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积案调查小组的消息很快在支队内传开了。
于大章怀疑这是李钧在对他进行施压。
这件事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自己没对别人说过,那也只有他能将消息露出去。
最近两天,队里的人只要一见他,就两眼放光。
就差贴上来献殷勤了。
为什么这样?
想进调查小组呗。
现在整个分局,谁都清楚这个胖子拥有破大案的能力,跟着这样的人混,肯定没有错。
想要晋升,光有警衔是不够的。
警衔只代表资历,而功劳才代表能力。
绝大多数警员到最后都是警衔很高,但职务却很低。
造成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能力不足。
警衔可以熬年头,但职务就不行了。
很多警察干了一辈子,连个队长都没当上。
众所周知,警察也是最难升职的。
于大章现在的情况是,资历不够,但功劳绝对是全局仰望的存在。
这么一个大宝贝儿就在眼前,是个人看了都心痒痒。
在支队这些刑警的眼里,只要进了于大章的调查小组,立功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破案能力在那摆着呢,谁不服站出来比比。
这也在无形中对于大章造成了巨大压力。
要是最后一个积案都没侦破,虽然不会对自己有影响,但肯定会让同事们失望,搞不好还会被嘲笑。
还是玩不过当领导的啊……于大章理解这是李钧在用这种方式督促他。
可这招也太损了。
他不免有了几分火气。
后来发展到,有人居然因为组员的名额吵起来了。
做警察的,都是有着一腔热血的人,说不想立功那绝对是虚伪。
可大多数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就是能力差点。
这时候怎么办?
只能向有能力的人靠拢。
最后这事把吴局都给惊动了。
吴局更绝,直接将这个难题抛给了于大章,让他自己挑选组员。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于大章干脆来了个不闻不问,一个组员都不选。
等真有需要了再说,得罪人的事能不做就尽量不做。
又过了两天,于大章一直没去档案室调案宗。
既然是积案,那就不能表现得太积极。
他可不想让别人误以为他对这些积案胸有成竹、志在必得,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而且他还有个程序没有走完。
就在这天,两名督察来到分局,要找于大章谈话。
说白了,就是配合调查。
之前遇袭的事,他毕竟开枪了,不止是他,马健和另一名警员也在调查之列。
“这才几天啊,又见面了。”
两名督察见到于大章,笑着调侃了一句。
他们正是拐卖案那次找于大章谈话的督察。
这次再见面也不陌生了。
而且来之前他们就对这次事件做了调查,知道于大章是正当防卫。
“巧了吗这不是,又是您二位。”
于大章对他们的印象不错,上次谈话就没有刁难自己。
不像有些督察,还没等调查呢,就已经认为你有罪了。
这也导致经常有刑警在被约谈的时候情绪失控。
在于大章看来,完全没必要这样。
开枪之后,都会进行现场勘查,叙述的内容如果与事实不符,肯定会被识破。
人会撒谎,但证据不会。
这一次的谈话依然很顺利,面对两位督察的问题,于大章如实回答,每个细节都讲述的明明白白。
他本来就没什么可隐瞒的,也没有必要去说谎。
两位督察走的时候,他还陪着送到了门口。
“希望我们还会再见面。”两人和于大章依次握手。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于大章是真心不想再见到他们了。
和他们见面得有个前提条件:自己又开枪杀人了。
次日。
于大章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档案室调案宗。
就算是积案也是有具体保留时限的。
就拿治安案件来说。
一般的案件办理期限是三十天,复杂案件可以延长至六十天。
刑事案件的保留时间那就复杂了。
分为永久、长期、短期。
以十五年为分界线,以下是短期,十五年至五十年为长期。
到期后,经鉴定销毁。
重大和特殊案件则会进行永久保存。
凭现在的刑侦手段,只要立案,极少有不被侦破的。
但凡事总有例外。
少,不代表没有。
“就这四个?”
于大章站在档案室门口,看了看台子上的四份文件,随即向屋内的女警员投去询问的目光。
“你还想要多少啊。”女警员有些不满地回道:
“就因为这四个案子,你知道领导被批了多少次吗?”
“光是我在岗期间,这几起案子就被反反复复调取了二十多次。”
听到她的抱怨,于大章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不太妥当。
哪有嫌自己局里积案少的。
换谁听了也不能忍啊。
“我是惊讶咱们局里的办案能力。”于大章赶紧解释道:
“我还以为最少得十多起积案呢,没想到才四起,说明咱们局的刑警破案率很高嘛。”
说着,他将手里拎着的一个塑料袋放在了台子上:
“你忙着,我回队里了。”
于大章走后,女警员好奇地看了一眼塑料袋里面的东西。
一瓶饮料和一袋开心果。
回到支队。
于大章将四份文件摆在办公桌上,先看了一眼档案袋上面的日期和编号。
挑出时间距今最近的那一份,将里面的文件取出后仔细查阅起来。
“刘正阳猝死案?”
这个我熟啊……于大章立刻想起前世曾听过这个案子。
后来案件被侦破时,在局里还引发了不小轰动。
这个案子是2013年5月发生的,也就是去年。
实际侦破时间却是在2015年6月。
说起来也不算是警方侦破的,而是嫌疑人做贼心虚跑路了,负责调查的警员这才确定目标。
这算不算重生福利?
于大章不由得有些暗自窃喜。
案件还没等接手呢,就提前知道嫌疑人是谁了,这不就等于玩游戏开挂了么。
前世这件案子之所以轰动一时,纯粹是因为该案的最后走向是谁都没想到的。
再加上被害人身份的特殊性,让很多人对于这个案子格外关注。
刘正阳,松海正阳集团创始人。
国内知名企业家,在建筑业和商界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2013年5月7日,在家中暴毙身亡。
后经法医鉴定死亡原因是:心脏病突发,导致心脏骤停。
说白了就是,自然死亡。
无外力干预的衰老死、疾病死,都属于自然死亡范畴之内。
因刘正阳本身就患有心脏病,并长期服用心脏类药物,所以这个鉴定结果很合理。
本来是件没有争议的事,却偏偏有人站出来质疑并报警。
报案人为刘正阳的女儿刘琪。
据她给出的报案理由是……
刘正阳死亡前半个月曾亲口对她交待过,如果自己猝死,一定是被人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