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周宣传道(1 / 1)

侍卫统领低头领命。

“是,陛下!”

说完,侍卫快步退了出去。

周明帝又看向钱一山和梁丙易,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两位爱卿受惊了,今晚先在宫中休息,朕会派御医为你们诊治。待查明真相后,朕自会给大梁一个交代。”

钱一山微微鞠躬,语气感激。

“谢陛下关怀,臣等惶恐。”

梁丙易也拱手说道。

“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意。”

周明帝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下去吧。”

钱一山和梁丙易对视一眼,齐齐退出了御书房。

外面的月光洒在宫殿的石阶上,映出两道略显疲惫的身影。

钱一山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道。

“梁公,此次之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梁丙易捋了捋胡须,目光深远。

“是啊,大周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不过,这正是我们需要小心的地方。”

两人不再言语,默默地跟随引路的太监,朝着安排的寝宫走去。

一路上,他们不停打量这大周皇宫。

伤痛、疲惫、愤怒、悲伤等等。

种种情绪,掩盖不了他们骨子里的那种傲气。

还有眼神深处的算计。

既然人已成功到达大周皇宫,那有些事情,也该开始了。

……

晨曦初露,太学西侧,朱红大门徐徐开启,迎接来自大梁的年轻学子们。

几名身着青色长袍的太学博士站在台阶上,目光温和而严肃,等待着新生的到来。

大梁使团的晚辈们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整齐列队步入太学。

他们大多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个个衣着华贵,神情中既有新奇又有忐忑。

为首的是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年,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名叫梁文轩,正是梁丙易的嫡孙。

陈明走上前,微微拱手。

“诸位公子,此地便是太学。大梁使团出使大周期间,你们将在此研习经史子集,与大周的同窗共同精进学问。”

……

另一边,太学东门缓缓打开。

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照出淡淡的光辉。

学生们陆续走进太学,人群熙攘,谈笑声混杂在一起,显得热闹非凡。

苏云身着天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墨色丝绦,步履从容地从人群中走来。

他的出现引得周围的学生纷纷侧目,低声议论着。

“那位就是苏云吗?”

“听说他是周明帝钦点的诗仙,果然气度不凡。”

与此同时,另一侧的偏门处,明珠公主在一众侍女的簇拥下款款而来。

她今日穿着一袭浅紫色绣金线的罗裙,发髻上簪着一支玉兰花的珠钗,衬得她的容颜更加娇艳动人。

她美眸四处扫量,并未发现自己想见的人。

太学开学之际,才得父皇恩准,得以离开栖凤阁,她也不敢造次,只能先乖乖的去上课。

……

太学的讲堂宽敞明亮,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甲字一号班的学生们正襟危坐,目光齐刷刷地望向讲台。

苏云坐在前排右侧,手中握着一卷《周语》,神情淡然。

周宣缓步走上讲台,手持一卷竹简,目光环视众人。他身着深蓝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气。

“今日,我们来谈谈‘仁’之一字。”

他翻开竹简,声音浑厚而清晰。

“仁心为先,这是圣人之言。然何为仁?仁心又当如何?”

周宣站在讲台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每一位学子。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周宣提笔在黑板上写下仁字。

“仁,非仅是同情怜悯,更是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它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不以己私欲凌驾于他人之上。”

他的手在空中一挥,指向座下学生。

“你们皆是国之栋梁,日后或为官,或为民,皆需以仁为本。若无仁心,即便才华横溢,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终难长久。”

就在这时,课堂后方传来一阵骚动。一位学生突然起身,面带不忿之色。

裴千道之子,裴系同开口道。

“先生,如今世道纷乱,奸佞横行,仁义之说岂非空谈?倘若人人讲求仁德,为何仍有贪官污吏,欺压百姓?”

周宣闻言,微微一笑,目光转向那名学生。

“问得好。世间确有诸多不义之事,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坚守仁德之心。仁者,不在于外界是否公平,而在于内心是否光明。你若能以仁心处世,即便周遭黑暗,你亦是光明之源。”

这时,另一位学生也站了起来,言辞激烈。

京兆府尹之子储立铭开口道。

“先生,仁德固然重要,但我以为,若要在这纷乱世界中立足,光有仁心远远不够,更需要智慧与手段。”

他双手撑在书桌上,目光炯炯地盯着周宣。

周宣微微颔首,并未急于反驳,而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储立铭踱步向前,语气激昂。

“古往今来,多少仁者志士,因过于善良反遭小人陷害。若仅有仁心而无智慧,岂不是将自己置于险境?”

讲堂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学生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苏云坐在座位上,目光微闪,若有所思。

大道理这一块,大周的水平,跟前世倒是没有太大差距。

周宣轻抚胡须,声音平和。

“你说得不错,仁德确实不能孤立存在。但你可曾想过,智慧与手段若脱离了仁心的指引,最终会走向何方?”

储立铭皱眉思索,语气稍缓。

“这......”

周宣拿起教鞭,指向黑板上的仁字。

“就像这把剑,若无……”

课很漫长,这些大道理,苏云是一点听不进去。

若非顾及周宣颜面,他早已倒头就睡。

不过,经过这么一堂课,他倒是认识了很多人。

太学果然是权贵的聚集地,在场之人,哪有一个普通人。

即便背景不深厚的,也是名扬在外,才得以坐在这里。

就在这时,讲堂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沉寂的氛围。

下课了。

苏云刚踏出讲堂门槛,林河便出现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