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决战突如其来(1 / 1)

乌恩一人一马,站在高山之上,眺望着漠北的战场。

他坐在这个山头,已经很久很久了。

他的部族,已经在北方藏好。

只等着大战爆发之后,趁着北胡人没有注意到,就跨越山脉西进。

这片土地,并不适合他们生活。

他一口一口的喝着马奶酒,也许在此坐了太久了,显得无比憔悴,再无青年人的意气风发。

下方向南涌去的骑兵,简直如若一场蝼蚁,正在厮杀。

“我乌恩,自诩英雄,可在这战场之上,却只能逃避,无法建立寸功。”

乌恩大口灌着酒水,神色痛苦。

英雄就当建功立业!

可在这片土地上,他所带领的东胡人,就像是石磨碾子里面的谷粒。

是被碾压的存在。

“我麾下的勇士并不少,只是不如辽王这般恐怖罢了。”

乌恩猛地将酒囊重重的摔在地上,一脚踩扁。

“等着吧。”

“我还年轻,等我席卷了西方,必重临这片土地。”

“到那时,再与你们一较高下。”

“辽王……”

乌恩眺望着东方良久良久,最后转身下山。

山脚下,他的部族已经在翻山越岭西去。

有青壮,也有女子幼儿。

辽王就那么放过了他,追击都没有追击。

这让乌恩认为,是自己不配入辽王的眼,不值得辽兵去追。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无声的羞辱?

“这个羞辱,我乌恩记一辈子。”

“必报之!”

乌恩下了山,骑在马上,头也不回的西行。

他要带着部落,前往金帐汗国,以那里为基础,征服更多的土地。

只要离开了东方。

他就是一只雄鹰,横行无忌。

漠北南部。

密集的骑兵,伴随着惊天的喊杀声,猛然间撞在了一起。

决战来的太快。

也来的太突然。

突然到庆皇都没有反应过来。

“报!许帅所部,遭遇胡骑主力,遭遇铁浮屠!”

“报!蓝将军所部,遭遇胡骑主力,遇铁浮屠!”

“报!郑国公所部与敌全面接战。”

“常将军大军被击退两里。”

“……”

短时间内,一份份战报从四面八方传来,庆皇的消息汇总到一处,听都听不过来。

中军之外,到处都是厮杀声,山呼海啸。

庆皇登到蒸汽战车车顶,站在高处,透过望远镜眺望着远方的战况。

东面、北面、西面。

除了身后南面那片大漠之外,到处都是北胡骑兵,铺天盖地,密密麻麻!

而且交战在最前端的。

清一色泛着玄光的重骑兵。

“胡人急了,玩命了。”

庆皇放下了望远镜。

他能看出胡人的状态。

胡人数量稀少,自幼年开始便练习骑射,想成为一位成熟的勇士,是十分不容易的。

胡人与庆军交战,最大的难题不是战斗。

而是胡人会逃亡。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

如此一来,对于农耕文明来说,真的很难搞。

根本追不上。

要是玩命追的话,胡人也容易反头回击,追击的军队很容易被这掉头一击给打懵掉。

可现在。

在这漠北草原,北胡王庭上。

胡人终于被逼急了,开始跟庆军玩命。

“是怕了老六,想先将朕从草原上撵出去,再跟老六的辽军周旋吗?”

短时间内,庆皇就看清了形势。

明白了北胡人意图。

毕竟他都能遥遥看见北胡王庭大纛。

按照草原上的暗卫来说,那应该掌握在阿术的手里。

北胡九条白色大纛,位置靠得很靠前。

这说明阿术没有在后方督军。

而是在亲自上阵搏杀!

这就是在玩命。

胡人不屑于跟庆人玩命,因为人口基数一直在这。

可今日。

他们不得不玩命!

若不玩命。

丢了这片漠北草原,他们靠什么继续繁衍生息?

“这北伐,本该朕是主力,没想到胡人更惧怕老六。”

庆皇满是感慨。

哪怕是他,都没预料到,辽兵能打出千里大穿插的效果,区区数万人,就将漠北打得乱成了一锅粥。

如今更是逼的胡人哪怕宁死。

也要跟庆军率先展开决战。

只是趁着如今辽兵还在回去补给,能打个时间差。

“想在几天的时间内,就解决掉朕这三十万大庆精骑吗?”

“未免也太小瞧朕了。”

庆皇面色冷酷,目光中无情。

一条条指令,有序不紊的下达。

“让许达后撤五里,收缩防线。”

“蓝田防守阵地向西转移三里,死守住那个高坡。”

“中军向前挺进三里。”

“……”

一道道指令从庆皇口中下达,在进行着微操。

三十万精骑,共近六十卫骑兵,在庆皇的指挥下,各自执行自己的作战命令!

庆皇坐在蒸汽战车的顶端,这个位置很高,透过瞭望设备,也能看到远方的景象。

这种前线临战指挥上。

别说区区三十万大庆精骑。

就算来个五十万,甚至八十万大军。

庆皇也觉得自己能够从容不迫。

只是指挥三十万精骑,这难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驾轻就熟。

即便敌人数倍于己。

庆皇也有足够的信心,最后获胜的一定是自己。

在这鏖战的漠北战场上,敌军压迫十足,己方战线也在不断的后退,收缩。

基本每一个呼吸间,都会有士兵战死,两军接触之地,更是化作了绞肉机般。

为了每一寸阵地,反复争夺厮杀。

这会死很多人。

然为了今后的庆人,再无胡人祸患。

这些大庆儿郎,死得其所!

士兵能战死在沙场之上,就是最大的荣耀。

哪怕有无数大庆将士在消亡,庆皇内心仍旧平静,不敢升起半点心痛,生怕号令出错。

一旦号令出错,死的更多。

他征战了一生,一辈子见过了各种各样死去的人。

这生死,庆皇早已不在乎!

若非敌人还没到中军。

庆皇恨不得披甲上阵,亲自率军策马冲杀!

他秦长庆。

为了身后的大庆。

为了长城内的亿万百姓。

在出征之前,就已做好了葬身胡地的准备。

若能为后世子孙剪除掉胡人的这个祸患,利在千秋,功在万世!

他秦长庆。

大庆的皇帝。

为了这天下苍生,何惜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