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为了大局,献祭第二十师团(1 / 1)

长岭镇,第十五旅团旅团部宿营地。

局势危急,又是夜半刚刚宿营不久,石元毫无睡意。

这时他披着大衣站在院子里,手里捏着两封电报,眉头紧紧皱成了一团。

两封电报,一封是司令部告知,津门援兵在海上全军覆没的电报。

另一封则是热乎出炉的板垣来电。

对这位同僚的判断,他是赞同的。

但聚兵奉天隆州,互为犄角固守待援这一想法,他并不看好。

不说两地相隔两百多公里,铁路被截断的情况下注定难以呼应。

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机会再做这样大的战术调整。

以目前大夏三十二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看,在没有接应的情况下,第二十师团想要撤离锦县难如登天。

反而固守锦县,靠着城内大夏百姓让对方投鼠忌器,不敢大规模动用炮兵,才是拖延时间的最好选择。

但这样做,依旧后果难料。

都是军人,关键时候一分钟就能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这种理论,对方不会不明白。

这种时候会不会顾及城内百姓的安危,放缓攻势,他也不敢断定。

眼下唯一可靠的,就是一旦进入城市作战,帝国士兵过往优良的训练,能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全部发挥出来。

借此争取时间,等待高丽驻屯军援兵。

至于他所在的第十五旅团,撤回隆州则是下一步的选择。

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沿途袭扰阻击,拖延时间,等待龙江的第三旅团集结,先一步进入隆州布防。

把这些零碎的想法,又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石元的信心倒是愈发的坚定起来。

这就是最好的应对办法。

想着,他转身就要回去起草电报,只是刚抬脚,就隐隐约约听到几声惨叫哭嚎的声音。

石元先是眉头微微一皱,随后摇了摇头没做理会。

大战当前,年轻的士兵们需要发泄一下对死亡的畏惧,这很合理。

这也是激励士气的最好方法。

不然国内宣传的民族优劣论,根本立不住脚……

奉天。

两天的时间,庄本繁只睡了两个小时。

再加上津门援兵全军覆没,舰队损失惨重,海军省又因此决定暂时停驻蓝岛,先侦察海上敌情。

一时半会儿,锦县不可能再有援兵。

而高丽驻屯军的第十九师团虽然已经在紧急动员,但是和他分析的时间差不多。

兵力集结,作战物资配发到位。

再加上路途上消耗的时间,想要赶到隆州,目前预估最少还需要六天的时间。

至于国内,即使是最快的速度,第五师团也需要十天的时间。

总之就是一个愁字。

愁到他根本睡不着觉,整个人看上去显得极为疲惫。

这时候依旧站在地图前,就板垣发来的建议,思考着可行性。

如果能顺利撤到奉天,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应对之举。

只是他也很怀疑,现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十师团能否离开锦县。

现在有城防做依托还好。

一旦离开锦县,被紧紧咬住的情况下,能不能坚持两天都要打一个问号。

而第二十师团完蛋,奉天也就完了。

奉天完蛋,隆州绝对保不住。

有铁路线在,两座重镇目前又无足够兵力驻守,整个过程怕是不需要三天的时间。

而三天的时间,第三旅团能不能从龙江回兵隆州,同样要打一个问号。

局势一旦发展到这样,就要变成石元之前最担心的局面。

他正忧虑着,同样是一脸疲态的参谋长宅三走了进来:“阁下,石元来电。”

“说什么?”

“他建议第二十师团坚守锦县,依靠城内复杂环境展开巷战,借此争取时间。”

“锦县城区有限,容纳不了太多兵力,这样的作战方式,可以极大的抵消双方兵力之间的差距。”

“而且敌我交织在一起,对方的炮兵部队也就失去了作用。”

“还有城内的大夏百姓,也必定会让对方投鼠忌器。”

“单纯步兵对决,帝国士兵优良的训练,必定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形成优势。”

听着宅三转述的几个要点,庄本繁连连点头:“吆西。”

说着,他笑道:“宅三君,年轻人还是很有见识的。”

宅三点头,附和笑道:“确实比我们更善于在不利中发现有利。”

只是话虽如此说,他心里倒是明白。

石元这个方案,就是在把第二十师团往死路上推。

这样做确实可以为援兵赶来争取到时间。

但即便最后成功,第二十师团的伤亡也绝对是难以承受的。

按照帝国目前的地域征兵政策,想要恢复,最少需要的一年的时间。

甚至再严重一点,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而这一点,庄本繁同样也是明白的。

他背起手又踱步两圈,而后道:“致电军部,汇报这一新的作战方案。”

“另外,对奉天隆州以及附近的侨民还有警察,发出召集令,所有十四岁以上男性,全部入城领取武器。”

“这一点要抓紧,立刻传达命令。”

石元的办法很有见地。

但庄本繁清楚,这时候已经有必要做最坏的打算。

假设第二十师团在军部的严令下,可以依靠城市作战再坚持四天。

那剩下的两天,就需要这些临时组建起来的部队,配合第三旅团,以及可能还存在的第十五旅团一起坚守。

现在唯一让他庆幸的是,顺利拿下奉天的时候,接手了大量的储备武器。

不然,这时候即使召集起临时部队,也没有足够的武器。

“嗨伊!”

宅三急匆匆的离去,庄本繁又想了想,抬脚走回了办公桌前,亲自起草起了一封电报。

一旦进入巷战,第二十师团就彻底失去了突围的可能。

要么坚持到援兵到来,要么全军覆没。

这样关乎一个师团存亡的大事儿,不是他这个关东军司令官能做主的。

也不是室间这个第二十师团的师团长,自己能做主的。

只有陆相才有这样的权力。

但同样也需要各种商议。

能在天亮前等到明确的命令,就已经是极高的效率。

但是时间紧迫,想要依托城区作战,有一些准备工作必须现在就做起来。

所以,现在他只能以一个同僚的身份,向室间陈述自己的想法。

以期获得对方的认同。

好在军部的命令到达之前,先展开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