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背影(1 / 1)

诡三国 马月猴年 727 字 8天前

背影

汉代,郎官这个群体是最多的,其实这个郎字,在汉代也通用于“廊”,也就是其实这个郎官就是“廊官”。 23US.最快

汉代不想秦朝那么的短暂,所以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都是修建了不少的宫殿,尤其是洛阳城,整个城池最大的建筑群落就是南北两宫了,还有一些提供给太后所居住的宫殿,简直就是一个大的宫殿之城,而在宫殿之中相互连接的就是各种走廊。

而郎官,最早就是指站在这些宫殿走廊之中,守卫宫廷的官员。

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郎官的等级和职责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比较靠近皇帝左右,必要时需要回答皇帝的各种问题的顾问官,称之为议郎。

而在尚书台进行各项文书的传递,整理,编纂,下发等等事务的,就称之为尚书郎。

高级官员下属,多担任一些副手职责的,就称中郎。

比中郎次一级的,就成为侍郎,比侍郎再低一等的,就是郎中。

而什么正式的实职都没有的才被称为郎官。

以上所有的“郎”,都是归属于九卿之一的光禄勋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当中,并不是光禄勋一个人就能管理到那么多的郎官的,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光禄勋的下属官,对于自己下辖的郎官进行管理。

蔡邕担任的左中郎将就是属于光禄勋的下属官。左中郎将的左署和五官中郎将、右中郎将的五官署、右署合并称之为三署,原本主要负责的是整个皇宫的卫士的调派安排,但是实际上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三署就已经慢慢的边缘化,从武职变成了文职。

因为宫廷的卫士从一开始的郎官逐渐变成了虎贲、羽林来进行守卫,原本是立于廊下的郎官就不再考虑武力,变成了郡国举孝廉最常见的安排官职的地方,也成为了士族登上政治舞台的台之上的凭栏,从栏杆的缝隙中往外看。服侍刘协他的老宦官想要给他撑起华盖来遮阳,被刘协拒绝了,刘协不想引人注目。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刘协他的生日了。

他小的时候就没有见过他的母亲,据说是当时生下刘协后就病发而死了,可是刘协知道,事情多半和何皇后有关。

他母亲死后,就被董太后接走抚养长大,所以董太后实际算得上是他的台……

自己不想走,可是现在的自己就连走出这个宫殿,见一见其他的人,都是一种奢望,更不用说去找人帮忙了……

刘协扒拉着凭栏,就像是被关在铁笼子里的小兽,将脸挤在缝隙间,努力的去呼吸笼子外自由的空气。

咦,那边小黄门引领的是今天上任的郎官么?

刘协连忙在凭栏之后,从蹲着的姿势变成了正坐,将双手放置在双膝上,腰杆挺直,小脸绷紧……

“嗯,平身吧……”

刘协配合着远远那个在小黄门指引下大礼参拜的举动,口中轻轻的说道。

“嗯,退下吧……”

刘协看着跟在小黄门远去的那个背影,恍惚之间突然觉得有那么一丝的熟悉感……

xxxxxxxxxxxx

正随着小黄门准备离去的斐潜,忽然觉得身后似乎有谁在看着自己,便停住了脚步,回身一看,除了静悄悄耸立的宫殿,还有那些羽林卫之外,没能看到有什么异样的动静……

斐潜默然,摇了摇头,轻轻叹息一声,便再向宫殿一揖,转身追上了低声催促的小黄门,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