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蓄势待发(1 / 1)

北胡王庭如何看待辽兵的第六次演习,秦风并不在意。

反正只要让北胡人不好受了。

秦风就开心。

只不过。

演习日期还未曾到,秦风便收到了京都那边来的消息。

“父皇往长城沿线聚兵?”

秦风有些意外,本以为在秋收后才会动兵。

没想到父皇竟然如此提前。

“东部兵马,由本王为帅,三哥为副帅。”

秦风看到了东路军的职责划分。

若按照礼制,当宁王为主,秦风为副的。

然而秦风的战绩实在太彪悍了。

朝廷上下,但凡是个人都看的清楚。

此番北伐,最关键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庆皇特许的十万辽兵!

用得好了。

这是决战力量!

“将宁王喊来吧。”

秦风按住这书信,因为这些密信走海面,反而最为安全。

秦风与秦棣看完,也会直接收好,倒也不会被敌人截获。

故此。

父皇的这封信中,透露出了许多内容。

没错。

这封信,就是庆皇写给秦风的。

虽是大哥的笔迹,然而字里行间全是庆皇的习惯。

大哥写的信,总喜欢引经据典,总会说教。

父皇的风格,则简单干脆,直说正事儿,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

想看出是大哥写的,还是父皇写的,对于秦风来说相当的容易。

秦风按下了书信。

“如今新式战车,交付多少了?”

“回王爷,二百辆。”

即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新式战车的构成着实太复杂了。

许多零件,完全凭借着匠人们的经验制造。

如今能造出二百粮,已经相当不容易。

“问问工厂那边,入秋前能交付多少?”

“属下时刻在盯着,战车的绝大部分零件,都已生产完毕,但就是部分零件欠缺。”

“到了秋季,应当能交付六百辆。”

“年前能交付上千辆。”

秦风听此松了口气。

辽地造船工厂里的匠人,都用来造战车了。

即便以辽地的工业能力,制造这种柴油战车,也是相当吃力的,技术难点很多,都被辽地的匠人,用简单粗暴的办法给解决了。

导致辽地的轻型战车,实际上有缺陷的。

然而只要在战场上好用,就能容忍那些缺钱。

战场上的东西,也从来不讲究什么精致华美,主打一个简单粗暴。

“六百辆,也足够了。”

“上千辆对后勤的补给压力过大。”

为了这六百辆履带轻型战车能够在草原上补给。

光是驮马,就至少得动用一万两千匹。

而且还要有蒸汽运输车、马车等源源不断的向漠东运送补给!

这六百辆战车的后勤,就是无比庞大的作战体系。

然而结果是好的。

六百辆战车,搭配上辽兵的重甲骑、火枪骑。

已足够横扫漠北!

在草原上作战,注定是骑兵的主战场。

可骑兵在辽地的履带轻型战车面前,啥也不是。

但凡遇到,他们连对峙的资格都没有。

秦风已越发期待。

天黑之时,宁王带侍卫进入了辽王大殿内。

如今对于广宁城,宁王早已驾轻就熟了。

甚至知道哪家店的东西好吃。

至于宁王妃以及几个妃子,也总往广宁城跑,偶尔也能去王府后宅,看看那位皇家的掌上明珠。

到了大殿,宁王驾轻就熟的坐在下方的座位上,喊人上茶。

“要贡茶十里香!”

宁王还不忘了喊了句。

宁地的生活太过清苦。

到秦风这了,当然得好好享受享受。

秦风则挥退了左右的侍女亲卫。

若是换做其他藩王,这么做怕是亲卫得担心。

不过在辽王府内,亲卫们基本没啥好担心的。

就算真的出了啥事儿,兄弟二人殿内反目啥的。

担心的也该是外面这些宁王的亲卫。

至于宁王的亲卫,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因为担心也没有用。

根本打不过。

大殿内关闭后,秦风这才拿出那封信,递给秦棣看。

“入秋前,父皇必然东征!”

“本王与三哥,负责东路进攻,夏季时演习,本王要抽调三哥一些人马,在漠东铸城,顺便运送物资。”

“时间这么赶,短时间内能铸成一座城吗?”

秦棣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那可是漠东之地。

而老六所说的工期,似乎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铸造一座五里之城。

五里之城,指的是东西五里路。

除了广宁城外。

大庆的城池多是四四方方的。

东西五里,南北必然也五里。

光城墙的面积,就要搞出二十里来。

秦风相当淡定。

“修城墙并没有多大难度,三哥放心就是。”

“也是,是我多想了。”

秦棣最终点头,想到广宁城猛蹿到如今的规模,也没用上多长时间。

辽地这里的基建能力,简直堪称恐怖。

“到时三哥派三万步兵即可,先负责守住漠东城,估计这次演习不等结束,父皇那里就要打了。”

秦风十分确定道。

秦棣握紧了拳头。

“这一天等很久了。”

“东路是本王与三哥,自不用多说。”

“西路军主帅为冯胜,副帅为二哥。”

秦风继续介绍着。

秦棣点头,对于西路军的安排,觉得能够理解。

“按理说,二哥藩王的身份,远在宋国公之上的,应当二哥为主,宋国公为副。”

“然宋国公随父皇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二哥当年更是拜了宋国公为师,学了治兵用兵之术。”

“父皇这个安排,相当妥帖。”

秦风对于宋国公,倒也有些印象。

当初想将闺女嫁给自己嘛。

为此还跟许达争了起来。

可惜从京都回来后,跟宋国公就没啥联系了,也没瞧见他的闺女究竟长什么样子。

挺遗憾的。

“中路则是父皇率六十万亲征,从大同出兵,先占据阴山以北的漠南草原。”

秦棣点头。

他所在的宁地。

基本就是扼守在漠北草原的最东端。

想要北伐。

大同的确是一条很关键的通道。

“北胡与大庆交接,其实关键就三点。”

“东面的燕山山脉,中部阴山山脉,以及最西面的祁连山。”

“无论北伐,还是胡人拿下,都必然经过这些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