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称臣纳贡(1 / 1)

四月。

初一大朝会后。

宇文衍嘴里哼着“向天再借五百年”曲调,步履轻盈地回到上善殿。

花花和它的骈头似乎感受到皇帝的好心情。

双双落在肩头,亲昵地磨蹭着,极尽讨好之色。

自从有了母鹦鹉,花花对小皇帝的态度客气了许多。

问候他大爷的次数也没以前那么多了。

霸王硬上弓后不久,两鸟便有了“耍流氓”的结晶。

孵化出一对小鹦鹉,如今已经能够肆意地飞来飞去。

小皇帝接过兰兰手中的瓷碗,给俩鸟喂食了些鲜肉。

“多谢陛下!”

“谢谢你全家……”

在花花的影响下,母鹦鹉会说的话也越来越多,可貌似没咋学好。

这都说得什么话嘛?

花花一听暗叫不好,扑通几下翅膀就想逃。

被宇文衍一掌拍飞,半空中鸟毛飞溅,传来几声惨叫。

横梁上,正准备飞来讨肉吃的两只小鹦鹉,吓得收起了翅膀。

昂首看向屋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自己老爹那德行,典型的被收拾了不长记性,兄弟俩已经见怪不怪了。

小皇帝嘿嘿一笑,拿起竹竹准备好的热手巾擦了擦手。

安然坐下,悠哉悠哉地泡起茶来。

不一会。

鸿胪寺卿长孙晟觐见。

君臣见礼后,宇文衍笑呵呵地给他倒了杯热茶。

“季晟啊,这处罗侯做事倒有几分魄力……”

小皇帝之所以心情愉悦,就是处罗侯宣布了东突厥自此归附大周,称臣纳贡,附为藩属。

进京朝贡的使团已经在路上了。

此举在东突厥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支持的贵族,也有极力反对的顽固派。

那些把他推上大可汗位置的,都是与中原有密切商贸往来的突厥贵族。

他们尝到了商贸的甜头,成为突厥人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如果突厥归附大周,双方的贸易往来将更加密切,其中蕴含的利益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而且,这些贵族在大境门,河套三城,居延城这五座边城购置了大量产业。

成为大周的藩属,他们的这些产业将变得更加稳固。

宇文衍针对边城突厥贵族的全方位“侵蚀”,开始起作用了。

不过,既然有支持方,那也会有反对者。

一些守旧顽固派,倚仗其在突厥中的老资格,指着处罗侯鼻子愤然开骂。

什么卖国贼,亵渎狼神威严,什么愧对祖宗基业,生个儿子没屁眼……

骂得那叫一个痛快,骂得那叫一个难听。

刚刚稳定局势的莫何可汗听了,那叫一个脸色难看。

于是乎。

处罗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长孙晟的悉心指导下,杀鸡儆猴,直接咔嚓了几人。

余者全都乖乖闭上了唧哇的鸟嘴。

不过。

这些都是没有实权的老顽固。

真正让处罗侯有所忌惮的是漠东南坝上草原的步离可汗。

作为当初沙钵略之下的四大小可汗之一,手上可是握有数万军马的人物。

此子是佗钵可汗的弟弟,第二可汗庵罗的亲叔叔。

要不是佗钵可汗临终前要将汗位传给他兄长木杆可汗的儿子大逻便,他也是拥有继承权的人选之一。

争来争去,结果佗钵可汗的儿子庵罗和木杆可汗的儿子大逻便都没能成为大可汗。

最后便宜了小皇帝的老丈人摄图,也就是沙钵略可汗。

使得这个步离可汗怎么看沙钵略一家子都不顺眼。

沙钵略挂球后。

原本他想给自己的侄儿庵罗争回大可汗之位。

没想到最后时刻,风云突变,一众贵族反过来支持沙钵略的弟弟处罗侯。

第二可汗庵罗本就性格软弱,不喜争权夺利。

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因为大逻便阿波可汗的几句辱骂就把汗位让给摄图。

步离可汗恨其不争,可也没有办法。

如今,处罗侯上位,他也只能捶胸顿足,惋惜不已。

躲在自己的牙帐内连喝三天三夜,折磨了九九八十一名胡姬,这才发泄完心中的愤懑。

就在步离可汗收拾心情,打算不再过问突厥内部的一堆糟烂事时。

处罗侯宣布东突厥归附大周,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

步离可汗顿时眼前一黑,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昏迷了七七四十九天后,直接撒手人寰!

和他的兄长佗钵可汗、冤家沙钵略可汗到天上团聚去了。

莫何可汗处罗侯闻讯大喜,当即派兵接手了阴山至燕山北面的地盘。

“臣出使突厥时,处罗侯总是缠着我教他射术,关系最为密切……”

长孙晟听到皇帝夸赞处罗侯,内心也是乐开怀。

其实有一点他没说。

处罗侯每次求教都是用草原美人开路,显得极其懂事明理。

当初宇文衍派他出使突厥,便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接触突厥贵族子弟,施以教化,便是其中之一。

处罗侯和阿波可汗,被其洗脑颇深,是长孙晟最为得意的杰作。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脸上露出了焉儿坏的表情。

“陛下,东突厥归附后,对应策略需作何调整不?”

长孙晟品尝了一口面前的热茶,极其满足地放下茶杯后笑问。

“基调不变,正常推进,文字方面需要加强……”

“另外,你和处罗侯说一下,朕要在燕然山和狼居胥山上建几座寺庙和道观!”

宇文衍沉吟片刻,回望了一眼疆域图上漠北的位置。

“建寺庙和道观?”

长孙晟先是一愣。

很快就心领神会,眸中不由地露出钦佩之色来。

还得是陛下啊。

就这么个搞法,突厥不被玩废才怪呢!

突厥立国也才三十几年,有自己的语言,却还没有文字。

宇文衍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利用双方结亲的和平时期,给草原各部送去数百名精通文字、算术的学子。

为突厥贵族记录日常,充当记事、账房的工作。

同时。

在突厥王庭和各部设立“孔子书院”。

教授突厥孩子学习拼音,读写汉字,说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

另外。

宇文衍还让文渊阁的博士专门撰写了一部《突厥——崛起于阿尔泰山的狼神之裔》。

从突厥族人口口相传的狼神传说,到突厥建国至今。

活脱脱的一部“突厥编年史”,深受沙钵略可汗阿史那贵族所重,视为突厥珍宝。

如今,小皇帝再次祭出大杀器。

不要说长孙晟。

就连宇文衍自己都非常期待东突厥未来会是一番什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