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送阿胶(1 / 1)

“唉!”刘老爷掩面,只得妥协。

观棋坠湖的事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周嬷嬷因管教不严,被罚了一年的月例,秀儿和另外一个丫鬟因差点弄出人命,被撵去了庄子,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下来。

刘老爷觉得愧对大女儿,亲自去问大姑娘的看法,大姑娘早已看开,说:

“爹,姊妹们荣辱与共,也不用分你我,我作的诗就是妹妹作的,妹妹嫁得好,我也开心。”

刘老爷更心疼了,说:“贞儿,你放心,爹一定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为了补偿大女儿,刘老爷挑了两个铺子给朱姨娘作私产。

又因朝云立了功,对她大加赞赏,还给了十两银子的赏钱。

朝云一下子在内院成了红人,体面甚至超过了周嬷嬷。

周嬷嬷背地里着人送了十两银子过来,说当初把朝云求她进内院的事给忘了,让她别放在心上。

朝云只拿了五两银子出来,对小丫头说:“周嬷嬷怕是记岔了,没有的事,这五两银子不过是请周嬷嬷代管而已。”

小丫头走后,丽莲过来了。

朝云招呼她:“丽莲,快进来坐。”

丽莲见到朝云,没有以前的亲切感了,递过来一个盒子,说:“大少爷让我来送东西,这是温补的阿胶,女孩子吃最好了。”

朝云接了过来,说:“多谢大少爷了,等会大姑娘回来我跟她说。”

丽莲微微一笑,“这是大少爷特意送来给你的,他说你跳水救人,别留下什么病症才好。”

朝云动作一滞,随即欢喜一笑:“大少爷待咱们可真好,你在大少爷院子里伺候,这样东西肯定不少吧?”

丽莲微微一低头,“哪有呀,我们没有你这样的福气。”

朝云觉得这话怪怪的。

丽莲说:“朝云你长得好看,大少爷似乎格外厚待你。”

“你想多了。”

丽莲告辞离开,出了晴翠园,她被表姑娘彭芳若喊住:“丽莲,你过来做什么。”

“我家少爷让我来给朝云姑娘送阿胶。”

彭芳若鬓边的珠钗轻晃,她招招手把丽莲叫过去,给了她一把碎银子,“好丫头,我有话问你。”

暮色沉沉,朝云手捧着那盒阿胶,在大少爷请安的路上等着。

不多久,一抹宝蓝色身影隔着竹影走近,脚步轻健,沉稳有力。

朝云心想,不论别的,大少爷算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能干上进,人品也好。

“大少爷。”朝云行礼,刘易行停下脚步,脸上带着笑。

“阿胶吃了吗?”他问。

“没有,朝云不敢要。”朝云将阿胶奉上。

刘易行疑惑:“这是做什么?”

朝云说:“大少爷,救人是奴婢的本分,若收了大少爷的礼,怕会惹人非议。”

此时天色已黑,弯弯的月牙儿慢慢爬上树梢。

朝云立在树影下,裙角被灯光染上一抹黄色,她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似的。

刘易行此时觉得心软软的,像是没有了什么阻碍,他很自然地开口问道:

“如果,如果是我溺水,你会像救观棋那样,奋不顾身地救我吗?”

朝云黑色眼珠转了一圈,“我当然你会救少爷您啊。”

刘易行温柔一笑,温柔得朝云都快忘记他们是主仆了,好像是亲近的朋友。

“那跳水你都不怕,还怕什么非议?把它吃了,把身体养好,别管其他的。”

朝云能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少爷,谢谢你。可是,人言可畏,大少爷不如赏我些银子。”她俏皮一笑。

刘易行随手解下荷包,将银子都给了她。

朝云呆楞楞的,理智促使她拿了一小块碎银子,剩下的还给刘易行。

“都拿去。”

“我不要。”

两人都沉默无言。

刘易行还想说些什么,但他忍住了,“别担心了,回去休息吧。”

“嗯,好。”朝云离去,她的思绪乱纷纷。

这段时间刘夫人心情都很好,没两日,刘令贞做好了抹额送过来,刘夫人立即命人送去国公府。

国公夫人喜欢得不得了,心想这下寻得一个娴静贴心的好媳妇,就拿着去跟老太太商量提亲的事。

“刘家虽然只是五品官,但这二姑娘才名在外,秀外慧中,嘴又甜,配咱们琰儿正好。”

老太太说:“二姑娘瞧着是个跳脱的性子,跟咱们琰儿不是针尖对麦芒?怕是会吵吵闹闹个不停。”

“年轻夫妻吵吵闹闹才有意思,找个聪慧的媳妇管住他,也让咱们省心。”

看媳妇如此满意,老太太也没什么好坚持的,“那你们看着办吧。”

国公夫人便去准备聘礼,刚要离开,姜琰回来了,看到那眼熟的抹额,疑惑地问:“娘,这抹额怎么跑你这来了?”

姜夫人问:“怎么?你见过?”

“在刘家见过,一个姑娘绣的。”

姜夫人捶了儿子一下:“你这傻子,那就是二姑娘!”

姜琰翘着二郎腿,“就是她呀,长得还挺好看,就是有些装模作样。”

姜夫人更加满意,瞪他一眼:“人家那是娇羞,什么装模作样。既然你觉得她长得好看,娘就去给你提亲。”

姜琰张大嘴:“她?一个疯女人,我不要!”

姜夫人瞪眼:“你想要个什么样的?”

姜琰愤愤不平:“大嫂出身侯府,我就娶一个五品小官的女儿,凭什么?”

“凭你大哥是世子,以后要继承爵位的,你有啥?还不学无术,文不成武不就的。”

姜琰站起来喊:“我大哥是世子,所以生来什么都有了,他能文能武了?怕还不如我!”

“你!”姜夫人几句话之间就被气得胸口疼。

老太太出声了:“你这个犟种,看把你娘气的,还不滚出去。”

姜琰一甩头走了,老太太说:“瞧吧,这个倔脾气,以后跟媳妇有的吵。”

姜夫人愁眉苦脸:“母亲,我为了琰儿的婚事,真是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寻得一个好的,他又闹脾气。”

老太太说:“琰儿就这性子,想让他娶亲,就得先让他接受,慢慢来吧,到底是你亲生儿子,你不费心谁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