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地盘
还有日寇?
没完没了?
没有武器。孤零零的一个人。
诡异。
策马上前。
对方没有武器。安全。
不是吹牛。他现在一只手就能打败很多人。
拳打南山敬老院。
脚踢北海幼儿园。
你的冒险经历增加了
你的力量+1
忽然,系统信息冒出来。
张庸:???
急忙放慢速度。
不是。这个时候加点是什么意思?
难道对方是忍者?不用武器也很强?不由得暗暗的提高警惕。
看到目标。
发现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男人。
估摸是三十多岁吧。可能四十岁。外表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如果没有系统提示,估计会错身而过。
然后什么都不记得。
但是现在,清晰的知道,对方是日寇。
缓缓的策马向前。
在距离对方二十米的地方停下战马。
“你是谁?”
“张庸,张专员。果然一表人才。”
“看来,你是在专门等我的。”
“不错。我就是海蜇。”
“海蜇?”
张庸歪头想了想。
哦,是西北地区日谍的头目之一。
之前有个水母,被他干掉了。现在,海蜇居然主动现身。
有古怪。
“我叫冈部介五郎。”
“冈部直三郎是你什么人?”
“家兄。”
“原来如此。”
张庸若有所思。
回忆冈部直三郎的资料。
隐约记得一些。好像是日寇的师团长?
陆军中将是肯定有的。但是有没有晋升大将,那就不知道了。
“你来做什么?”
“和你做交易。”
“这我喜欢。”
“我要将那些大日本帝国的勇士带回去……”
“全部都带回去?”
“对。”
“其实,你只想带一个人的回去,对吧?”
“当然不是。”
“有家族玉佩那一个。”
“……”
冈部介五郎沉默。
果然,对方不愧是张庸啊!
不愧是那个抓了无数日谍的张庸啊!
想要瞒过他,不容易。
怎么办?
只能老老实实的交流。
“没错。那个玉佩,对他的家族非常重要。他的家族不能因此而蒙羞。”
“其实,们可以大肆的宣传,就说陆军之花,凋谢在黄土高原……”
“张桑!”
冈部介五郎着急的打断对方的说话。
这件事,必须低调处理。
还大肆宣传?
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这次事发突然,他们完全没有防备。
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分队,居然会遭遇到张庸,然后全军覆没。
西北那么大,那么空旷,怎么就会遇到张庸呢?
张庸怎么会跑到西安城外面来呢?
全军覆没也就罢了。偏偏是里面有一个人的身份很重要。他们必须将这件事掩盖下去,然后另外编造死亡理由。
否则,将会给整个谍报机关,都带来不可测的麻烦。
然而,这一切,需要张庸配合。需要张庸牢牢闭嘴。
“玉佩。”
冈部介五郎很着急。
张庸将玉佩拿出来。
故意抛了抛。
很值钱吗?似乎不是。
感觉日寇都没见过什么好东西。
就一块普普通通的玉佩,还当做是传家宝。鄙视。
“给我。”
“用人来换。”
“什么意思?”
“你是海蜇,你有手下。这里总共埋葬有二十五头鬼子尸体。你拿二十五个日谍来换。”
“张桑,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事在人为。”
“张桑。我是有诚意的。”
“什么诚意?”
“二十万大洋。”
“多少?”
张庸一愣。
脑海里浮现出一句熟悉的话。
擦,不是我不答应。实在是对方给的太多了。
二十万大洋?
自己没听错?
“二十万现大洋!”冈部介五郎重复强调。
“可以考虑……”张庸悻悻回答。
觉得自己不够伟光正。
但是,真的很需要钱。
前天,烈士的遗体运回到67军军部。
随后通知陕军那边派人来带走。因为战死的都是陕军的人。
陕军是土生土长的。大部分陕军将士的家就在关中。所以,抚恤金是元回来了?
加速。
前进。
果然,是陈部长回来了。
带队的依然是杜章元。但是骑兵数量有增加。
原来是一百出头的。现在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显然是得到了加强。综合战力提升。
“陈部长。”
“张专员。”
“陈部长有什么好消息吗?”
“我们边区保卫部的谢部长,带着人抓到了一个特务。叫冯长斗。据他交代,25日的袭击事件,是匪首李青伍带人做的。”
“哦?你们已经破案了?”
“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他们几个暗中勾结策划的。”
“原来如此。”
“根据他们招供,他们并不知道车上做的是谁。单纯以为是某个重要人物,于是就发动了袭击。”
“现在呢?”
“冯长斗已经被我们捕获。目前正在派人追捕李青伍。”
“所以,袭击事件,水落石出了?”
“需要抓到李青伍。”
“那你们……”
“其他的土匪也需要剿灭。还有渗透进来的日寇。”
“好。”
“那个日寇招供了。还有其他两个小分队。”
“还有?”
“对。据他供述,还有其他两支小分队。也是假冒成东北军的样子。”
“玛德……”
张庸有些惊讶。
随即后知后觉。
那个日谍,冈部介五郎,难怪跑的那么快。
原来对方早就知道,还有其他的日寇渗透进来。生怕又被自己抓住。于是果断开溜。
也有可能,它出面拖住自己,给其他日寇溜走的机会。
果然,日谍都是非常狡猾的。
幸好,已经落袋二十五万大洋,倒也不算是亏了。
“日寇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在西北制造混乱。吸引注意力。”
“难道日寇要动手了?”
张庸皱眉。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还有两个月,日寇就会进攻卢沟桥。
或许日寇并没有明晰的总体战略。没有确定具体的时间。但是,他们一定有相应的计划。不可能是临时起意。
他们很清楚,在西北制造混乱,可以让更多的华夏军队陷入内讧当中。
这样,一旦大规模的战争爆发,华夏军队都在后方,很难立刻调上来。
事实上,日寇的确做到了。
卢沟桥事变,只有二十九军投入战斗。
整个华北地区,根本就没有精锐国军。
淞沪会战,也只有老蒋的嫡系投入战斗。其他军队都在后方。
全面开战,日寇确实没做好准备。
可是,华夏这边,同样没准备好。
“不清楚。”
“有其他两个小分队的消息吗?”
“没有。那个日寇只知道大概的消息。细节完全不清楚。上面也不会告诉他。”
“陈部长,我很好奇,日寇是怎么开口的?”
“攻心为上。”
“甘拜下风。”
张庸表示心悦诚服。
确实。他不擅长这个。根本不会。
抓到日谍,要么威逼利诱。要么直接打成一团肉泥。
攻心?
不好意思。
直接给你一榔头!
爱要不要!
攻心这样的方式,估计也只有红党擅长。
“还有……”
“什么?”
“张专员,你有没有到固原、平凉一带视察的计划?”
“固原?平凉?”
“对。如果有。我们愿意鼎力协助。”
“现在?”
“越快越好。”
“需要带多少人?”
“十七路军能够出一个骑兵旅,67军应该也能凑一个骑兵团。”
“好。”
张庸答应了。
他知道对方没有细说背后原因。
但是,固原和平凉,是和马鸿逵部队接壤的。向西,就是马鸿逵的防区。
这个时候,和马鸿逵有什么关系?
哦……
可能是……
应该是吧!
既然如此,剿匪是无法继续了。
也好,既然袭击事件已经查到真相。和委座没有太大的关系。任务也算完成了。
自己正好去一趟固原、平凉,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那我现在就出发。”
“秦岭同志和你去。”
“好。”
“是秦岭同志提出的建议。”
“知道了。”
张庸点点头。
回头问阎广坤,就知道实情。
事实上,他自己也能猜到一点。多半是要接回某路军失散的人员。
但是具体的安排,到底是怎么样的,就不知道了。
当即带着队伍返回67军驻地。
“吴军长。”
“专员。”
“命令全军所有骑兵集合。”
“是。”
吴珂仁立刻去传令。
张庸随即叫来阎广坤。后者没有继续跟着去剿匪。
“老阎,你的建议……”
“驻守固原和平凉的,都是十七路军的部队。”
“他们有问题吗?”
“倒是没有。就是宁马试图收买他们。”
“宁马?”
“对。他们一直在暗中渗透固原、平凉。现在十七路军群龙无首……”
“明白了。”
张庸点点头。
原来是要自己去扯虎皮做大旗。
但是……
隐约间依然有些不对。
如果是宁马的话,似乎不需要找到自己出面。
宁马的军事实力一般。如果没有和青马联合的话,其实是对边区无法构成致命威胁的。
除非……
“还有胡寿山。”
“哦!”
张庸明白了。
原来是胡宗南的手伸过去了。
胡宗南也想要控制固原、平凉。对整个边区形成包围态势。
估计他在老蒋那里是得到了秘密指示的。
重点不是解决陕军和东北军。而是陕北的红军。
拿下固原、平凉,就等于是卡死了边区向西延伸的通道。
就可以将边区限制在一小块狭窄区域范围内。
事实上,后来胡宗南的确做到了。
当抗战前线的兵力异常吃紧,亟需部队补充的时候,胡宗南的部队,巍然不动。导致红军边区也不得不留守相当数量的人员。结果就是导致大量的抗日力量,在自己后方互相对峙。无法用于前线。
“要我怎么做?”
“在固原、平凉组织军管会,隶属67军管辖。”
“变成我的兵源地?”
“对。”
“好。”
张庸立刻两眼放光。
兵源地。很重要。又叫军管区。或者师管区。
怎么说呢?
就是某个部队的补充兵员,主要来自于这里。
比如说,74军曾经一度的兵员招募地,就是黔省遵义。遵义当地的兵员,全部归74军。
那么,67军的兵源管区在哪里?还没有明确界定。
但是,如果他张庸先下手为强,霸占着固原、平凉,其他人自然不会来抢。
没必要为了这两个小地方和张庸撕破脸。
先到先得嘛!
你胡宗南霸占着那么多地方,我都没有挖你墙角。
如果你来动我的固原、平凉,那我也去挖你老底。
宝鸡不香吗?
咸阳不香吗?
自己人内部闹起来,那就没必要了。
跃跃欲试。
蠢蠢欲动。
老子要霸占两块地盘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