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燕归来(五更一万七)(1 / 1)

临安不夜侯 月关 1660 字 21天前

燕归来(五更一万七)

如今的鹿溪,已经是临安饮食业的佼佼者了。

也许她现在还比不了那些门生众多的大师傅根基雄厚,

也没有那些经营多年的老师傅德高望重,

可是论起研发新菜的能力,不管是那势力雄厚的,还是德高望重的,都要对她甘拜下风。

如今市井间已经有风声传出来,说是恩平郡王尝过鹿溪姑娘研发的新菜以后,特意点了几道带进宫里,请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尝了。

两宫尝过鹿溪姑娘的菜之后,都很喜欢。

太后娘娘有意让鹿溪进宫,给官家烧制几道拿手好菜。

若是官家喜欢,便大内御厨拜她为师,跟她学习新菜。

这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鹿溪姑娘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托媒保媒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王媒婆今日打算介绍给鹿溪的,是龙山市最大的商贾王员外家的长子王烨然。

王家的财力,可不是现在的“宋家风味楼”所能比拟的。

不过,再有钱,那也是商贾人家。

如果鹿溪能搭上宫里的关系,而王家把鹿溪娶过门儿,那就等于王家有了宫里的关系。

这可是实实在在属于王家自己的强硬后台,那可比花上大价钱攀附某个权贵强太多了。

因此,纵然是王家这样一个商业巨无霸,对于和宋家联姻也是动力十足。

王媒婆自觉以王员外家的财力之雄厚,此次出马必定能够谈成,因此信心十足。

王烨然坐在王媒婆身边,神色间倒是有些不悦。

一个小厨娘,突然发达了。

可一個小厨娘,便再有名,比得了他龙山市上男主吴天德三愿许情,用无比盛大的声势,向圣姑任盈盈求婚,简直浪漫的一塌糊涂。

他也想这么搞一个,把曲大先生请来,把玉腰奴请来,就凭他们两个的颜面,能发动整个临安娱乐业所有名家大家,什么排场搞不成?

要是还嫌不够,那就去临安府,那位府尹大人未必听说过“宋词”,听说了现在也未必想得到他的头上,还能用一用这个关系。

他杨沅也可以来一个“杨二郎三愿许情”,感动的鹿溪不要不要的。

只是,事到临头,他却放弃了这所有的打算。

他知道女人都是很重视仪式感的,可是在经历了这番风风雨雨之后,尤其是,他还没有求得鹿溪的原谅。

如果他搞出那么大的排场过来,于他而言,却是完全的作秀了。于鹿溪而言,却是在以势压人了。

如果想补偿她,娶她过门儿的时候把声势搞大一些,顺理成章的,也就是了。

这一次,他只需要一片真心一片实意。

他也相信,鹿溪不是那般肤浅的女子,今日有告白有真情,足矣。

所以,他就这么来了。

提着礼物,身穿官衣,独自一人,入青石。

花好月圆跟在他的后面,和他拉开了一小段距离。

倒不是两女想要避嫌,而是因为过节的缘故,到处都是热闹的商贾、行人。

还有锣鼓队排着长蛇阵,大街小巷的游走,一边走,一边击鼓舞蹈。

“嗵嗵它,嗵嗵它,嗵它嗵它嗵嗵它,它不嗵它它嗵它……”

再加上看热闹的人随之欢呼游走,就更难通行了。

杨沅一身官衣,见者自然回避了。

她们两个,不要说有人回避了,一路过来,冷羽婵还卸了一个“摸神仙”的登徒子的胳膊,薛冰欣则踹倒了一个故意贴上来的醉汉。

“咦?你……你是二郎?”

邻居吴大娘正让小孙子骑在脖子上,看着锣鼓队热闹非凡地通过,突然看到杨沅,顿时大吃一惊。

只是杨沅此时这副打扮,她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杨沅站住了脚步:“吴大娘,是我!”

“真的是你,天老爷,你……你不是去金国了吧?这怎么……”

“我是宋人,怎么会去投北国呢?”

杨沅笑吟吟地解释:“实不相瞒,吴大娘,你看见我这身官衣了吧?”

“啊啊,啊,看到了。”

“在下实际上,乃是我大宋枢密院机速房的一名谍探,之前所谓退婚、所谓去北国,都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

“实际上,我是为了抓捕一名重要的金国间谍,现在任务完成,立下大功,已经升了官啦,从七品,武功郎。”

“啊~,啊啊!二郎回来啦,二郎当官啦,二郎没去金国,他是咱们大宋的武功郎啊……”

吴大娘扛着孩子,一路呐喊着跑开了去。

人群稠密,她嫌喊的不过瘾,于是跑到了河道之上的拱桥上,放声大喊起来。

“哗!”她的小孙子大概是被她过于激动的模样吓到了,一泡热尿就灌到了她的脖子梗里。

杨沅微微一笑,继续往宋家小食店走。

今日这番话,说给吴大娘一个人听就行了。

很快,吴大娘就能让整个青石巷、整个后市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都不用说的太细,反正不管他说成什么样子,这帮老娘们肯定会添油加醋给他魔改一番。

杨沅站到了“宋家小食店”门口。

自从那日去见乌古论盈歌,他就再不曾回来。

此刻,他熟悉的宋家小食店已经不见了。

展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幢两层楼,门楣甚是气派的大酒楼“宋家风味楼”。

人生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件,会随着伱逝去的年华一起遗失在你的身后,直到渐渐淡漠在你的记忆里。

杨沅站在那里,想起了许多许多,想了许久许久……

花好和月圆站住了,宋家风味楼前,有来来往往的行人,有进进出出的客人,可是站在稠密人群中的杨沅,仰着头,看着那门楣,却仿佛是置身于旷野之上,唯他一人。

那种寂寥与萧索的感觉,叫人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杨沅怅立了许久,轻轻眨了眨眼睛,眨去了眼中朦胧的水气。

然后,他大步走了进去。

……

风味楼里,此时两个媒婆堵在宋老爹面前,指指点点,唾沫横飞,说话跟连珠炮似的,中间几乎毫无停歇。

当媒婆的哪有口才不好、口条不利索的。

而且,她们说好听的时候,那真是如糖似蜜,叫你如沐春风。如果要说不好听的,直接骂你一个时辰,骂出来的话都不带重样儿的。

那真是连损带骂,骂的鞭辟入里,说的天马行空。

只不过,两个媒婆贬低对方,抨击对方介绍的男子就是在坑人家鹿溪姑娘,不免就要直接贬损到两位当事人头上。

于是,樊举人和王大少自然就下场了。

两个大男人不能打女人,骂又骂不过,而且也骂不出口,那就只好跟对家对上了。

樊举人关中大汉,身量更高,魁梧结实,是真的一点都不像个读书人。

但是,久病初愈的他,脸颊削瘦,脸色苍白,两眼无神,瞧着也真是弱不禁风。

王大少虽然是商贾人家,不过龙江市上王家字号是搞运河运输和大宗商品批发的,做为王家大少爷,未来的当家人,他经常要跟着跑船,风里来雨里去的,身子骨也极结实,不是个纨绔子弟。

而且,他也习武,所以虽比樊举人矮了一头,腰杆儿似乎也不比人家的大腿粗几分,倒是还蛮结实的。

一见身高和块头比不过樊举人,王大少“哗”地一下,就把上衣脱了,露出一身满是精美纹身的精瘦腱子肉。

“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前……”

王大少发起狠来,他腰间还真的别着一口牛耳尖刀,“噌”地一下就执在手中。

这时,杨沅举步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