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机遇(1 / 1)

朝云说:“太太回娘家,不带大姑娘和三姑娘也说得过去。”

观棋说:“太太从来没带咱们姑娘去过什么正经宴席,上次大夫人带咱们姑娘出门,还是去年的踏青。”

朝云只能安慰自己说:“福祸相依,说不定不去是好事呢。”

刚说完不久,小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老爷派人传信,说让大姑娘作诗送过去呢。”

“你这说话不清不楚的,拿来我看。”

朝云接了信纸,和大姑娘一起看。

原来今日公主心血来潮,作了一首诗,皇帝很开心,将诗题传下来,请各官员家的千金都拟诗一首,供公主赏阅。

下面附上了公主的诗作:

剑佩响玉墀,

衣襟凝御香。

凤池承湛露,

墨海奉君王。

看来写的是上早朝,可能是今日早朝皇上带了公主?

朝云立即研墨铺纸,请大姑娘临诗一首。

大姑娘发愁:“我哪会作诗呀?”

小兰催说:“姑娘快作吧,三姑娘那边怕是快写好了,还要送去宫里给老爷呢。”

朝云说:“姑娘,你就想象每日早晨去给太太请安,相当于上朝,写一首吧。”

大姑娘只好硬着头皮上,琢磨了好半天,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鸡鸣曙光寒,

莺啼春色阑。

独有池上臣,

恩沐天章赋。

朝云看出来,前两句确实写了早晨请安的情景,后面大姑娘又想起来要附和公主的诗,强行扭了回来。

她对小兰说:“你去外面看看三姑娘写好送去没。”

然后对大姑娘说:“姑娘,咱们是和公主的诗,必要跟公主的诗契合,她前两句写的是参加早朝的人,咱们也得写人,你请安时是什么样子?”

大姑娘:“我,我有些心慌、害怕。”

“不,不能写害怕,朝臣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是将士。不如改成这样:执剑星初落,摇旗露未干。”

大姑娘读一遍,就觉得新鲜,一股干劲迎面而来。

“改得好,后面两句我来改。”

大姑娘再次执笔,写下:

执剑星初落,

摇旗露未干。

独羡池上客,

阳春和亦难。

朝云拍掌:“好!落和客,干和难,正好押韵。”

大姑娘喜滋滋的,拿出纸重新誊写一遍,然后命人给秦管家,快马加鞭送去宫中。

观棋兴冲冲的,一整天盼着老爷下朝回来,她问朝云:“你说,姑娘写的诗要是很好,被皇上夸了,会不会给姑娘赐婚?”

大姑娘立即过来点她脑袋:“你这丫头,疯得没边!”

傍晚,刘老爷下朝回家了,不一会,有人来通知大姑娘,说老爷请她去前院书房一起吃晚饭。

观棋说:“太好了,今晚姑娘不用喝粥吃咸菜了。”

朝云一喜,在大姑娘耳边嘀咕了两句。

大姑娘问:“这样能行吗?”

朝云说:“能不能行的试一下嘛。”

大姑娘迟疑地点点头,“好我试一下。”

等到了书房,刘老爷和刘易行正品读大姑娘的诗作,桌上已经摆好了晚饭,看得朝云咽了咽口水。

刘易行见到大姑娘,朗声笑道:“大妹妹,你还真是一鸣惊人啊。”

朝云一听,心花怒放,看来姑娘的诗作得到了圣上的认可。

大姑娘害羞地笑笑:“让大哥笑话了,妹妹不过是凑巧。”

刘老爷也夸她:“今天皇上在殿上夸奖了你,说闺阁女儿家,竟写出了将士气吞山河的气势。”

大姑娘的脸一下子就飞红了。

刘易行微笑看着,他知道,大妹妹脾性软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词句,倒是她身旁那个丫头,伶牙俐齿、毫不退让,才更像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士。

数月不见,这丫头身上又添了一分神采。

朝云说:“老爷,那可不,咱们少爷就是少年英雄,他的妹妹自然也不差的。”

刘老爷哈哈大笑,对一双儿女十分满意。

刘易行一指朝云:“你呀。”

朝云嘿嘿一笑,赶紧拉开椅子请老爷少爷坐下吃饭,但刘易行说晚上还有公事要办,不能在家吃了。

朝云心说,走了正好。

待刘易行离开后,朝云悄悄示意大姑娘,大姑娘斟酌着开口道:“爹,您许久没去姨娘那了,不如今晚和姨娘一起吃。”

刘老爷一想,还真是大半年没去朱姨娘那了,立马让人收起饭菜,带去朱姨娘那里吃。

等父女两人到的时候,朱姨娘刚端起粥碗。

刘老爷看她面前的稀粥和咸菜,微微惊讶,问:“晚饭怎么就吃这个?”

朱姨娘进来有些咳疾,下午休息刚起,头发在身后披着,未施脂粉,面容呆呆的,似乎没想到老爷会来。

“月梅?”刘老爷唤朱姨娘的名字。

朱姨娘反应过来:“啊,老爷,您来了,我有些咳嗽,所以喝些清粥就好了。”

“咳嗽更该吃好些,来,把晚饭呈上来。”

观棋抑制不住地欢喜,和红袖一起把饭菜摆上,一边摆一边露出欣喜的神色,冷不丁一句:“老爷不来,咱们姨娘和姑娘都吃不上这些好菜。”

刘老爷问:“为什么吃不上?”

朱姨娘忙说:“这丫头胡说的,老爷您上朝累,快用饭吧。”

刘老爷也没再深究。

观棋心中直憋闷,气姨娘没长嘴。

朝云小声说:“有些事说出来没用,得让老爷自己领悟,你瞧我的吧。”

一顿饭吃得甚是和美,剩下的饭菜被观棋她们分着吃了。

朝云早早吃完,从榻上抱了一床棉被出去。

刘老爷心情不错,问:“这么晚了,抱被子出去晒月亮吗?”

朝云微微一笑:“不是的老爷,姑娘的耳房小,守夜的丫头都是睡在姨娘厢房的外间。今晚老爷来了,可不能再睡外间了。”

刘老爷闻言踱步去看了眼大姑娘住的耳房,姑娘如今大了,还跟着姨娘住耳房,确实不合适。

当晚,刘老爷也没留宿,回了前院书房,刚要歇下,刘夫人带着二姑娘乒乒乓乓赶了回来。

二姑娘没回自己院子,直接冲到老爹的书房,高声问:

“爹,今天公主征集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