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德家。
昨天因为庞秉新的事急火攻心,刚回到家,杜立德就躺炕上了,吃了两副李学农给开的药,也没见好。
“你往后打算咋办?”
杜立德看着正在默默垂泪的杜鹃,生气是真的,可要说不心疼闺女,那绝对是假的。
庞秉新虽然跑了,可今天一大早,李家人就去大柳镇报了官,随后警察登门,之所以没处理杜鹃,还是李学庆帮着求了情。
又念在杜鹃还有个没过百天的闺女要养活,这才网开一面。
这年头,法治也不健全,要是放在日后,管她啥情况,协助主犯逃脱,就是从犯,最起码两年起步。
“我能咋样?日子还得过,我还有丽丽要养活呢!”
杜立德闻言,稍稍松了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杜鹃一时想不开,再寻了短见。
“你是打算回兴家店,还是留在李家台子!”
杜鹃陷入了犹豫。
按说她是嫁出去的闺女,庞秉新虽然跑了,可兴家店还有他们家的房子,应该带着闺女回去守着。
可杜鹃实在是不愿意回兴家店,以前庞秉新在的时候还好,现在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村里的那些坏小子,还不得把她们母女欺负死。
但留在娘家,就要时时刻刻面对李天明,还有李家人。
杜鹃也知道当初的事,她惹恼了整个李家,连累得她父母在村里都不受待见。
“爸,你说……你说我该咋办?”
杜鹃此刻也是六神无主。
唉……
姓庞的混账王八蛋害人不浅。
杜立德叹了口气:“住家里吧,有你妈在,还能帮着照看孩子,李家人虽然恨透了咱们家,但李家做事规矩,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自己千挑万选的女婿,闺女偏偏不喜欢,非得要跟着个一无是处的庞秉新。
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又能怪得了谁。
杜鹃没说话,只是不住的点头。
“你知不知道庞秉新跑哪去了?”
杜鹃迟疑了片刻,最终要是摇了摇头。
“他没说。”
杜立德见状,也没再问。
“他要是有心,总有一天能回来,要是……那也是你的命!”
杜鹃知道,杜立德没说完的那半句话是……
庞秉新死在外面。
想到自己没了男人,孩子没了爹,杜鹃就忍不住想哭,可她又咬牙忍住了。
如今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选的,打落了牙齿也只能和血吞。
这件事在村里议论了几天,便没有人感兴趣了。
只是每次在村里遇到杜鹃的时候,总会有人想起来,念叨几句。
对此,杜鹃也只能假装没听见,然后默默地走开。
后来,杜立德求着李学庆,把杜鹃母女两个的户口迁回了李家台子,这件事至此算是尘埃落定。
至于庞秉新到底在什么地方,杜立德都懒得去想。
李天明依旧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去海城的日子,就在村里上工。
偶尔会去养殖场那边和吴月华聊聊电风扇的事。
李学国那边一直没消息,让李天明等得心焦。
电风扇厂要往下推进,必须得到王作先的支持,否则的话,只靠他和吴月华,想要凭空变出来一座工厂,那是天方夜谭。
终于,在秋收结束,村里准备开始扩建养殖场的当天,李学国到了李家台子。
“天明,猜猜我给你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叔,你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李天明是个知情识趣的,很配合的表现出一副焦急的模样。
“叔,您就别卖关子了!”
满足了恶趣味,让李学国不禁大笑出声。
“行了,不逗你了,你要办电风扇厂的事,王主任已经有了正式的批示!”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这件事拿到会上讨论的时候,引起的分歧特别大。
有人认为这就是Zb主义,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如果是真正的集体企业,那么分配原则就应该向国企看齐。
也有的人认为,集体企业和国企完全不同。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企业是通过个人集资创办起来的,如果向国企看齐的话,所有权到底归谁?
总不能老百姓集资办厂,最后的所有权归国家吧!
既然是集体所有,那么领导和经营权也应该归属于大集体。
分配原则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按照集资的时候,投入比例来分配。
可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公平之下的不公平。
有的人通过集体企业,能够一下子赚到别人一生都没办法赚到的财富,而有的人,却只能得到很少的回报。
岂不是人为的在制造贫富差距。
随着企业的经营,产生的利润越来越多,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最终肯定会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与会者众说纷纭,谁都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意见,只能是争论来,争论去。
所造成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对此,即便是坚定支持的王作先也是心力交瘁。
直到这件事上达天听,一个电话打到了王作先的办公室,那边说了很多,最为关键的一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革命的过程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建国以后对国家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因为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
国家体量庞大,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又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
以前学大苏的发展模式,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根本走不通,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
后来又通过整合国内资源,统一调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实力,并且在今年年初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轻工业体系。
但国内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未见提高。
对此,领导人们也在尝试着寻找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李家台子的村办集体养殖场就是这个时候,进入到了高层的视线。
虽然分配方式还有待商榷,但这种通过集中农村现有资源,来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
完全可以尝试着推动一下,看看这种全新的经营分配模式,能不能解决最为根本的问题。
暂且不要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就以李家台子为试点,先搞起来。
李天明也没想到,一不留神,让李家台子成了70年代初的小深圳。
“王主任的意思是,不推广,不树立典型,在政府监管之下,自主发展。”
这话的意思就是,可以让李家台子野蛮生长呗?
可是……
“王主任没说,给不给支持,我指的不是口头上的,是……实在的支持。”
李学国也猜到了,李天明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王主任的原话是,自力更生为主,适当的给予帮扶。”
这就够了!
这个适当的范围,完全可以自由掌控。
李天明只需要解决资金的问题就行了。
“王主任还说了,可以安排时间,见上一面,具体的面谈。”
李学国传达完王作先的态度后,便离开了。
“天明,有了王主任的支持,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李学庆这些日子始终不好意思往李天明跟前凑。
庞秉新之所以能逃走,他在其中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是因为别的,单纯是……
杜鹃抱着孩子跪在他面前苦苦哀求,让他实在是狠不下心。
事后李学庆也后悔,可木已成舟,再说什么都晚了。
“天明,那个谁的事……”
李天明知道李学庆要说什么,不等他开口,便将这个话题岔开了。
“叔,眼下正事要紧。”
李学庆闻言,暗暗叹了口气,他知道因为这件事,李天明对他有了意见,爷俩的关系不可能像以前那么亲密了。
“行,那就谈正事,你说,该怎么办?”
李天明心里盘算了一番。
“晚上先召集乡亲们开个会,聊聊集资的事吧!”
李天明也想通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一步一步慢慢来。
「第二更,万水千山总是情,投我一票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