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坑东瀛人,兵力两万四(1 / 1)

县公署后院,草料房。

大野这时候就被绑在屋子中间的那根木柱上。

一见到梅坚毅进来,嘴巴被堵的大野瞪起眼睛,拼命的挣扎了起来。

一张脸看上去极为狰狞,显然是没办法好好谈。

梅坚毅一向是不惯坏毛病的,见状呵呵一笑:“打。”

一声令下,跟在身后的两个警卫,解下系在腰间的武装带就冲了上去。

铁扣冲外,左右开弓,一人一下,啪啪作响。

这功夫,稍慢一步的汤主任也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正在接受态度矫正的大野,咧了咧嘴,凑到梅坚毅身边汇报到:“专员,已经给穆旌盛安排了房间,让他把能联系到的钢铁商都详细的罗列出来。”

“稍后我会找”

“另外,大野的两个随从也被控制了起来,是直接送到矿山吗?”

“当然。”

梅坚毅点了点头,又嘱咐道:“看紧点,别让他们跑了。”

“是。”

汤主任应着,犹豫了片刻又道:“专员,这事儿是不是慎重一些?”

“听说东瀛人没理还要搅三分,现在咱们抓了他们的人,万一消息走漏出去……”

“不用怕。”

梅坚毅打断了他的话:“就咱们这个地理位置,即使走漏了消息,他们也就跳脚几下,没什么大事的。”

后半截话梅坚毅没说。

现在耍点花活,也只是因为自己实力还不够强。

不吹牛逼的讲,最多再过一年时间,只要东瀛人敢来,非把他们的蛋黄黄捏出来!

“啊,啊!”

这工夫,被抽打一阵的大野,嘴里的那团破布终于还是掉了出来,惨叫声立刻就变得震耳欲聋。

汤主任是没见过这种场面的。

哆嗦两下,借口要去安排两个随从,急匆匆的离开了草料房。

而梅坚毅又等了一阵,直到大野被抽的浑身是血,这才喊了停。

“现在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谈了吗?”

“八……”

“点炉子,拿烙铁。”

一句话,大野脸上立刻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已经吃了苦头。

他敢肯定,眼前这人绝不是说着玩的!

这时一旁的警卫应了声是,转身就要离开。

已经慌了神的大野,终究还是没忍住,急道:“桥豆麻袋!”

这句话,梅坚毅听懂了。

看着一脸惊恐的大野,呵呵笑道:“这个态度就对了。”

大野摆正了态度,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办了。

主动交代了随身携带的密码本不说,就连他之前的对陕南工业公司的想法,也都和盘托出。

“控制,怎么控制?”

“就像当初的汉冶萍一样,技术和管理入股,借款,掌控销路。”

“只要完成这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对工业公司的控制。”

大野战战兢兢的说着。

他连个商人都算不上,只是三井制铁的职员。

完全没必要为了公司的利益,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而且,这也只是权宜之计。

现在交待一些事情保住性命。

只要他脱身,政府完全可以以他这次悲惨遭遇为借口,向大夏政府施压,争取更大的利益。

这么一想,就感觉自己是在立功一样。

心里顿时就坦然了许多。

完全没有了背叛的耻辱感。

他正这样安慰着自己,就听得梅坚毅说道:“这么说,你们是愿意为这事投入资金的?”

“……当然。”

大野应着,一时间有些搞不明白,梅坚毅的脸上,此时此刻为什么会有懊悔地神色。

梅坚毅确实在懊悔。

要是早知道东瀛人的谋划这么深远,他干嘛还要多走这套程序,费这么多心思?

直接请他们带着钱来就好了。

懊恼着,再看大野就越发不顺眼起来。

“别打脸,再向他核实一下密码本的事儿,验证一下他有没有撒谎。”

吩咐一句,梅坚毅起身离开。

只留下一脑袋问号的大野。

还没等他搞明白是什么意思,两个五大三粗的警卫,就把他架了起来。

“梅桑?梅先生!我愿意配合啊!”

“啊——”

……

有了大野和穆旌盛的配合,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

半个月之后,津门的几家钢铁厂,还有三井制铁的技术管理考察团队,前后脚来到了大平。

前者谈生意,后者直接控制起来先打一顿,然后继续钓鱼。

两天的实地考察,不但卖出了第一批货。

津门的几家钢铁厂,也都流露出了想要入股山南工业的想法。

只因为富矿太让人眼馋了。

尤其是一块挖出来的煤炭,在生产成本上极具优势。

对此,梅坚毅倒是欢迎的。

嫡系派,本土派,外来派,这本来就是他计划构建起来的制衡框架。

军事如此,经济也是如此。

尤其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意味着生产效率肯定会提升。

而这一批人在自己的地盘兴业发了财,这也是一块金字招牌。

有这块招牌在,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人。

有了这些投资者,那自己从系统商城兑换的那些矿产,还有设备,就都可以直接变现。

比如一万积分的矿产,按行价四十块一吨,能换四十万的现大洋。

现在积攒的那些积分,只是按矿产换算,都能变现九个亿。

即使不是大夏首富,那也该是长江以北首富……

让汤主任这个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带着穆旌盛这个董事长去谈这事儿。

梅坚毅自己,则是热情招待了远道而来的东瀛友人。

诚意满满,金石为开。

领头的东瀛人眼含热泪,给三井制铁总部发去了电报,要求拨款二百万。

其中五十万,为陕南工业总公司,建立一条从矿场道炼铁厂的内部铁路。

剩下的一百万除了一部分用作技改升级,另一部分用来招募工人扩大矿场开采规模。

安排的合情合理。

这只是第一步计划。

只等这笔钱一到账,就可以把修建大平到东都铁路的事情提上日程。

按照工程测算,小二百公里的铁路,修建费用大概在一千两百万左右。

头期款百分之二十很合理吧?

总数基本符合预期不说,就感觉坑东瀛人,比打土豪都要来钱更快。

一应事情进行得有条不紊,原本储备的经费,也因为往招兵这事儿上大幅倾斜,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包括晋省荣山在内,九个保安团加一个冒牌四一六团,都顺利的组建了起来。

梅专员兼梅旅长麾下兵力,终于按照他的设想,扩充到了两万四千出头。

就连矿场的护卫队,也遴选出了五千多预备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