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聪明人的通病(1 / 1)

不过这次来医院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至少知道对方是利用“维拉帕米”的特性来实施的犯罪。

回到支队。

他再次将本子打开,看着上面的一个个人物名,眉头越皱越紧。

这个案子的疑点太多了。

虽然看起来目前是有了些进展,但离真正破案差得太远。

现在既然已经可以确定刘正阳是被人害死的。

那就可以思考另一个关键问题了。

凶手的动机是什么?

或者说,杀死刘正阳对凶手有什么好处?

如此巧妙的设计,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想到的,即使对方再聪明也不行。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才行,否则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佣人和管家在这个阶段可以排除嫌疑了。

一是刘正阳死亡,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一点好处。

二是这些人也没有这个智商。

但凡有这个设局能力,也不会来刘家做佣人。

能得到实际好处的就只有两种人。

1,刘正阳的子女。

刘琪和刘思远姐弟两人,皆由刘正阳与其原配夫人所生,乃是实打实的亲骨肉,自然也是财产合法继承者。

在国内,因觊觎巨额遗产,而对至亲之人狠下毒手之事时有发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而且刘正阳早年丧妻,除了他们两个,再无别人继承财产。

2,生意上的竞争对手。

商场如战场。

像刘正阳这样的商业大亨,自是不可避免地与人产生诸多生意上的竞争与纠葛。

而消灭竞争对手,是最快速而又省事的办法。

“刘思远倒是对警方很抵触。”

于大章回忆起之前和刘思远对话时的情景。

对方给他的感觉,不是那种有心机的人。

心里有什么想法,刘思远会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怎么说呢。

很像国内著名富二代,小王同志。

表面看是桀骜不驯,实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和脾气。

这种人没什么城府,情绪全写在脸上。

难道刘思远是装的?

很难说啊。

为了得到遗产,做些伪装也很正常。

有些人和事还是得需要进一步确认……于大章拿起笔,在刘思远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加号。

随后他又想了想,案宗里还有一件事没写。

遗产分配方式。

这属于刘正阳的家事。

如果不能确定他是被害死的,调查刘家的遗产分配属实是没有必要。

而现在不一样了,刘正阳很有可能是因为遗产问题被人谋害的。

人手不够用啊……于大章此时才意识到,三个人的调查小组,真要行动起来效率实在太低。

往往查一件事就需要两个人,而且想要查得细致,还需耗费大量时间。

这才几天啊,自己就成光杆司令了。

将案宗取出,于大章直接翻到记录着刘琪相关信息的那一页。

刘琪、女、28岁、松海人,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2010年回国,现就职于正阳集团,职务为高级副总裁。

非常漂亮的个人履历。

当初于大章第一眼看到时,脑海之中便浮现出了四个字:天之骄女。

相比于姐姐,弟弟刘思远的个人履历那可就相当简单了。

刘思远、男、26岁、松海人,大专毕业,无业。

没了。

于大章甚至怀疑负责记录的警员在敷衍了事。

按理说,凭借刘家的财力,就算拿钱堆,也能给刘思远堆出一个好文凭。

可偏偏刘正阳没那么做。

在于大章看来,刘家这对姐弟,处处透着蹊跷。

甚至刘正阳这个人的处事风格都让人觉得古怪。

一个家庭居然教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孩子,而且还都是亲生的。

找到刘琪的电话号码,于大章拨了过去。

作为本案的报案人,刘琪的联系方式也记录在案宗中。

电话响了几声便接通了。

“哪位?”一个清脆干练的女声从听筒中传来。

“你好,我是松海宏口分局的。”于大章快速报明身份,随即话锋一转:

“关于一年前你父亲猝死的事情,想当面向你了解情况。”

那边听到后,沉默了两秒,然后问道:

“有必要见面吗,在电话里说清楚不也可以吗?”

这个情况是于大章没想到的。

难道刘琪心里有鬼?

不然干嘛不敢见面。

“我觉得还是当面聊比较好,而且我和你弟弟已经见过面了,他就很配合。”

于大章特意拿刘思远和她做比较。

对方越是不想见面,就越有见面的必要。

如果刘琪还是坚持不见面,那么于大章就会将她列为主要嫌疑人。

岂料,当刘琪听到他居然把自己跟刘思远比在一起时,立刻恼火了起来。

“我能和他比吗,他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躺在家里吃吃喝喝、玩乐享受,多的是空闲时间。”

说完,她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要平复一下激动的情绪,但紧接着又继续抱怨道:

“而我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并且经常性地出差。”

“我倒是想和你当面谈,但问题是我现在根本就不在松海,你要是能等的话,那就等我明天回松海联系你。”

原来是不在本地啊……听完刘琪这番话,于大章心里不禁涌起一阵失落感。

本以为这次能够锁定一个关键嫌疑人,没想到对方只是出差没在松海。

同时他也听出来了,刘琪对这个亲弟弟也没多少感情。

这姐弟俩都毫不掩饰彼此之间的厌恶与敌意。

冷不丁接触,都给人一种没有心机的感觉。

性格方面,这姐弟俩倒是挺像的。

“那就说定了,明天我等你电话。”

结束通话后,于大章又查看起一年前刘正阳死亡现场的勘查报告。

这份报告他已经看过很多遍了。

可如今有了新线索,他就想再看看有没有什么纰漏或者遗漏。

除了刘正阳,书房内还采集到了刘琪、刘思远、管家和另外两名佣人的指纹。

之前调查的警员还对此进行过调查。

管家和佣人给出的说法是,书房每天都要进行打扫和擦拭,所以就算有指纹也是当天留下的。

而且刘正阳死亡后,刘家姐弟和家里的管家佣人进入书房也属正常。

在这方面也找不出什么疑点。

“对方是个喜欢布局,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于大章一边念叨着,目光一边在勘查报告上游走:

“刘正阳的死亡现场,这么重要的地方,你一定会留下对自己有利的痕迹。”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会在这种地方留下什么?”

片刻后,他的目光落到了报告上的一行字上。

放下勘查报告,于大章又在脑海里回忆起管家和佣人之前做的笔录。

得知刘正阳出事后,刘思远和刘琪先后进入书房,紧接着就是管家……

这之后就是医护人员和警察。

也就是说,那两名佣人是在打扫卫生时留下的指纹。

结合掉包这个事实来分析,只有三个人有机会将药物换回来。

刘琪、刘思远、管家……

想到这里,于大章又将勘查报告拿起,目光再次落到那行字上。

这一次,他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只要是聪明人,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