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八百骑兵夺城(1 / 1)

在李川率八百骑冲入临汾城中时,李秀宁正率三千骑快速赶往临汾城支援。

一路狂奔,终于来到临汾城东城门。

“看,大将军已经夺取临汾城!”

马三宝看到东城门已经被我军占领,连忙高兴地喊了起来。

众将士抬头望去,果然看到城墙上飘扬着我军旗帜,大家纷纷激动地高喊起来。

“赢了!”

“我军赢了!”

连一向平静的房玄龄也激动地紧紧握住马缰。

八百骑兵夺城?

大将军真猛啊!

李秀宁也看到了,满脸惊喜。

大将军果然厉害,单凭几百骑就打败敌军几千兵马,还成功夺城了?

想到李川实在太勇猛,她担心李川会单枪匹马去追杀敌军,连忙率大军冲进城中。

刚好在东城门见到尉迟恭。

“尉迟将军,大将军呢?”李秀宁急忙问尉迟恭。

“大将军已杀入城中!”尉迟恭指了指大街远处。

李秀宁看到尉迟恭身边有四五百骑,猜到李川身边兵马不多,心中更是紧张了。

虽然敌军已经崩溃,可万一他们见没有活路了,拼命反击呢?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追!”

李秀宁率三千骑沿着大街向城中冲去。

一路上,大街上躺着不少溃兵尸体,其中鲜血还在往外流着。

李秀宁猜到李川刚刚战斗过,应该就在前方,急忙追过去。

很快,来到府衙门前。

府衙门前只有两三具敌军尸体,都是一箭封喉,看来没有激战。

李秀宁连忙率兵进入府衙内,发现府衙内的守将都跑光了,只抓了几个衙役。

那几个衙役说守军已经逃走,李川正率人向西城门追去。

李秀宁一听更加紧张了。

“房先生,”李秀宁面向一旁的房玄龄,“你率部分将士留守府衙,接管城中事务,我去助大将军一臂之力。”

“好!”

房玄龄拱了拱手。

李秀宁留下三百将士给房玄龄,她率领其余二千多骑快速冲向西城门。

一路上,又看到大街上躺着敌军尸体,且越往西城门敌军尸体越多。

李秀宁猜到李川已经追上溃兵,更加紧张了。

一向不舍得鞭打自己爱马的李秀宁,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不由快马加鞭。

顿时,李秀宁策马冲在最前面。

马三宝和月儿看到了,也急忙策马追上前。

二千多骑也快马加鞭,沿着大街一路飞驰。

城中百姓早吓得躲在家中,住在大街两旁的百姓连窗户都关闭了,不过他们还是靠近窗户,悄悄望着城外。

当看到三千骑兵一闪而过时,他们都惊呆了。

太原骑兵这么猛吗?

他们不由想起之前的传闻,说李川率几千人就打败突厥数十万大军。

此时看到太原骑兵这么猛,他们都相信了那个传闻。

“看来,天下真的要易主了!”

“是啊,李川这么猛,天下谁人能敌?”

大家悄悄讨论起来。

就在大街旁,一栋小楼的二楼,也有一人正贴着窗户,小心翼翼地望着大街上的太原骑兵飞驰而过。

那人是富商武士彟。

武士彟本来是看好李渊,当日李渊在河东剿匪时,他还资助不少钱银给李渊。

哪怕李渊被杨广带去江都,他也没有对李渊失去希望,一直留在临汾,等着李渊回来。

可是今日,他动摇了。

因为他看到李川率二百骑在追杀着几千溃兵的恐怖景象。

当时他看到李川只带二百骑去追杀敌军,还以为李川缺兵少将,如今看到李川还有几千精锐骑兵,他彻底被折服了。

不是缺兵少将,而是李川根本没有将城中守军放在眼里。

不过也是,当日在马邑,李川面对数十万突厥大军都没有害怕,怎会怕区区几千守军?

武士彟不由抚了抚胡子,轻轻叹息。

“李川这么猛,还有这么多精兵强将,唐国公没有机会了。”

他心中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去投奔李川。

......

李川此时已经杀到西城门。

西城门守军看到李川等二百骑铠甲满是鲜血,如魔鬼一般,吓得立即弃城而逃。

他们逃出城外后沿着汾水岸边大道向西南方逃去。

李川没有冲动去追赶敌军,而是先控制西城门。

可是当他看到李秀宁率大军到来时,立即改变主意。

“秀宁!”

李川高兴骑着马迎上去。

担心李秀宁认不出来,李川还将头盔取下。

李秀宁看到李川没事才放心,连忙迎上前。

本来她还是想用手帕为李川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见众人都在,她不好意思,于是向旁边的月儿眨了眨眼。

月儿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她是大小姐的丫鬟,当然听大小姐的。

于是她策马上前,拿出手帕,细心地为李川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李川反而想到大事,对李秀宁说道:“秀宁,你率部留在城中,我率一千骑出击,去追杀敌军。”

“将军,不可!”李秀宁摇了摇头,“穷寇莫追啊。”

“不怕,敌军已经崩溃,不敢反击,一旦被他们逃到绛郡,会为我军攻打绛郡增添麻烦。”

李秀宁一听,才知道李川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

她没有再反对,而是让马三宝跟着去保护李川。

李川和马三宝、黑素梅率一千骑冲出城外,沿着官道去追杀隋军。

“降者不杀!”

众人喊着口号,快速去追赶着溃兵。

.....

在李川走后,李秀宁率兵去夺取南城门和北城门。

南城门和北城门的守军早已经逃走,李秀宁轻易控制城门。

她连忙安排众将士守好南城门和北城门,再匆匆回到西城门,等着李川归来。

快步登上城墙上,极目远眺。

城外,长长的官道依汾水之畔蜿蜒向南,直至远方山峦脚下,山峦倒映在江水之中,宛如一幅完美的水墨画。

李秀宁却没有心情欣赏风景。

看到长长的官道空无一人,看到宽阔的江面上不见有船只航行,她心中空空荡荡。

她紧紧着官道远处,希望李川快些平安归来。

一旁的月儿也有些紧张,嘴唇都快咬出血来。

正此时,远处突然出现一大队人,在那大队人身后,还有许多骑兵和高高飘扬的旌旗。

其中,一支红白色的“李”字大旗正迎风飘扬。

“大小姐,将军回来了!还押着许多降兵。”月儿激动地指着前方。

“嗯!”

李秀宁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

她已经看到了。

阳光下,李川的宝石铠甲和长枪闪着夺目的光彩。

在李秀宁心中,那是世上最耀眼最美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