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第175章 硬饼硌牙(1 / 1)

177. 硬饼硌牙

种平熟稔地穿过长廊,院中的梅树枝丫上缀着细雪,暗香浮动,他侧耳时能听见幽幽的古琴声,清雅出尘,隐约蕴藏着丝丝哀念。

是卫夫人的琴声。

他顿足静听,裹在厚重的衣袍中,寒风也被阻隔在外。

或许是心有所感,种平也被这琴声牵动了心绪,他对于乐理之道,只是停于纸上,算不得精通。

可此时此刻,他却能听得分明,蔡琰琴中所哀所念,非为别鹤孤鸾之悲,而是岁月不复,往事难追之叹。

纵然归家,亲人俱在,故纸仍留,终究难回少年时。

“铮——”

种平乍然回神,耳边还残余着袅袅琴音。

琴弦断了。

“是你!你真回来了!”

他余光只来得及瞥见一团紫影,随即便是快活地叫喊声。

种平被撞得一晃,却还记得伸手去扶撞过来的“小紫球”。

“难道还能是假的吗?”

种平有些好笑,按着蔡琬的脑袋不让她乱动,才能好好去看她模样。

“怎么穿这么少?”

他下意识解开外面的披风,给蔡琬披上。

“我体热,不怕冷!”

蔡琬冲他龇了龇一口小白牙,得意非常:“倒是你,怎么病怏怏的?瘦了这么多?”

她又踮着脚要把披风给种平裹回去,叽叽喳喳像个无忧无虑的小雀鸟一样,同种平讲起许多琐事。

过了一会儿才期期艾艾地说:“……前几天我偷偷读《易传》,其中许多晦涩诘屈之处,我都记在心中,只等伱回来教我。”

种平扶额。

“你才多大年纪,怎么就研究起卜筮之道了?”

蔡琬颇为老成地背着手摇头:“天地至理,尽在《易》中。”

“……行。”

种平心说早知有今日,初见时何必心软劝老师放这小家伙进书房,这下可好了,他自己还是个半瓶水呢,就要给这小丫头当私人老师了。

“你见我这般激动,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吧?”

种平升起些许狐疑。

“怎么可能?”

蔡琬理直气壮。

“我可只你一个交心的伙伴啊!”

种平不知道为什么感受到了一丝属于老父亲的欣慰。

他揉了揉蔡琬的脑袋,从怀里掏出荀攸友情赠送的干鱼一条:“师妹且等等我,待我见过老师,再为你解惑,可好?”

“那你可别忘了呀。”

蔡琬高高兴兴接过干鱼,凑在鼻子前嗅了嗅,一张脸皱成个包子样。

她望了望种平,虽觉得这味道难以接受,却还是珍而重之地揣怀里收好。

“我就在梅树下等你,放心!我真不冷!”

种平最后还是不放心,用披风把蔡琬裹得圆溜溜,几乎看不见脸,才放心往书房去。

蔡琬在树底下把自己团成个肥球,欲哭无泪。

“我真的一点也不冷,甚至觉得好热……”

“老师。”

种平止步于门外,书房的门并未闭合,他轻轻出声,那伏案于竹简书堆之中的人登时抬头。

蔡邕眯眼去望,一时恍惚,竟觉得是自己日日长思,生出幻念。

直到种平的身影长久停留,并未如烟如尘般散去,蔡邕方才后知后觉,原来真是故人归。

“伯衡……”

种平踏入书房,他细细去看蔡邕,一别许久,自己的这位老师愈发苍老了,白发与雪光相映,深沉的暮色刻入眉间眼尾,唯一不变的,是长久注视着他的眼神。

“奔波劳苦,伯衡消瘦许多。”

蔡邕放下手中的笔,眸光温和地扫过他上下。

“天寒,怎么不多加衣?”

他说着就唤人来加碳送衣。

种平稀里糊涂又重新披上件裘衣,加了新炭的暖炉发出细细碎碎的“噼啪”声。

他未见蔡邕时,总觉得有满腹的言语想要同对方倾诉,现下真相对而坐,种平反而呐呐无言。

许久,才问:“老师身体可还安健?”

蔡邕一笑:“一日尚能三食,伯衡不必担忧。”

他开始总想着等种平回来,占据了家里最高等级的书房,盘腿坐着,开始冥思苦想。

张喜……

没记错的话,是董承一派的人,如果这件事背后是董承……

那不就等于是刘协想要有动作?

刘协。

我?

种平还没有自恋到觉得自己对于刘协是什么不可或缺的存在。

刘协想要从我身上获得什么东西……

时间不对啊!

要是曹操没回兖州还有可能,现在在曹操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

刘协不是傻子。

难道说,其实张喜是在故意吸引人的注意力,搞障眼法?有这个必要吗?

种平无意识用手指在桌案上划动。

要说刘协想要什么,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

但问题在于,许都哪里来的军队给刘协掌握?

……我*

种平没忍住爆出个粗口。

总不能是把念头打到张燕头上了吧?!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历史上张燕还真是被诏安的……

“少府,你咋了?”

房间里响起一个憨厚关切的声音。

种平再度爆粗口,直接弹射起步。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房间里竟然还有别人。

“你是……王三。”

种平按了按心口,努力安抚着自己胡蹦乱跳地小心脏。

几乎是心念电转,他看了看紧闭的门窗,压低声音问:“张燕让你来的?”

“不愧是少府!”

王三认真赞叹,完全没有疑惑为什么种平能猜出张燕。

“张校尉和俺说,要俺告诉少府,背后是姓董的主意,他憋着坏咧,这王八羔子要对少府下黑手……不过少府不用担心,张校尉说了,姓董的敢对少府动手,他第一个……反水背刺?总之不会让少府伤一根毫毛!”

王三也压低声音,他提起董承时神色愤愤,还在惦记当初修城墙的事。

在他心里,董承要对种平动手,那绝对就是他们所有长安老兵的头号敌人,管他国舅不国舅,干就完了。

种平心说怎么又是我?

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吧?我是欠你命了吗,要被翻来覆去地折腾?

泥人还他娘的有三分火呢!

种平一想到这后面可能还有刘协的意思在,心里更是隔应得不行。

与刘协初见时,虽说是刘协对种平有滤镜,难道种平对刘协就没有吗?

那也是他几次三番去救的小孩,也是会握着他的手,愿意给予他信任,说“望卿莫负”的人啊!

种平总把种辑的立场挂在嘴上,说自己是被赶鸭子上架,但事实上,如果真铁了心去不去做事,纵然脖子上架着刀又如何?

他只是心软而已。

但现在他觉得心累。

在这个时代待得越久,他越觉得无力与疲累。

种平曾经听说,历史的每一粒尘埃落在人肩上,便是一座大山。

他穿过数千年的岁月,历史的字句浓缩在他一人的剪影中,这些尘灰纷扬而下,就在无声无息中将他压进土里了。

这破地方谁爱待谁待吧!

种平对自己说。

你算是什么呢?一个愚蠢普通的穿越者,什么汉室,什么天下,同你有什么关系?

你只是一个历史的过客,闯入时光间隙的行人。

百年千年后,什么人不是一捧黄土,书页间的几行字文?

做个旁观者又有什么不好?

他想现在还不算晚,自己大可以辞官,绑着种辑回老家,终究人生不过几十年,眨眼间不也就过去了?

种平站起来。

王三巴巴就凑过来:“少府可是饿了?”

他说话总是带着浓重的口音,但面对种平时,他会努力咬清每个字的发音,这样说起话其实有些缓慢和滑稽。

种平突然就觉得很暴躁,他很想生气地推开他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再用些恶毒的话语去刺伤他。

他想起第一次领兵守长安时,王三说他洛阳人。

于是种平在心底恶狠狠地说。你不是知道很久不曾见到你在洛阳的爹吗?难道那时候你真不清楚你爹到底是什么情况吗?

但是他一对上王三的眼睛,这话就卡在喉咙里,再也出不了口。

许多人……

方猛、赵伍,李黑……

他记下的许多名字出现他脑海里。

种平往对面望,他们就站在那里。

他低头,更多的手就扯着他的腿脚。

种平闭眼,他周边只有字。

他睁眼,触目所及就是密密麻麻的人。

他颓然地坐下,叹了口气。

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看不听。

“饿了。”

种平伸手。

王三“嘿嘿”笑着,贼眉鼠眼地左右看看,从怀里掏出珍藏的饼递过去。

“这次是软的。”

他还记得从长安往兖州逃的时候,粮食优先供给皇帝和那些大官儿,少府和一堆黄巾啊降军啊乱七八糟的军队混在一起,每天和他们一起啃硬饼,差点把牙给啃没的糗事。

那之后他就记得偷偷在怀里藏个软饼子了。

万一有人欺负咱们少府怎么办?天大地大,吃饭第一大,哪一天少府要是饿了,他总得能让少府吃上一块软的饼啊!

种平咬了一口。

嘶……

牙龈……牙龈好痛……

他眼中含着泪水:“我真是谢谢你啊王三!”

王三憨厚一笑:“其实俺还有一张……”

“别!已经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