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平县的商业红利,保安二团(1 / 1)

事情顺利的不像话,自己还没把道理讲清楚,今天开会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只要县城的士绅们统一降租,就算乡村的土财主们再不乐意,也得跟着降。

不然,都不用自己动手,佃农们就真的得打死他们。

不过该讲的道理,还是要讲的。

自打从宁阳县回来之后,梅县长就一直在自省。

身上的土匪习气改不改且两说,现在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发展的也很顺利,自己也该学会以德服人了。

不好总是打打杀杀。

尤其是对内部的时候,讲恩威并用更合适。

要让大家心悦诚服的跟着自己,做大做强。

所以等一帮士绅纷纷表态过后,他把目光投向了陈有善。

梅县长脸上挂着和善的笑:“陈副总,听说你最近建了一座农具厂?”

原本堆着一脸的笑得陈有善,脸上笑容不由得一滞,眼睛里也立刻多了几分慌乱。

他有些惶急的站起了身:“回、回禀县长,就是个铁匠铺。”

“咱们不是要自己炼铁嘛,我就想着,到时候我也买点生铁,打一些犁铧锄头镰刀之类的。”

“也没想着赚钱,就是发给雇工和佃农们用,大家好好伺候庄稼,到时候收成好了,我也能多收点租子。”

两句话说完,陈有善已经是满头汗水。

他是被士绅们推举出来的工业公司副总经理。

按照汤会计的安排,主要负责生产管理。

那位在晋阳铁厂,当副总工的高级人才,就是他的远房亲戚。

而另一位副总,负责对外销售。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自己都副总了,到时候从工业公司低价搞点生铁,在铁匠铺造一批农具,这里头的利润不小。

只是没想到,这事儿刚刚筹谋,招揽了十多个打铁匠,消息竟然就已经传到了县长的耳朵里。

这要是被认为,自己是准备薅工业公司的羊毛,以县长的脾气,那还不得城门口挂自己半个月?

正担心着,果然就见梅坚毅拧起了眉头。

陈有善顿时眼前一黑,只觉得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要死了!

“怎么能是个铁匠铺呢?”

梅坚毅摇了摇头:“陈副总,你这个想法就不对了。”

“不能只考虑你家的雇工和佃农。”

“全县二十多万亩耕地,对农具的需求量很大。”

“而且还有外县,也可以去开拓市场嘛。”

“你一个铁匠铺,能打多少农具?”

“小打小闹没意思,要办就办农具厂。”

“而且还要引进机器设备,提高在生产上的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利润率。”

陈有善:“???”

众绅士:“???”

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又扭头看向了一旁眉头微皱的汤会计:“老汤,回头给陈副总的生铁,走内部价。”

“比定下的出厂价,低五个点。”

“自己人,要关照的。”

“是。”

汤会计急忙应着,而后又冲着一脸懵逼的陈有善笑了笑。

这老小子,这是因祸得福了呀。

这功夫,陈有善也终于回过神来,脸上激动不可思议的表情掺杂在一起,整个人显得茫然无措。

“县长,这、这事儿您看,我……”

“好了,坐下说。”

梅县长冲他摆了摆手,目光又从众士绅脸上环顾了一圈:“各位,陈副总依托咱们的炼铁厂,制造农具的想法非常好。”

“不但帮铁厂解决了一部分销量,最关键的是,将来他的农具厂做大做强,也能给县公署带来大量税收,还促进了大平的农业发展。”

“于他个人而言,也能通过农具厂,拿到不菲的利润。”

“这是什么?这是四赢的局面,是大好事!”

梅县长的话掷地有声。

陈有善的胸膛,也随着他这番话,不由得挺直起来。

在座的一帮士绅,也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怪不得梅县长,要给陈有善这家伙内部价呢,原来这事儿还有这么多说道。

“而且我相信,只要经营好这座农具厂,农具厂带给陈副总的收益,用不了多久,就会超过那三千亩地,带给他的租金收益。”

兜了个圈,把话题绕了回来。

梅坚毅继续道:“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到县公署,为的就是说这件事儿。”

“不要总把我们的眼光,局限在田租那三瓜两枣上。”

“就算是收三成租子,凭借你们手里的那千八百亩的耕地,一年又能收多少租子?”

“但是经商不一样。”

“长远的不说,就拿今天的大平县举例。”

“人口暴增,因为有厂矿存在,老百姓的手头也宽裕了起来。”

“手头宽裕,那就要花钱消费。”

“这么多人,衣食住行,每一样都是商业机会。”

“陈副总已经抓住了其中一个。”

“但剩下的还有不少。”

“而这些,就是留给大家的。”

说到这里,梅坚毅呵呵笑了起来:“时不我待,大家可要抓住机会才行。”

“而且目光也要放长远。”

“我们大平县的人口越多,大家的生意就能做得越大。”

“今天因为降租,给大家带来的那点损失,用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

“来咱们大平县安家的人越多,大家就赚的越多!”

话已经讲到了这个地步,一帮士绅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纷纷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而坐在梅坚毅身边的汤会计,更是露出了一脸震惊。

大意了,这个土匪县长,在施政这方面,还是颇有见地的。

“当然,好处不仅于此。”

“大家的生意在大平起步,将来发展好了,肯定不会局限于此。”

“从周边的县到陕省,再到整个大夏,有无数的机会等着大家。”

“没准儿,今天在座的这些人里,就能出一位比肩明朝沈万三,大金胡雪岩的巨商。”

“总之,可能无限大!”

这话一出口,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散会了,一帮士绅心潮澎湃的离开。

交头接耳的议论着,各自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吃下大平县快速发展带来的商业红利。

至于开会之前,那点担忧不满的情绪,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田税改革的事儿,到这一步就算是完成。

剩下推进,也不用梅县长再操心。

大势所趋,不是那些土财主们能抵挡的。

所以第二天,一份新的招兵告示就贴了出去。

全县人口暴增,军官速成班的培训也是紧锣密鼓,效果也不错。

是时候成立大平县保安二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