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天下尽通途(1 / 1)

为了让这些不差钱的商贾、士子、官后代们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对外营业的房舍全部进行了豪华精装修,布置的富丽堂皇。

那些尊享的豪华院落,还修建了假山园林这等园林风光。

并且提供一对一的“管家服务”,主打一个极致享受。

另外。

每处驿栈都设有一个“华夏优选”的百货商铺,售卖当地特产,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一些零嘴吃食。

这些“超市”由华夏商行负责铺货,安排人员经营,驿站可分得一成利润。

这都是商业司苏威听小皇帝讲述一些商业模式后,推出的经营项目。

华夏商行在京城东、西两市都经营了一个大型百货。

借用宇文衍所说的超市概念,结合当前实际,打造出全新的经营模式。

此举给京城百姓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颖购物方式。

一经推出,便火爆全场,进出宾客络绎不绝。

苏威一炮而红,顿时喜出望外,声称要把“华夏优选”超市开遍大江南北。

小皇帝一行走下马车,视察这个驿站。

驿丞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够见到当朝真龙天子。

不但见到了,还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甚至皇帝还和他说话了。

驿丞竭力克制激动兴奋的心情,小心翼翼地领着皇帝一行参观了整个驿站。

在民用驿栈,宇文衍还扮演了一回入住的贵宾。

整个接待过程服务周到,细节到位。

可见,这些统一培训过的经营人员,在日常接待中执行得相当不错。

驿站停留了半个时辰,宇文衍说了些勉励的话,发下赏赐,便上车准备回城。

亲自体验过硬化官道的路况后,小皇帝心里对于工部研制出的水泥也有底了。

等到小皇帝一行返回城内,官道正式开放。

商队的货运马车,达官贵人的私人座驾,伴随着阵阵欢呼,一窝蜂似地驶上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官道另一头的洛阳城外,也是相同的一番景象。

河南道总管宇文招,刺史杨尚希并肩而立,眸光熠熠地望着一路向西,川流不息的车流。

两人已经在城头站了半个时辰,比赛一般吹捧着皇宫里的那位少主。

已经想不出更多对小皇帝的赞美之词了,只能相视大笑起来!

曾几何时。

还有人在宇文招耳边吹过大逆不道的妖风。

如今回想起来,赵王何其庆幸自己没有迷失心窍。

这个侄孙皇帝,当真有太祖、高祖遗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硬是要得!

上善殿。

三省六部大佬齐聚一堂。

“陛下,这水泥路真是绝了。”

“以后,往来京城,洛阳两地的马车,时间能够节省一半不止!”

郯国公王轨嘴里说着,不停地摇头,内心的震撼还在持续。

“是啊,这样的道路,行军速度将大大提高。”

“粮草畿重的运输也将便利数倍……”

蜀国公尉迟迥,郕国公梁士彦也是赞叹不已。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讲求的就是兵贵神速。

不要说快上数天了,哪怕是半天时间,说不定就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若是所有的驿道都修成水泥路,天下尽通途,大周无敌了……”

“还得是陛下啊,牛批!”

酆王露出几颗大牙,冲着小皇帝竖起了大拇指。

宇文贞虽然性格大大咧咧,但却心思活络,很是清楚交通的重要性。

在执政智慧方面,就算经常敲打他的兄长宇文贤都是认可的。

整个朝堂中,可能也就他和元威敢光明正大地拍小皇帝的马屁。

颜之仪,乐运,宇文善,于翼,宇文椿也都清楚,这样的道路将给大周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部尚书宇文恺就更不用说了,小皇帝早就和他憧憬过水泥路修遍大江南北的盛况。

“酆王所言即是朕之所想!”

“朕希望将官道改建、道路硬化作为朝廷的一项长远政事开展起来……”

宇文衍让墨言把当前大周驿路交通的舆图悬挂起来。

将心中的设想详细地描述了一遍。

早在迷人老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就将各国驿道连通起来。

形成了以关中咸阳为中心,辐射四方的驿路交通网。

其中有七条主干道,分别是:

向西北通往河西走廊的“西方道”。

通向西南蜀地、南中地区的“秦栈道”。

向北抵达河套地区的“秦直道”。

通向东北,经幽州,营州一直到达朝鲜半岛的“上郡道”。

向东到达渤海蓬莱的“东方道”。

向东南方向,抵达江南苏杭的“滨海道”。

还有一条向南翻越秦岭,过武关,经湖南,穿五岭,到达岭南的“武关道”。

七条主线,加上连通各郡、县的驿路,形成了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

在始皇帝的基础上,大汉帝国又进行了大量的扩建和完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离析,割据林立,各自为政。

但在驿路交通方面,每个割据政权亦是相当看重。

到了宇文衍一统天下。

神州大地上的驿路交通可以说更加四通八达了。

如今面临的问题就是路况不佳 ,而水泥路刚好能够完美解决。

趁此机会,还可以对现有驿路进行拓宽、取直的改造。

将遍及天下各郡、县的交通网来一次飞跃式升级。

宇文衍说完。

只见诸位大佬喉咙耸动,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

“陛…陛下,这可是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啊……”

体会过水泥路的好,再听小皇帝的交通设想,户部尚书于翼仍感震撼。

他现在第一时间不会想到这得花多少钱的事了。

大周国库如今有的是钱。

他对宇文衍说过的一句话感触极深,那就是:

花出去起了作用的钱才是钱,放在仓库生锈,就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铜烂铁!

“造福于民,泽被苍生,惠及子孙后代之事,就得大手笔!”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哪怕要付出一些代价,那也是值得的……”

宇文衍说这话的时候,想到了迷人老祖秦始皇,想到了武功卓绝汉武帝。

哪怕是过了一两千年,后世华夏的基本盘还是二祖打下的基业。

可是秦始皇却背了个“暴君”的骂名,汉武帝也被贴上“穷兵黩武”的标签。

“陛下圣明!”

三省六部大佬面露崇敬,拱手齐呼圣明。

小皇帝的“王霸之气”已经渐露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