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章坐在副驾驶上,望着窗外出神。
叶琳这次也没问他去哪,就在他旁边安静地等着。
找线索首先要用排除法……于大章看似在发呆,实则大脑在飞快运转。
酒店他们肯定不会去。
只要是正规的酒店都会要求身份登记,而且大堂和过道等公共区域会有监控录像。
凭国安的手段,一个人脸识别就能找到他们。
不要身份证的小旅店他们更不会去。
于大章都受不了那种闷热、潮湿、脏乱的环境,更别说三个养尊处优的二代了。
要是真能吃得了那样的苦,他们也不至于如此丧心病狂。
从对方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宁可冒着风险外逃也不会去住那样的地方。
这样看来,野外露营也可以排除掉。
像投靠亲戚朋友的这种常规思路根本就不用去想。
国安的调查记录里,将这些常规的调查手段都已经用了一遍。
他们还能去哪呢?
什么地方是国安人员都查不到的?
难道是……
灯下黑!
于大章双眼猛地睁大。
能躲过国安的搜捕,貌似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去那家民营医院。”于大海对叶琳说道。
叶琳微微点头,开车直奔医院。
两人很快到达目的地。
整个医院还处于封锁状态,所有门口都有武警守着。
亮明身份后,于大章直接来到四楼护士休息室。
这里已经被单独围上警戒线,屋里挡住升降台的帘子已经被完全拉开。
“你怀疑他们藏在这里?”叶琳站在他身边,好奇地问道。
于大章说要去医院的时候,她就已经想到了是灯下黑。
这也确实是行动小组忽略掉的。
因为松海能调来的警力几乎都在这里,这样的情况下,医院根本就藏不住人。
而事实也是这样。
现在整个医院的人都被送去了看守所,这里除了警察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我来这里不是找人的。”于大章盯着面前的液压升降台,一边用手比量,一边说道:
“如此巧妙的设计只用一次可惜了。”
叶琳闻言,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升降台上。
沉思片刻,她问道:
“在楼板上打个洞,用升降台连接上面的医疗床,怎么看也和巧妙不沾边吧?”
还有一点她没说,在升降台旁边还多修了一堵承重墙。
在她看来,这么做也只是为了安全考虑。
楼板开洞后,局部切断了原有的传力路径和配筋,会导致楼板整体刚度下降。
后修的这堵墙实则是一种加固处理。
“那是因为你在下面。”于大章解释道:
“下面是谜底,上面才是谜面。”
两人又来到五楼的抢救室。
于大章指着屋里的医疗床说道:
“要是没看过下面的结构,你能想到这张床才是出入口吗?”
叶琳盯着那张床看了一会儿,随即又走近,围着医疗床绕了一圈。
她皱眉想了一会儿,说道:
“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说巧妙了。”
“在这里找不到任何开关可以启动这个出入口。”
“而这种电动式的医疗床都是和地面贴合在一起的,没人会去挪动它。”
“即使挪开,下面也是做了伪装的地面。”
“在下面看,感觉这种设计不难,但从上面看,却是无懈可击。”
“设计这个的人,将所有的漏洞全留在了楼下。”
同时她也明白了于大章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没错,这种设计只用一次确实可惜了。
五年时间都没被发现,他们肯定认为这种隐藏方式最安全。
“我马上安排对医院所有房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叶琳说着,拿出手机就要拨打电话。
“不用。”于大章赶紧出声阻止:
“他们不会藏在医院里。”
“为什么?”叶琳疑惑地看向他。
她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眼前这个胖子的思维节奏了。
是他说的这方法不会只用一次,却阻止自己全面搜查医院。
不藏在医院还能藏哪里?
“你对整个案子还不太了解。”于大章解释道:
“这里只是他们获取干细胞的地方,但不代表也在这里使用。”
他的意思很明白。
如果那三个人在医院里有藏身的地方,就不会大费周章的用四米二厢货运送干细胞。
直接在医院进行分离、注射,不是更方便么。
狡兔三窟。
对方一定事先准备了一个藏身点。
如果医院出事,他们就会躲进那个地方,然后等他们背后的势力去摆平一切。
就算最后无法摆平,也可以等风声过了,想办法逃往海外。
只要不被抓住,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们。
为什么普通人藏不住?
先不说人脉和背景,就光是吃饭问题你都解决不了。
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去接触人。
现在通缉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奖励都是公开的,分分钟都有可能被举报。
行走的五十万了解下。
叶琳没直接参与办案,所以对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不了解。
如果她知道四米二厢货的用途,就不会认为医院是藏身点了。
回到车上,于大章再次翻开国安的调查记录。
将所能想到的地点在脑中排除一遍后,他最后将目光放在了一个店名上。
睿诚医疗设备专营店。
吕忠鑫他们就是在这里实施的抓捕行动。
也是干细胞的存放点。
于大章指着这个店名,对叶琳说道:
“去这里。”
“好。”叶琳答应一声后,又看了一眼上面的地址。
半小时后,吉普车停在专营店门口。
这里也被拉上了警戒线,外面有两名警员守着。
此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太阳的余晖照在店里面,显得格外明亮。
亮明身份后,两人走进店内。
根据调查,这家店的房主在六年前将房屋出租给了一个外地人。
租期十年,一次性付清,那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租房人。
房主又提供了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和当初的租房合同。
后经调查,对方身份信息与房主描述的不符。
说明当初租房人出示的身份证是伪造的假证件。
“六年前……”于大章一边回忆国安的调查记录,一边喃喃自语着:
“时间吻合,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设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