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内乱(1 / 1)

夏潜轻轻抬手,原本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诸位爱卿所奏之事,朕已知晓。”

夏潜的声音不轻不重,对于这些事情,并没有感到意外。

“秦王临行前,曾与朕详细禀明边关困境,其所作所为,皆是为了边关百姓生计,朕亦是准许的。”

夏潜这话一出,就像一盆冷水泼在了烧得正旺的柴火上。

不少人脸上的表情顿时僵住了。

张守忠却不肯罢休,他向前一步,语气强硬。

“陛下!秦王乃是藩王,怎可擅自调动封地大军?”

“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国将不国!”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夏潜脸上了。

“若是秦王拥兵自重,据边关而反,大雍危矣!”

张守忠这话一出,大殿内又嗡嗡地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请陛下明鉴!”

“请陛下严惩秦王!”

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把金銮殿的屋顶都掀翻了。

夏潜眼神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张守忠身上。

语气平静,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左都御史,你的意思是,朕的兄弟,秦王秦风,会造反?”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张守忠瞬间汗流浃背。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说。

他心里清楚,这话要是认了。

那可就是给秦王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

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可要是不认,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在无理取闹,胡搅蛮缠吗?

张守忠额头上的汗珠子,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掉。

“臣……臣不敢妄言。”

张守忠终于憋出了一句话,声音都有些发颤。

“但秦王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担忧!”

他偷偷地瞄了一眼夏潜。

发现夏潜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看得他心里直发毛。

“为今之计。”

张守忠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唯有派遣钦差,前往边关,彻查秦王之举,方能安心!”

林若甫立刻跳出来,拱手道:“臣附议!为表朝廷重视,钦差人选,需德高望重之臣。”

苏傲雪也赶紧出列,娇声道:“臣愿前往边关,查明真相!”

夏潜眼眸微眯,扫视殿内群臣。

“诸位爱卿所言,皆是为国为民,朕心甚慰。”

他语气放缓,带着一丝安抚。

“既然你们都认为秦王有问题,那朕就派人去查一查。”

林若甫与苏傲雪等人对视一眼,面色稍缓。

“朕思虑再三,钦差人选,事关重大,需慎之又慎。”

夏潜顿了顿,

“朕欲派玉罗公主,前往边关,代朕巡视,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群臣一愣,显然没料到皇上会派公主去。

玉罗公主素来不问政事,性情温和,派她去,能查出什么?

更何况她还是秦风的未婚妻。

这不是扯淡吗!

就在百官还要上奏反对的时候,夏潜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苏傲雪。

“苏武侯,你常年领兵在外,经验丰富,朕欲命你协助公主,一同前往边关,你可愿意?”

苏傲雪心头一喜,机会来了!

她正愁如何教训秦风,这钦差之职,简直是天赐良机。

“臣领旨!”

苏傲雪毫不犹豫,立刻跪地领命,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兴奋。

夏潜看着苏傲雪眼中的光芒,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弧度。

“既如此,便由玉罗公主为钦差正使,苏傲雪为副使,即刻启程,前往边关,彻查秦王在边关所作所为,务必查明真相,回京复命。”

“臣等遵旨!”

群臣再次齐声应诺。

退朝后,苏傲雪脚步轻快,嘴角带着一丝得意。

这次边关之行,定要让秦风吃不了兜着走!

更要让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他的最佳选择。

夏琴音在宫里本就无聊,得知要让她去边关调查秦风,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二话不说就吩咐手下人准备好行李,与苏傲雪带着队伍出发了。

与此同时,漠北王帐内。

漠北可汗怒火中烧,平日里威严的面容此刻扭曲变形,

手掌狠狠拍在桌案上,震得羊皮地图都跳了起来。

“逆贼!乌拉木这个逆贼!本汗待他不薄,他竟敢起兵造反!”

可汗的声音如同草原上的狂风,裹挟着无尽的怒意。

原本他召集各部首领,告知他们漠北要与大雍合作开发煤矿生意之事。

谁知瓦剌部首领乌拉木当时答应的好好的,领了粮食回去后就起兵谋反了。

谋反的理由是他这个可汗联合大雍来挖牧民祖宗的坟。

这个消息传过来后,他肺差点气炸。

帐内两侧,漠北各部首领噤若寒蝉。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可汗的逆鳞。

只有几位心腹大将,敢上前劝慰。

“可汗息怒,眼下当务之急,是调集兵马,平定叛乱!”

“乌拉木狼子野心,早有反意,如今不过是借着由头,公然作乱!”

“可汗一声令下,我等愿率领本部勇士,踏平乌拉木的老巢,将那逆贼碎尸万段!”

大将们纷纷请战,帐内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

漠北可汗的怒火,似乎也找到了一丝宣泄口。

然而,一直沉默不语的阿史那莲,却在这时缓缓开口。

“父汗,各位叔伯,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阿史那莲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静。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漠北可汗的怒火稍稍平息,皱眉看向自己的女儿。

“莲儿,你有什么话要说?”

阿史那莲上前一步,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乌拉木部落的领地。

“乌拉木敢在这个时候发难,必然有所依仗。”

“各位叔伯刚才也说了,乌拉木早有反意,

他蛰伏多年,绝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眼下,我们王庭的主力,都在边境防备大雍。”

“仓促调兵,必然会引起边军的注意,若是大雍趁机发难,我们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大帐内,再次陷入沉默。

阿史那莲的话,无疑是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心中的怒火。

一位老将忍不住开口反驳:“公主殿下,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乌拉木做大?”

“他造谣生事,煽动各部,若是让他得逞,我们王庭的威望将荡然无存!”

阿史那莲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

“硬拼,不是明智之举。”

“乌拉木手下有十万铁骑,而我们王庭,除去边军,能调动的兵力,不过三万。”

“以三万对十万,胜算几何?”

“更何况,乌拉木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恐怕也是算准了我们王庭的虚实。”

“各位叔伯,难道忘了,我们漠北,刚刚经历了一场败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