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章破事(1 / 1)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020 字 8天前

破事

夜沉沉。

人未静。

欢宴终有时。

在郭嘉醉酒之后,宴会在半夜之时也就渐渐的结束了。

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思绪的难平,曹操回到了后院,依旧是没有任何想要睡觉的心思。

喧嚣过后,便是空寂,热闹背后,只剩孤独。

曹操想不明白斐潜的做法,不是因为他不聪明,是因为他的思维和斐潜南辕北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治国方略。

曹操托着脑袋,纷乱的思绪在酒精的刺激下,使得曹操觉得脑袋又开始了有些疼痛。

稀碎的脚步声传来,门外响起了曹丕的声音:父亲大人万安……

晨昏定省,作为子女,这种礼仪在汉代是不能少的,即便是曹操今夜饮酒到了半夜,曹丕也必须等到请安了之后,才能回去休息。

当然,如果曹操之前有吩咐说今日不需要曹丕请安,那么才可以免了,只不过今天一整天曹操心思都在外面,哪里顾及到内庭来,故而自然也就没有吩咐这些琐碎小事……

曹丕很困了。

少年人总是会觉得睡眠不够,曹丕也是如此,他原本想着就是像是往常一样,在门外请安一声,然后曹操回应一声,便可以回去睡觉了,却没有想到今天曹操竟然一反常态……

丕儿么?进来叙话……

曹丕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黑漆漆大半夜的,叙什么话,有什么不能等明天再说么,呃,等天亮了再说么?

但是在下一刻,曹丕就乖乖的低着头,进门拜见,见过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可是安好?

嗯……曹操摆摆手,指了指一旁的坐席,坐。

……曹丕的鼻子微微动了动,但是什么都没有说,依言到了一旁做好。

今日……奉孝得归……曹操低低笑了两声,某甚喜也……吾儿可知某喜从何来?

得贤才而归,自然不胜欢喜……曹丕回答道。

曹操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笑容,虽然嘴角上扬,但是似乎是被硬硬拉扯上去的一般,呵呵……贤才啊……不光是贤才,还有人心……

曹丕应和道,是,得人心者可得道助也……且为父亲大人所贺……

曹丕的意思么,就是老爷子你高兴就好,事儿整完了大家回去各自睡觉罢,但是没想到曹操却丢出了一句,人心……那么,当下人心,又是如何?

啊?曹丕愣了一下,飞快的瞄了一眼曹操脸色,一时间不能答。

春秋战国之时,先有管公,后有商君,其道如何?可得人心否?曹操嘿嘿的笑着,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管仲在经济上采用国有经济主义,也就是所有能挣钱、高利润的行业都收归国有,嗯,包括那啥啥……然后由朝堂来垄断经营并获取高额利润。

这种经济政策有利于快速集中财富,壮大国家实力。在经济总量并不大的情况下,能优先保证国家的经济利益,确保朝堂拥有最大的财富,能够削弱地方贵族的力量,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在对外战争时,也因为中央朝堂拥有更多可调配的财力物力而处于有利地位。

而商鞅则是更近一步,将整个国家全数都严格限定,以农养战,以战促农,将国家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战争和农业上,这其实是一种战时经济体制,在天下纷争的时候,这种体制的优势自然是不言而喻。

因此齐国用管仲而九合诸侯,秦国用商鞅而一统天下。

在其后,因为其二人成功了,所以这种经济政策便被记载和沿袭了下来,哪怕是后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依然是儒家之人所推崇的有效的政策,也是很多后来统治阶级心中念念所想的好政策。

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就像是两份标准答案,明晃晃的悬挂着,只要抄一抄,似乎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所以后世便多有人但凡是提及经济策略,便是将管仲和商鞅挂在嘴边,拿出来抄上一抄。

像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历史上的诸葛亮,都做不好,更不用说曹丕了。听曹操如此问,曹丕吭哧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或可得之……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商君,就不提了……管公之策,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然若无齐桓公……哼哼……

管仲一生其实说起来比较魔幻。年轻的时候,管仲比较浪荡,做过商人,从过军,也当了一些官职较小的地方底层官员,旋即不久又被辞退了,成为了失业人员……

后来管仲便遇到了鲍叔牙,就有了那个词,管鲍之交,咳咳咳咳……

当初管仲做生意,和他合伙的就是鲍叔牙,并且很是大度,管仲多拿钱少出钱,鲍叔牙不以为意,甚至还举荐管仲,让管仲再次从一介平民,成为了辅佐公子纠的重要官吏。

结果么,管仲这人吧,有些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做生意坑鲍叔牙,管仲自己少出多拿就不说了,在齐襄公要确定继承人的时候,也是丝毫不念旧情,为了帮公子纠,还专门去追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私图直接刺杀公子小白,若不是小白机警装死,后来也就没有了齐桓公。

公子纠争位失败,管仲当然也受到了牵连,然后鲍叔牙对管仲是真爱,又再次举荐管仲给齐桓公,而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会接受管仲吗?很显然起初也是接受不了,毕竟管仲曾经差一点杀了自己,但是在鲍叔牙的开导之下,后来才愿意见管仲,也才有后来的彻夜长谈,管仲复起。

贪小便宜,恩将仇报,不择手段等等恶劣行径,可以说如果没有齐桓公的支持和肯定,管仲就肯定会像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般,惶惶而终。

那么现在呢?

即便是曹操想要进行改革,如同管仲一般修正一些错误,使得大汉王朝可以像是齐桓公一般登上霸主之座,而天子刘协会支持曹操么?

曹操笑容依旧,可是在笑容深处黑影之中隐藏的悲哀,却如浓墨一般的深沉。

斐潜则不一样,在他周边,既没有头上的压制,也没有周边的纠缠,而曹操这里稍微一动,便是如陷入泥沼……

为什么?

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将来,又需要怎么办?

曹操想着心事,曹丕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一时间房内便沉默下来。

片刻之后,曹丕便忍不住睡魔的引诱,虽然心中想着说不能睡,但是开始眼皮打架,慢慢就睁不开了……

))唉……

曹操一转头,看见摇摇晃晃的曹丕,叹息了一声,然后也没有了和曹丕继续说下去的心思,便叫了醒了曹丕,让他去睡觉。

曹丕顿时眉眼舒展,毫不留恋的拜了一拜,转身就走,心中更是嘀咕着,父亲大人真是……就这点破事能巴拉巴拉这么多!

要不是看在你是父亲的面子上,小爷早就翻脸了!

耽误小爷睡觉!

真是……

…………

觉得身边都是破事的,不仅仅只有曹丕一个人。

还有孙权。

这段时间,孙权觉得身边真是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破的。书翻了两页就觉得是破书,没有什么好看的,船坐了半天就觉得船是破的,坐得屁股都疼,吃喝更是一堆破败鱼虾,塞牙缝都嫌弃……

至于人和事,就更是破坏孙权心情了。

子敬!孙权冷笑着,捏着桌案,哦,这倒是新鲜,这谋逆之徒,为何不能杀?莫非有何赦宥之处?!

船队再过两天就要倒吴郡了,而孙权对于孙辅之事的怒火显然还未熄灭,甚至有些越烧越烈的状况,使得鲁肃再也坐不住了,找上了孙权。

有的人看着水天山色,便有什么怒火也会渐渐的变小,但是有的人不管做什么,只要有怒火没能之乱,多有蹊跷!主公若是静心思量,定可洞悉……若主公征讨之,便为谋逆,若不征之,仅为民乱尔!

民乱……孙权皱眉。

孙权其实对于孙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感,年少的时候甚至还一起打过猎喝过酒,但是现在咬着孙辅不放,是因为孙权感觉到了孙家将领的威胁……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孙策之子……

父死子承才是汉家道理,兄死弟及那是蛮夷做派!

当然,在面上是这么振振有词的,实际上是因为弱主,必然会强于旁支……

再加上江东士族在其中不断的掺沙子,便自然让孙氏之中兄弟之间越发的显得疏远。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孙权担心有一天七国之乱就在江东上演,所以一直都想要中央集权,扶持新生力量,以此开取代老派将领,自然就侵犯到了这些孙氏将领的利益,矛盾就由此产生了。

虽然严格说起来,大部分的孙氏将领都是孙权的五服之内的亲戚,但是在利益面前,亲戚二字便是宛如情趣内衣一般,说有用罢又遮蔽不了什么,说没有用罢也不能算是没有穿。

句章之处,如同小恶,若主公大举兴兵,反而落了下乘,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说,必然引得吴郡空虚……鲁肃沉声说道,太夫人于吴郡之中,必然早知此事,然亦不动声色,便多因此之故也……

这个事情之前周瑜也说过,但是孙权认为周瑜是在欺骗他,吓唬他,所以根本听不进去,现在经过了鲁肃这一番话之后,又重新提及这个问题,孙权才意识到周瑜所说的,或许真有这种可能性……

如此说来……孙权看着鲁肃,子敬可有良策?

主公既有齐桓公之志,鲁肃微微笑着,说道,何不效仿其举?临近新年,宗族自当聚之……届时若是肯来,便不足为患,若是不来……主公吊伐其逆,亦得大义是也……若是当下胁迫过甚,反而使得多有戒备……

孙权沉思良久,终于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