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潜入,戴雨农的特工初期生涯(1 / 1)

完整的施工图,是李树棠带着几个参谋,用尺子完善的。

复制复制复制……极为工整。

不但有平面图,还有剖面图。

虽然他有些不理解,梅坚毅为什么舍弃三道防线,只计划修一道防线。

不过考虑到这条防线的厚度足足有一百米,再联想梅坚毅麾下部队强悍的火力配备。

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横向间隔十多米,纵向间隔百米。

四通八达的运兵战壕(下水道),深度达到了惊人的三米。

有这样的战壕,在交火的时候,调整兵力配置事情足可以从容不迫。

而依托运兵战壕拉起的大框架,深度一米三的作战战壕(地基)同样纵横交错,完全可以满足火力点的迅速调整。

到时候再依托运兵战壕,挖一些防炮洞,整个防御阵地就算完善。

这样连成一圈,仅仅只是落在图上,就已经觉得密密麻麻复杂无比。

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建成之后会是什么样,自诩作战经验丰富的李树棠都不敢想。

另外他建议再修建一些半掩体,梅坚毅也从善如流答应。

人员齐备,工具齐备。

迅速搞定工事图之后,当天上午就开挖了起来。

县城周边立刻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

人头攒动,巍巍壮观!

……

两天的时间,正常行军的第一师,除了骑兵旅推进了一百二十公里,几个步兵旅和师直属部队,只走了八十公里。

第三天一上午赶早,再行进十八公里,师部距离宁阳只剩下不足一百公里的路程。

接连三天行军,乘坐着轿车的胡琴斋,倒是丝毫不觉得累。

军官简餐三菜一汤,这一点野外行军也是不能少的。

就在他和参谋长于万智,围着一张小桌子大快朵颐的时候,一名参谋快步走了过来。

“师座,参座,戴处长急电。”

于万智伸手接了过来,扫了一眼笑道:“师座的这位学弟,还是有些门道的。”

“他在电报上说,今天大平县城征召了近万壮丁,在城外修筑工事,动静着实不小。”

“除此之外,还在继续向邻近几个县征召民壮。”

“雨农搞情报,是有一套的。”

自己提携的学弟被人夸赞,胡琴斋也觉得脸上有光。

他先是附和了一句,这才问道:“大平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参谋长你怎么看?”

于万智想了想,道:“我第一师声名在外,至今未尝败绩。”

“所属各旅也都是一等一的精锐。”

“陕南辖境十个县,如果对方选择分兵防守,只能是被我各个击破。”

“现在他们在大平大修工事,依我看,没准儿是打算聚集兵力,在大平进行决战。”

“大平毗邻山区,地形稍显复杂,又有工事做依托的话,防守作战对他们有利。”

说着,他又呵呵笑道:“这个姓梅的,倒是个聪明人。”

“知道自己不是师座您的对手,这种笨拙的打法,反倒是最管用。”

一记马屁奉上,胡琴斋哈哈一笑:“我一个炮兵旅压上去,他们工事修的再好,也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先是炫耀一句,他这才说出了自己想法:“不管他是不是计划在大平与我们决战,我们的作战计划不做调整。”

“依旧是分进合击,稳步向大平推进。”

“不能给他留下丝毫空当。”

“师座高见。”

于万智连连点头,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

“另外现在最要紧的,是摸清梅坚毅手里,到底有多少兵力。”

“只有清楚的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然回头一接火,不能准确判断敌情,难免束手束脚。”

“师座说的是,搞不好还会贻误战机。”

于万智附和着:“只是这事儿,怕是还得落在戴处长的肩上。”

第一师也有自己的侦察兵,不过小范围搞敌情侦察可以。

涉及到总兵力这事儿,只能依靠特务处这样的情报部门。

“也只能靠他。”

胡琴斋点着头:“稍后以我的名义给他去一封电报,就说辛苦他多想想办法,尽快把这点搞清楚。”

“另外,通知骑兵旅原地待命,先派人做战前侦察。“

”其他各部也适当放缓行进速度,等待进一步指示。“

……

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学长相托,在长安没收集到什么有用情报的戴雨农,拿着电报犹豫了足足五分钟,才下定决心冒一次险。

情报收集不到,秘密派往陕南的情报人员,都是他近半年才培养起来的。

能力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目前也只能在外围收集一些消息。

现在第一师已经出动,却还没有搞清楚梅坚毅手头的具体兵力。

他好歹黄埔毕业,虽然没有什么领兵经验,但也知道这点重要性。

好大哥把这事儿交给自己,总得想方设法完成才行。

不然,人家又凭什么提携自己?

如今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自己走一遭了……

戴雨农当天中午出发,先是汽车后是马匹。

一路都没有停歇。

第二天傍晚,就顺利的进入了陕南辖境。

依旧没有休息,把带来的一个情报组分成三拨人,他自己带了两个下属直奔南桦。

赶早到了县城,很顺利就混进了民壮队伍。

一天工钱一毛,还管饭。

说实话,民壮有这样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跟着两千多人的队伍,徒步赶往大平,就在戴雨农双腿发软,感觉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总算是看到了大片县城的轮廓。

提起一口气继续往前走一截,密密麻麻全是人的工地就映入了眼帘。

人马过万,无边无沿。

饶是见过不少大场面的戴雨农看着眼前这一幕,也被震撼的张大了嘴巴。

只觉得头皮都一阵阵发麻。

进入工地,带队的几个乡绅和县公署的属员去领受任务。

就在不少民壮掏出自带的干粮,准备先填填肚子的时候,就听得有人招呼着开饭。

几个裹着红袖标的人大声招呼着,原本散乱的民壮,被分成了五列队伍。

混在中间的戴雨农跟着挪动了一阵,总算是走到了伙夫面前。

“接着!”

对方粗声粗气的招呼一声,一只海碗就递到了戴雨农面前。

土豆炖肉慢慢的一碗,上面盖着两个大白馒头,早上都没来及的吃饭的戴雨农,只觉得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阳光下,大白馒头有些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