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三场考试!电视里全演过(1 / 1)

“什么?!”

李安定蹭的一下站起身来,他眼中没有任何质疑。

毕竟。

这也是韩明第一次如此失态。

“这岂不是说,公子当真有经世之才?”

“这样的话,他成为驸马的事情,应该没什么意外了。”

韩明笑意更盛。

“不止。”

“你不知道文人对大周的重要性,也不知道一个大儒在大周究竟是什么地位。”

“毫不夸张的说。”

“现在这两幅作品,一定折服了文武百官,包括太师和陛下。”

“现在,陛下要招公子为驸马。”

“还要看公子的心情。”

李安定喝了一大口茶,稳住纷乱的心情。

“那特么唐府崛起,不就在眼前了吗?”

提到这个,韩明的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不尽然。”

“相反,很危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公子招你我入麾下,足以看出,他是想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不想依附与任何人。”

“而公子现在这么耀眼,左相右相,二皇子等等。”

“必定都会朝公子伸出橄榄枝。”

“公子一旦拒绝,等待他的便是……”

“得不到,就毁掉。”

“更关键的是。”

“陛下统揽朝局,即便有心庇护公子,能做的也很有限。”

“除非……”

李安定谋略也深,瞬间便想到了其中关键。

“太师周宣,我虽然没打过交道,但听闻此人脾性。”

“他极其爱才,为了文道,甚至可以不顾一切。”

“依你之言,公子如今必定被满朝文武重视,定然也能得到周宣赏识。”

“若他能与太师关系更进一步,得到太师庇护。”

“这些事情,便不用太担心。”

“至少明面上,无人再敢对公子发难。”

“而背后的那些诡谲之计,你我自可帮公子挡下。”

韩明与李安定对视间,二人心里都生出不少惺惺相惜之感。

“是这个道理。”

“只是不知,公子现在究竟是什么状态……”

“太师又有没有真正的赏识于他……”

没办法。

他们虽然在朝中都有些关系,但打听到这一步,已然是极限。

思虑片刻,韩明笑着摇摇头。

“无妨。”

“这次的太学考试,公子全报名了。”

“据我了解,他不会做没把握的事。”

“料想公子早已料到这个处境,所以他要借着这次考试……”

“炸翻整个大周文坛,乃至朝堂。”

“冠绝大周之后,陛下和太师,要是没点反应,那才不正常。”

李安定微微颔首。

“能联系到公子吗?”

韩明苦笑着摇头。

“你真当我是全能啊?”

“我毕竟不在朝堂,上次裴千道帮公子说话。”

“差点没被王铁之骂进天牢。”

李安定听到这,笑了笑。

“韩兄,不瞒你说。”

“我一直想会会这个王铁之,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韩明抬起头,饶有兴趣的说道。

“李兄对自己的口齿很自信?”

李安定不置可否。

“我若开启战斗模式,连我自己都害怕。”

二人相视一笑。

苏云一夜之间名动大周,他们二位也与有荣焉。

门客生平能得一名主,那是莫大的幸事。

……

午睡很香。

苏云睁开双眼,伸了个懒腰。

“李华,现在什么时辰啊?”

“回公子,距离开考,还有一炷香的时间。”

“卧槽!”

苏云赶忙洗了把脸。

“你特么怎么不叫我啊?”

他随口埋怨一句,急匆匆的奔赴考场。

来到太学宫前,门前已经空无一人。

好在他速度很快,卡着点,进入其中,并未迟到。

正襟危坐的考生,见到苏云,神色各异。

诸如陈有道、黄兴泽之流,眼中都带着惋惜。

差一点他就迟到了!

这要是迟到,天王老子来了也得取消考试资格!

尤其是陈有道,他上午的发挥有些超常,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在成绩未公布的前提下,他认为有很大希望,能赢了苏云。

而且,后面的武略考试,他已然做好万全准备。

苏云啊苏云!

等着吧,不答应收回赌约,将是你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

其他人则是一脸的羡慕。

文人尤其好名,毫无疑问,太学未开,但苏云必然是今年太学的风云人物。

光芒甚至还要盖过那些皇子公主。

瞩目之下,苏云来到了自己的考试座位。

一切都没变,跟上午一模一样。

他刚一坐下,便听得身旁传来一声惊呼。

“卧槽!”

苏云嘴角一抽,扭过头来。

林河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太学考试,陛下亲临,你也敢卡点来。”

“不愧是我偶像!”

当!

当!

……

钟响九声,考试开始。

苏云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魏公公拿着圣旨走了出来,尖细的声音传遍全场。

“驺河、蝗灾、外寇、国库、太学。”

“请诸位考生,于其中任选其一,尽情发挥。”

“时限两个时辰。”

听到这个题目,苏云皱起眉头。

驺河,他听说过。

这条河流,贯穿整个大周,但黄沙淤积,水患连年。

每年无数百姓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岸边的府衙、甚至曾经有粮仓,被怒涛淹没。

大周每年税收,在三千万贯钱上下。

每年都会拿出其中的两成,用于治理驺河,但效果极其一般。

那些钱基本全都打了水漂。

这一直是困扰周明帝最大的难题之一。

除此之外。

国库好理解。

按理说,大周如今正在盛世,朝堂派系很多,但在周明帝手段下,形成微妙平衡。

说一句国泰民安,并不为过。

但关键是。

驺河之患、外寇侵扰、大梁虎视眈眈、大周文坛也需要发展。

这一系列问题,把周明帝手里的钱掏了个干净。

所以,充盈国库,是当务之急。

不然的话,一旦哪一天,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加剧,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的平衡,会被瞬间打破。

到时候,一旦问题暴露,朝堂局势也会纷乱,那可真就完蛋了。

国库问题,也非常重要。

……

沉思片刻,苏云嘴角微掀。

他不敢说自己有匡扶社稷的能力。

但是,这一切问题。

前世的电影、小说里,写过八百遍。

他了然于胸。

而后,苏云动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