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战火,梅坚毅就是个疯子(1 / 1)

听着副官说是东瀛特使到了,陈柏川嘴角不由一抽。

再看杨革非这位老友,一脸愕然的看着他,更是觉得尴尬。

他轻咳一声,没好气的看了副官一眼,摆手道:“先请他到客室稍候。”

把人赶走,陈柏川重重的叹了口气,一脸无奈道:“革非兄,时局艰难,有些事情不得不为啊。”

见他这副样子,杨革非也跟着叹了口气,一边揉着发胀的额头一边问道:“什么条件?”

“省公署的煤矿铁矿,还有铁厂的股权。”

“要五成,另外还要接手经营权。”

“省内的铁路也要拓宽……他们可以提供贷款,但要租借二十年的路权。”

杨革非一怔,急道:“第一个可以答应,但是经营权绝对不行。”

“汉冶萍怎么败落的,总司令你又不是不清楚!”

“物资外运,铁路拓宽也不是问题,但是二十年的路权……总司令,国人的愤怒,会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的!”

路权可不仅仅只是经营权,收费权。

沿途矿产,都要优先开采权不说,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涉及到驻军。

即使不会直接以军队的名义,那也是武装力量。

不说长远的隐患,国人感情上首先就不能接受。

到时候舆论汹涌,无论是江宁的谭凯申,还是东北军的张逸卿……张逸卿不算,有南满铁路和中东路在,他是没脸拿这个当出兵理由的。

真要是敢拿这说事儿,反倒会让他自己陷入不利。

但是对江宁而言,那就是大义在手名正言顺!

更不要说这事儿闹起来,晋绥军内部也必定产生反对意见。

外忧内患,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我当然知道。”

陈柏川有些着急。

他想过杨革非会反对,但没想到对方的态度竟然会这么激烈。

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革非兄,这只是东瀛人提出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讨价还价的。”

“像你说的一样,经营权我会努力争取。”

“至于铁路路权,也可以谈一些限制。”

“而且这件事情,不能只是简单看这些坏处。”

“和东瀛人合作,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不说有东瀛人的利益在,必定能掣肘张逸卿对我们的图谋,缓解我们的压力。”

“只要我们和东瀛人谈妥,兵工厂原料受限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看着杨革非还要再说,他抬手制止了对方,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想说英法。”

“但他们和东瀛也不过是一丘之貉,唯利是图。”

“即使双方能谈妥,这种时候武器价格也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就算我们不在意这些钱财损失,可武器装备什么时候能到?”

“一旦消息走漏,谭凯申张逸卿又岂会坐视?”

“没准儿不等武器运到,他们就要联手对付我们。”

“这些,我不得不考虑”

一番话说完,他已经是一脸疲惫:“时局艰难,我也是别无他法。”

这样一番入情入理的话,确实让杨革非不好再反驳。

尤其是看着陈柏川疲累的样子,更是不忍反对。

他沉默了一阵,这才抬头:“如果不得不做,怕是要说动次陇先生才行。”

“也只有他出面,才能安抚住省内。”

陈柏川闻言一怔,最终重重叹了口气:“我勉励一试吧。”

赵次陇,他的老伙计。

当年留学东瀛两人不单是同乡,同时也是同盟会会员。

武昌起义后,晋阳跟随起兵,也是两人携手举事。

二十年一武一文合作无间,才有了之前晋绥军鼎盛的局面。

这些年公务繁忙之余,赵次陇依旧心系教育,不但一直掌管晋绥军的军事教育体系,如将校研究所所长,军事教育团团长,晋省军官学校等等。

更是一力创办了晋省国立师范。

如今晋省军政要员,论起来没几个不是出自他的门下。

威望孚众。

只是一直没什么政治野心。

南北之战前,自己决意和冯天相联手反对谭凯申,他坚决反对,力劝自己大局服从江宁,通过谈判争取自治权。

几次谈话不欢而散,最终闭门读书谢客。

如今也没有缓和下来。

而南北之战的最终结果,不但证明了他的远见不说,也让他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能请动他出面安抚内部,效果肯定差不了。

只是一想起赵次陇执拗的脾气,陈柏川就觉得这事儿希望不大。

杨革非看着他,犹豫一下道:“要不,我先去次陇先生那里说说如今的难处?”

“……不急,先和东瀛人谈,有一个大概再去打扰他不迟。”

将这事儿说定。

陈柏川这才急匆匆地赶去见东瀛特使。

一进门,看着土肥圆贤二,他立刻露出了一脸笑容:“老朋友,欢迎欢迎。”

……

民国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七月十一日。

太岳一线战火骤起。

一上来就是全线进攻。

“根据冯天德的报告,十七军最少投入了四个团的兵力。”

晋阳,看过六十七师传来的电报,一脸严峻之色的杨革非抬头说道。

真是一点征兆都没有。

也完全没想到,梅坚毅刚刚和第一师打过一场没几天,竟然又掉头进攻太岳一线。

这家伙的部队,不需要补充休整吗?

真是个疯子!

眉头已经拧成一团的陈柏川没急着开口,过了一阵才道:“能判断出他有多少兵力吗?”

十七军两个师八个团这事儿他知道。

不过江宁那点小手段他更清楚。

所以兵力肯定不止八个团。

现在最要紧的是,搞清楚这家伙手头到底有多少兵力,自己才能准确应对。

轻敌不好,用力过猛同样后果严重。

一旦乱了方寸,被谭凯申和张逸卿认为有机可趁,那真是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听着这话,杨革非急到脑门上见汗。

这事儿倒是有调查。

但一来时间太短,二来,就没想过梅坚毅会第一个对晋省动手。

不说他的部队连续作战需要休整,刚吞下晋南十七县,也需要时间消化。

更不要说,江宁虽然给了他番号,但明显是捏着鼻子给的。

按常理来说,如今江宁才是他的头号大敌。

向晋省动兵完全没道理。

也是因此,之前晋省的情报力量,重心并不在这事儿上。

这时候让他讲,他是真讲不出来。

杨革非下意识的抹了一把汗:“总司令,我以为总兵力估算十二个……”

他话没说完,就有通讯参谋喊了一声报告:“钧座,十七军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