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抓壮丁,献祭姨太太(1 / 1)

梅坚毅一说要掉头打第一师,吕云台心里就真的踏实了。

他是真怕眼前这位,醉心于自己的计谋,从而忽略了江宁方面会做出的反应。

论及对军阀势力的容忍度,陈柏川这个同行,明显要远高于江宁国府。

更遑论,梅旅长还是从江宁脱离,计划自成一方势力。

只这一点,江宁方面就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自立为王。

如果有机会能捏死,绝不会手下留情。

想要立足,对江宁的这一仗,必须大胜。

想着,吕云台道:“旅座,如果接下来我们的作战意图实现,卑职建议最好能和晋阳展开谈判。”

“谈肯定是要谈的,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把陈柏川打疼。”

梅坚毅笑了笑,扔下手里的指挥棒:“参谋长,该招兵了,除了在俘虏里遴选一些人出来,至于新占据的几个县,可以拉壮丁。”

没办法,一连串的战斗,有损失在所难免。

接下来还要对阵国防军,要边打边扩军。

仅靠从工业公司组织起来的预备役,远远不够。

第二梯队的补充兵员这时候必须绸缪起来。

而在新占据的地盘上招兵,最快的办法那就是拉壮丁。

这种关键时候,梅坚毅不介意搞点天怒人怨的事情。

再者回头军饷一发,再大的怨气也能消弭下去。

至于从俘虏兵里遴选改编,这阶段倒是不能用。

但回头用来对阵国防军,却完全没问题。

本来就是两个阵营的人。

而且这些俘虏在他的计划里,会全部用来补充各团。

只要控制住比例,出什么乱子的可能性很小。

“是。”

吕云台应着,心里更踏实了几分。

他心底倒是还有点疑惑,那就是连续作战消耗之下,武器弹药的来源。

不过话到了嘴边,最终还是没好问出口。

这么重要的事情,连自己都能想到,旅座怎么可能忽略?

梅旅长信心十足,那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战略规划这么清晰,他也一定是早有准备……

胜利是军队最好的兴奋剂。

又经历了一晚上休整之后,三个团从上到下都是精神抖擞。

早饭吃过红烧肉,又联络半夜开拔的十一团。

还有昨天就已经从大平动身的五团六团八团。

在梅旅长的亲自带领下,四团留了一个营,剩下的部队浩浩荡荡的往闻城开进。

这次吕云台这个参谋长没再跟随。

他连夜做了计划,主力前脚刚走,从四团一营抽调通讯班,就带着抓壮丁的命令还有招兵告示赶赴黄阳,通知坐镇补给线的副旅长陈富贵。

这事儿两手抓。

目前占据的三个县,每个乡镇定额五百人。

一个月十二块的军饷开出去,能招够最好。

如果缺额,再用抓壮丁的手段补充。

按吕云台的盘算,五天之内要招够一万人。

再加上两千多俘虏,应该也能遴选出一千五百人左右。

如此,组成六个补充团进行训练。

这也是他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争取尽快做出一点成绩,好加深自己在旅座心中的印象……

闻城,七十二师师部。

昨晚半夜接到晋阳的最新命令之后,李树棠气顺了不少。

早晨起来,剩下的三个团也一路平安的开到了闻城,他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下来。

半上午也是过的波澜无惊。

然后,就接到了永城之敌往闻城方向开进的报告。

“他们不用休整吗?”

参谋长一脸惊讶。

一脸严肃的李树棠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有什么好休整的?”

“永城就打了一个小时,能消耗多少体力?”

说着,李树棠又骂了一句:“妈的,一群废物。”

“师座,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好严惩的。”

参谋长小心翼翼地提了一嘴。

高春宝昨天半夜就已经逃回了闻城。

明面上孤身一人跪在师部门前请死谢罪,然后被抓了起来。

不过他的三姨太,连夜去敲了自己的房门。

倒是没发生什么,就是给自己送了五根大黄鱼,请托自己转圜。

钱都收了,总是要办事的。

这是原则。

所以这时候李树棠忽然提到了这茬,他也就借机说一句。

李树棠哼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因为高春宝的二姨太也敲了他的房门,就很犹豫……

他抬脚走到了地图前,托着下巴思索一阵,还是放弃了主动迎击的想法。

援兵还没有到,三个团的兵力主动进攻,终究是单薄了一点。

“按原计划执行吧,所有部队立刻出动,加紧修筑工事。”

“加派侦察兵里,尽可能的摸清楚对方的兵力和装备。”

正儿八经的防守作战,当然不能只依靠一座城池。

城外的几处防御阵地,昨晚就已经征集民壮开始修筑。

虽然没什么险要地势。

但依托几座小山包构建的第一道防线,彼此配合之下,又有城池做依托,坚守个三五天的信心他还是有的。

所以整体的作战计划,就是自己的七十二师钉死在这里。

增援的六十八师在外围迂回包抄,争取包一锅大肉馅饺子!

参谋长急匆匆的去安排这事儿。

而李树棠也没闲着。

他口述,一名参谋记录,很快一份言简意赅的作战计划就落实在了稿纸上。

“马上发给晋阳,请钧座命令六十八师,抓紧行动,切勿坐失良机。”

他吩咐一声,心情又有点不爽利起来。

整个作战计划他自认很完美,但最后获胜,功劳的大头肯定要落在六十八师头上。

总之是糟心的厉害。

“高春宝这个蠢蛋。”

嘀咕着骂了一句,弄死高春宝的心思又冒了出来。

至于二姨太……养个外宅不是什么大事儿。

……

这次进军闻城,梅旅长倒是没有急行军。

每小时前进五公里,途中先是会合了三团和十一团。

后半晌,五六八三个团,也跟了上来。

人到一万,无边无沿。

这是古代旷野行军的形容。

现在手下八个团,除却沿途留守的部队,逾一万四千人聚集在一起。

四列纵队行进,也是见头不见尾。

驻马道旁,看着模范团野炮营的卡车,拖着一零五轰隆隆的从面前开过,梅旅长一时间也是豪情万丈。

如今,老子也算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