕。

缅邦的虫鸣聒噪被掩下,化作夕阳下青年军最后的狂欢。

一群半大小子围绕在轮胎周边挥舞着拳头怒吼。

魏瑕还在开口。

“要什么?快告诉老大!”

“你们还要什么?”

人群中忽然有稚嫩声音颤巍巍的开口。

“要活着。”

“打了毒贩之后,要好好活着。”

周围人群似乎一下寂静,像燃烧的最旺盛的炭火被一盆冷水浇透。

轮胎上的魏瑕瞪大眼睛,目光在人群中逡巡,他语气变了:“谁说的?”

“谁要活?”

“肉吃了,新衣服鞋子穿了,谁要活!”

说话的是个矮个子青年,闻言顿时缩了缩脖子,羞愧的低下头。

吴刚也瞪着眼睛扫向这个人。

空气似乎忽然变得浓稠,压得人呼吸不畅。

魏瑕在轮胎上站着,高出所有人一头,大声吼着:“谁要活?谁啊?”

“谁谁谁谁!”

没人敢吭气。

魏瑕摸着脑袋,斑秃的头顶又掉了几根头发,烦躁的气闷。

他伸手指着面前,从吴刚,到索吞,再到每一个青年军。

“我怎么带出来你们这群笨蛋!”

“你们必须活啊!!!”

“每一个都要好好活!”

他摸着脑袋的时候迅速擦拭着眼睛,动作很快,因为他害怕自己真的哭出来。

“你们谁要活,都给我站起来!”

“你们都必须活着,每个人!”

“听到没有啊!”

“都得活!”

枯槁的像是一张皮包骨,发育不良的矮个子魏瑕站在轮胎上咆哮。

磅礴的生命力在冰冷语句中勃发,训斥的字里行间迸出难以置信的生机。

“你们都得活着。”

“给老子记住,每个人都要长命百岁!”

这一刻青年军里的缅人,远征军的后代从鸦雀无声中抬头,忽然鼻子发酸。

他们是缅邦最底层的渣滓,从未被当成人对待过。

他们第一次过上这样的日子。

有肉吃,有衣服穿,还有那样的一个人,会费心费力为他们这样不起眼的小角色弄来礼物。

而这个人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

长命百岁。

这就是神吧?

肯定是。

去他妈的老天爷,这就是神!

于是站在轮胎上形容枯槁的矮个子捏着瘦弱的拳头,夕阳下鼻青脸肿的第一个高喊。

“长命百岁!”

最先说要活着的青年站得笔直。

“长命百岁!”

戴着手表的孱弱手臂高高举起,索吞狂热咆哮。

“长命百岁!”

第二个,第三个......

人群像是被火焰点燃,四个最普通的字,在风声里炽烈炸开。

吴刚也在喊,但他眼睛始终停留在那个神,那个少年将军身上。

“老大长命百岁,何小东一号长命百岁,何小东二号长命百岁!”

赵建永没跟着开口,只是盯着这支忽然有了灵魂的队伍笑了。

编号2943,长命百岁。

轮胎上的魏瑕咳嗽着,笑着,声嘶力竭的咆哮。

“等铲除了毒贩,我带你们重建这里。”

“这里要有高楼大厦。”

“这里要有商场学校。”

“街面上要铺设水泥,路两边种满鲜花。”

“这里要有夕阳和摇椅,要有菜地和茶园。”

“这里要有牵着孩子漫步的父母,有带着爱人看星星的情侣。”

“有满仓的粮食,有新鲜的水果......”

魏瑕咳嗽愈发剧烈,还在大声喊着,每一段话都像是未来美好的砖瓦堆砌,从时光中浮现。

他神情恍惚,虚弱的身躯似乎快要倒下。

满身的伤痕和纹身让他枯瘦的身躯更像是一杆旗帜。

硝烟里破烂不堪的旗帜。

偏偏就是这样的旗帜,始终矗立在傍晚昏黄的光里。

迎着风,明亮而耀眼,被三十二名异国他乡的青年军奉若神明。

老大你呢?你要什么?

吴刚看了许久,无声的询问。

同志,你要的是什么呢?

赵建永也站在这道影子下,抬头仰望。

那一年的风很大,吹的那面旗帜猎猎作响,以至于后来漫长年月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

曾有那样的一个人,高举火把,点亮了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