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二这皇帝,到底是不是他在当?(1 / 1)

“吱呀……”

就在李君专心致志地作图时,院门被推开。

“乖孙!”

李渊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李君放下笔,探头一看,看到李渊,赶紧擦了擦手走了进去。

“爷爷,你来了。”

李君上前打招呼,同时注意到李渊身后的长孙皇后和李世民。

“娘,你也来了,”

“这位是……新嫁的那个……叔?”

李君有些不知如何称呼。

他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带着自己的夫君一同前来,心中不由得打量起李世民。

李君想了想,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按理说应该叫爹,但以他的立场,称“叔”似乎更合适一些。

李君微微一笑,心中暗暗佩服母亲的眼光,李世民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有福之人。

“娘的眼光真好,嫁给他,后半生一定会幸福。”

但转眼间,他又想到自己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心中不禁有些感伤。

“这……是……”

长孙皇后看到李君的表情,便知道他心中所想,忍不住苦笑着点头。

李渊已经事先跟她们说清楚了自己的“身份”。

长孙皇后回忆起当时李世民那“自闭”的表现,也有些无奈。

她自己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会这么快就嫁给了李世民。

“君儿,这几天过得如何?”长孙皇后凝视着李君,轻声问道。

李君微笑着摆摆手,尽力让自己看起来无所畏惧。

“没事,没事。”

“我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娘,快坐,坐吧。”

李君轻松地挥挥手,让母亲和李世民坐下。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长孙皇后的心,眼圈微红。

“这孩子……这些年,真是怎么过来的呢?”

她心中充满了怜惜,想必李君这些年过得一定很孤单吧。

李世民一直默默注视着李君,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李君和自己实在太像了。

尤其是那双眼睛,简直如出一辙。

李君为三人斟茶,坐下后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叔,看什么呢?”李君笑了笑。

李世民被惊醒,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好小子,果然长得英俊。

我常听你娘提起你,果然,随你娘,俊啊。”

李君轻轻笑道:“过奖了,我怎么能比得上娘。”

“娘才是端庄大气呢。”

“叔啊,你娶娘,真是娶对了人。”

李世民笑了笑,看了眼长孙皇后,点头:“缘分。”

李君心中暗笑,却没有多说。

李渊在旁边清了清嗓子,故意挑衅地望向李世民。

“乖孙……”

李渊笑着喊道,心里却有些不满李君与李世民聊得如此愉快。

“春香那个小丫鬟呢?”

“怎么不在家?又去盐场了?”

“没有,我让她去买地了。”李君轻松答道。

“买地?”李渊愣了一下,“是该买地,成家立业,地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现在买可能贵些,最好等到秋收之后。”

李渊思索着说道。

李君点了点头,继续解释:“那时候买地确实贵些,但时间紧迫,我还需要栽种庄稼。”

李渊皱了皱眉:“这些庄稼不都在地里吗?”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显得有些困惑。

“这些庄稼太差了,我要全都撅了,重新栽种。”李君直言不讳。

李渊和李世民都愣住了:“重新种?”

李君点了点头,笑道:“是的,我不打算浪费时间,必须做得更好。”

“这不是白下功夫吗?”李世民疑惑地问道。

“浪费钱财吧。”

长孙皇后也有些不理解。

“你们就不要管了,我自有打算。”李君轻松挥手,改变话题:“叔,谢谢上次的帮忙,要不是你,我的盐场恐怕早就被朝廷强行夺走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愧疚。

“没想到大唐朝廷也如此霸道。”

李君继续说着,话题渐渐转向朝廷和官员们的不当行为。

李世民一时无言,只能默默点头。

李世民心中一紧:

要尽可能改变君儿对自己和朝廷的看法。

“那个……这件事我后面也听说了。”

“其实是有些误会。”

李世民试图解释。

“误会个屁!”李渊直接哼了一声:“这件事我就在场,看的真切,他们看中乖孙发明的精盐。”

“乖孙,你是不知道,现在整个长安城,人人都以能吃得上精盐为荣。”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长安城最有钱的人。”

李世民苦笑,看着李渊不满的眼神,心里直骂:

我嘞个爹啊,能不能先不拆台!

他发现李渊根本不打算让他和大宝建立什么良好的‘叔侄’关系。

“嗯,是啊,君儿,你的精盐,确实厉害。”

“一下子就把整个长安的食盐生意抢了过来。”

“不过你得小心了,那些世族……可不会让你这么发展下去!”

“这已经触动他们的根基了。”

李世民沉吟说道。

说实话,他真的佩服李君,居然能做到他登基三年都想不到的事,撼动了世族的根基。

不佩服不行!

李君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

他不确定李世民说的,似乎有些不对劲。

难道……自己之前的猜测有误?

李世民看似并不完全是世族的人?

难道是李唐的某个亲王?

李君的思绪转动了一下,最终没有再深想。

反正,他与李世民的关系与这些无关。

只要母亲过得好,那就够了。

他自己岂会求别人办事?

不可能!

“是吗?”

“世族这么厉害?”

“我做的都是正当生意,世族敢动我,朝廷就眼巴巴看着?”

“大唐律法呢?”

“难道,朝廷都保护不了自己的百姓安全吗?”

“这也太废柴了吧。”

“李二这皇帝,到底是不是他在当?”

李君耸了耸肩,笑着说。

说实话,经过这两件事,李君对李世民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有些看扁了。

就这?

这还配说什么千古一帝?

李世民当即哑口无言。

李渊在旁边乐呵呵地笑了。

长孙皇后则有些沉默。

李君刚才提到朝廷的强买强卖,没想到又直言朝廷废柴。

这爷俩的关系……

她看着李君和李世民,突然觉得有点头疼。

“当然没问题!”

“放心吧,只要他们敢闹事,大唐律法绝对不会姑息。”

李世民拍着胸脯,语气十分坚定。

可心里却有点惭愧。

刚才自己一时口不择言,不知不觉地就把世族当成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但李君的一番话,猛地让他回想起自己是皇帝!

大唐的律法才是最强的!

世族敢动他家人?那他绝对能用大唐律法让世族臣服!

“不管他们如何,我们必须有底气。”

李世民深吸口气。

李君笑了笑,“不过……”

李世民微微沉默了一下:“君儿,听你语气,你似乎对当今陛下有些怨言?”

“或许,你对陛下有些误会。”

李世民心想着,必须为自己洗清白。

不然,这样的误会会越积越多,最后无法化解。

“误会?倒是没有。”

“我对他的认识,倒是很清楚。”

“不过那样的存在,和咱没什么关系吧?”

“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

李君并不想多谈李世民,他并不在乎。

“是不是他在当的,我不关心。”

李君不想深入讨论,开玩笑地说道。

李世民听到后沉默了一会儿:“说起来,你年纪也不小了,我想把你推荐到朝堂上,做个官职,你怎么看?”

李渊听到这里,双眉一挑,但没有插话,转而看向李君。

“当官?”

“算了吧。”

李君一挥手,果断拒绝。

“等他清理干净了这些事,我或许会考虑考虑,现在,不去。”

他根本不想和世族斗。

做自己的地主,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吗?

反正官场已经被世族完全控制了,一个外人进去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才更麻烦。”

李君摇了摇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李世民苦笑:“哎……”

李渊也沉默了。

一谈到世族问题,李世民就有些无从开口。

李君说的意思他自然懂,世族的控制已经根深蒂固。

“合作。”

“再合作下去,大唐将会成为下一个……也说不准。”

李渊感慨万千。

他对世族的无奈让他深感沉重。

“世族从魏晋以来一直主宰天下,根深蒂固。”

“朝廷,只有与他们合作才能维持平衡。”

李渊无奈叹息。

李君也无奈地叹了口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有志之士都尝试过改变这种局面,然而最终都失败了。

即使有了杨坚的统一,百姓过了几十年安稳的日子,世族却再次出手,导致隋朝覆灭,唐朝建立。

“可是该怎么办呢?”

李渊的心情也变得沉重,充满了沧桑感。

“乖孙,你知道怎么对付世族吗?”

“你这个精盐已经开始撼动世族了。”

“你真的是第一个。”

李渊伸出大拇指,嘿嘿笑道。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都注视着李君,尽管他们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李君微笑了一下,眼中闪烁着光芒:“要解决世族,就要了解世族,找到其根本!”

“我问你们,世族是如何掌控天下的?”

李君看向李渊和李世民,特别注视了李世民。

“我不在乎你们的身份,我只知道,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了解问题的本质!”

李君的话让李世民和李渊都愣住了。

他们没有料到李君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们的世族彼此支撑,紧密连接,像一张巨网,笼罩了整个大唐的各个角落。

在道、府、州县的官员中,几乎大部分都依附于这些世族。

因此,世族能轻松掌控全局。

李世民缓缓开口说道。

李渊在一旁默默点头,表示认同。

李君再次提问:“还有呢?”

李世民眉头一皱,困惑地望着李君。

他有些愣住了。

难道不就是掌控朝堂吗?

三双眼睛齐齐注视着李君,目光集聚。

李君露出一丝笑容,缓缓伸出三根手指。

“其实,历朝历代生存所依赖的,大概只有三种。”

“庙堂、文化和经济。”

“这三者涵盖了所有的生活方式。”

李君从容不迫地说道。

李世民不禁皱了皱眉。

庙堂、文化、经济?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类。

然而,仔细一想,似乎真的能将天下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成这三种。

庙堂,文化,经济。

他越琢磨,心中越有了明悟。

六个字,竟能如此清晰地揭示生活的真谛,包罗万象。

一切,都与这六个字息息相关。

“君儿,继续讲!”

李世民猛地坐直了身子,眼中充满了热切的期待,盯着李君。

李君见状,心中暗笑。

呵,政治课果然没白上。

李君轻轻敲了下茶杯,继续说道:“世族的根基深厚,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想要动摇它们,就必须要用强力的手段。”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看到了这双急切的眼睛,他心中一阵暗喜。

果然上钩了。

“什么猛药?”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问道。

他心中已经充满了火热的渴望。

这些话,他从未听过,似乎触及到了某些核心的东西。

他从未遇到过有人这样深刻地分析问题。

“要解决经济,方法很简单,藏富于民,让百姓强大起来!”

李君继续说道。

“如今百姓太过贫弱,只有当百姓富有,他们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不会任由世族掠夺。”

“如果我是李世民,我就会推动摊丁入亩。”

李君心中暗笑。

反正李世民不可能验证真假,听上去就高深莫测。

但这些话其实并不完全虚假。

摊丁入亩的改革确实为后来的大唐人口增长提供了基础。

这也是让百姓更有积极性的政策。

李世民眼中露出困惑。

摊丁入亩?

李渊和长孙皇后也都迷惑不解。

李君简单解释了这个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将税收从人头税改为土地税。

李世民若有所思。

他似乎在冥思苦想,眼前的这个政策真的很有道理。

百姓开垦土地,人口增加,而不再像现在这样惧怕高税收。

按现在的税制,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就得交四份税,但如果按照摊丁入亩,交税就按土地的面积来,十亩地交十亩地的钱。

“这……”

李世民脑海中忽然一亮。

原来如此,百姓有了钱,人口也多了,负担减轻了,世族的控制就会大大削弱。

那时候,百姓将会更加信任朝廷,而朝廷也有机会对付世族。

李君暗自发笑,看着李世民沉思的模样。

这傻狍子,真以为李世民会听他的话吧。

“君儿,文化和庙堂该如何破解?”

长孙皇后急切地问道。

她虽然有些不太明白,但仍然感到震撼。

摊丁入亩的改革,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想法!

李君微笑着说道:“关于文化,首先要加强教育,推广私塾,让百姓有文化,才能开始反思世族的弊端。”

“如果没有教育,百姓就会盲目相信世族的说辞。”

“这方面可以从细节入手,比如先开设小报。”

李君详细解释了报纸的作用。

它可以传播信息,给不同的人提供发声的机会。

“当然,短期内,朝廷可以在长安的不同地方设置展示栏,定期更新。”

“虽然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其效果巨大。百姓的思考能力会逐渐提高,最终成为朝廷对抗世族的有力武器!”

李君带着笑意说道。

这些展示栏,就像是新兴的报刊,能在无声中慢慢改变百姓的认知。

李世民听后震惊不已,瞪大了眼睛,陷入了深思。

这个方法,似乎真的可以行得通。

“那庙堂之难该如何破解?”

李世民急切地追问。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这些方法,他真是从来没有想过。

说实话,即使让房玄龄他们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到如此巧妙的策略。

真是太妙了!

李世民激动地搓了搓手,迫不及待地想请教最后一个问题。

没错,这已经是请教了。

庙堂的泥潭,简直让他烦透了。

每次发布政令,哪怕是轻微的变动,都能引发长时间的争论。

推行政策进展缓慢,官员们总是步调一致,牢牢守住现状。

他们根本不想改变!

他们只想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威胁。

然而李世民真的束手无策。

“庙堂的问题……呵呵……”

“这个计策和文化、经济的策略息息相关。”

“只要这三者实施起来,我可以保证,大唐能延续千百年,毫无问题。”

李君继续信口开河。

反正他也活不到那时候,吹牛也没关系。

李世民微微抿了抿唇。

“请君儿解答!”

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满心期待。

“哈哈哈,其实并不难。”

李君开始撸起袖子,正要继续解释,却突然院门被推开了。

一群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

李君微微一愣,李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都不由自主地转头。

不认识。

“谁是李君?”那中年男子低声问道,眼神已经锁定李君。

李君微笑着站起:“我就是,何事?”

“我乃长安曲家的曲长治,特来交接盐山事宜。”

“若是现在交接,便可赐予你陇西李氏的姓氏。”

“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快跪谢恩吧!”

曲长治得意洋洋地说道。

他受命于李安宰前来讨要盐山。

通常,这种事不会由五姓七望亲自出手,都是交给依附的小世族处理。

毕竟,这种事不太光彩,世族不必亲自沾手。

交给下属办,若出了事,也与自己无关。

“世族,竟然这么快就来了?”

李君也是没有预料到。

他以为,世族要等到自己与长安盐铺达成协议后才会介入,没想到他们如此迅速。

毕竟,世族传承千年,决不会等着慢慢成长才出手。

只要有苗头,便立即扼杀。

“这群世族,竟然如此嚣张。”

李世民的脸色铁青。

“居然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冲进来了,简直无视大唐的律法!”

李世民内心愤怒,觉得自己简直没法再解释清楚了。

“李护卫,杀!”

他忍无可忍,怒吼道,立即下令行动。

李君羡早已在门口等候。

听到命令后,他迅速拔剑,直冲过去。

曲家的随行人员怎么可能是李君羡的对手。

没多久,曲家的人全都倒在了地上,痛苦地哀嚎。

曲长治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未见过世族受到如此对待。

他昏迷前依然感觉这仿佛是一场噩梦。

“君儿,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报官!”

李世民看着地上痛苦的人群,怒气冲天地离开。

“乖孙,别担心,我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渊紧随其后。

“君儿,放心,一切都会处理好的!”长孙皇后坚定地安慰了一句,随后也追了上去。

李君看着他们离去,轻笑着摇了摇头。

“真是的,这些人还敢跑来收保护费,脑袋被门夹了。”

李君心里想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不久后,万年县的县令刘保带着捕快急匆匆赶到。

“小郎君,您没事吧?”

刘保满脸担忧,迅速走上前。

他现在也有些困惑,但依旧不敢怠慢。

刚才,他正在县衙后院陪夫人读书,突然接到李世民的命令。

这件事从未遇到过,所以他立刻带人赶了过来。

刘保清楚,李君能让皇帝亲自下令,他绝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角色。

“小郎君,真是失礼了,您一定受惊了。放心,您在万年县,没人敢动您。”

“有事随时告诉我,我们会确保您的安全。”

刘保严肃命令:“这些人,全都带走!押入大牢,择日审判!”

曲家的人全都面如死灰,疼痛让他们无法忍受。

刘保的处理迅速而有效,没过多久,院内一片空荡,春香走了进来,困惑地问道:“少爷,发生了什么?”

李君随意一笑:“没什么,就是一群装逼不成反被屎。”

“土地买好了吗?”他转移话题。

春香立刻拿出地契:“一百亩土地都已买好,是庄子前面最好的田地。”

“少爷,这些地里的庄稼长得真高。”

“哦?长得好高?那走,带我去看看。”

李君悠然自得地走出了院子。

李君和春香很快来到了那片地头。

一百亩,整片看去,真不小。

“少爷,这些庄稼,真的要撅掉吗?”春香有些不舍地问道。

李君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身子,沉浸在田野的清香中。

这片土地,真是好啊!

不过,眼前这些庄稼,看似长得不错,实际上稀稀拉拉,歪歪扭扭的。

在后世,哪怕是最不懂种地的人,种出来的庄稼也比这强得多。

“撅了!”

“春香,去,马上去找人!”

“三天内,把这些地撅完。”

“对了,桌上的图纸交给老乐头,让他三天内造多少做多少,速度要快!”

李君下达了命令。

老乐头是附近有名的木匠,虽然不入籍,但手艺绝佳。

他就住在庄子里。

春香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照办。

不久,春香带着一群庄民来到,大家正值农闲,没什么其他活做。

李君开出的工钱很高,所以这些人愿意帮助。

春香也没有费多大劲,毕竟,李君向来对百姓很大方。

“李少爷,我们要做什么?”

“李少爷,告诉我们怎么做?”

庄民们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问道。

李君笑了笑,指着大片田地:“很简单。”

“你们把这些庄稼三天内都给我撅掉。”

“三天后我要重新耕种。”

庄民们面面相觑,完全不敢相信。

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听说,有人要把庄稼给撅掉。

“李少爷,怎么可能?这些庄稼现在长得那么好,怎么能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