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他不讲证据,只讲动机(1 / 1)

他不讲证据,只讲动机

他不讲证据,只讲动机

'让对银行进行骗贷的曾诚去管融资部?'

杨志远闻言先是一愣,他没想到白乐会在这个时刻提出这样的建议。

他很想问白乐,他确定‘很有能力’这四个字曾诚配吗?曾茂朝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很快,杨志远便反应了过来。

别说,能骗贷成功,确实是有能力的。

悄悄地给白乐竖起了大拇指,他微笑着看向了曾茂朝,摆了摆手,“曾老,古人都说内举不避亲,您就不要阻拦了。”

曾茂朝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高管子女不得进入幻想集团任职,这是当初智柳制定下来并身体力行的铁律。

这为幻想集团能够快速进行市场化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开开始,全国各地为了解决当时的经济、就业问题,都在办国有企业、三产公司。

幻想集团的诞生,本质上也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到了90年代,要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三产公司死于亲属子女的裙带关系……不免有些太过武断。

但挣钱的人少,吃饭的人多,自然是玩不转的。

不少企业死于急剧增长的关系户冗员,是不争的事实。

站在现在回望过去,曾茂朝不得不说,当年智柳的这个决定非常的英明。

但是,此刻,杨志远提出的建议,又让他十分心动着。

他很清楚自己儿子是什么货色,完全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一般。

但放在外面,让曾诚自己在社会上打拼,只能败家。

放在幻想集团内部自己看着点说不定还好点,而且再怎么说,幻想也是国有企业,一旦进来了,至少以后再差也不愁饭吃的。

曾茂朝深吸了一口气,“董事长,融资部是個重要的部……”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志远打断了,“曾老,年轻人嘛,都是用事情历练出来的。

我还不是就这么扛着担子走过来的。

您忘了,我当年忠谋兴师问罪的,似乎要掀起一场商业风暴。

可没过多久,媒体的焦点就转移到了卿云的私生活上。

跟拍着小卿总每天和红颜知己的蜜月之旅,更是在媒体上将他描绘成了一个风流倜傥、不顾家的男人,而秦缦缦则成了被遗弃的正宫大妇。

这种花边新闻让全国的观众都跟着吃瓜看戏,媒体的炒作手法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就在大家以为这只是一场闹剧时,卿云却出人意料地在小岛的眼皮子底下,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

夷积电的关键制程团队几乎被连根拔起,十不存一,这不仅仅是对夷积电的一次重创,更是对整个小岛半导体产业的一次震撼。

杨志远知道,这样的打击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更何况是像夷积电这样的行业巨头。

真是个狠角色!

杨志远心中对卿云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不得不佩服卿云的手段和胆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悄无声息地完成这样一场大规模的人才掠夺。

这种行动不仅需要精准的情报和策划,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随着夷积电的人力资源巨变,其他岗位的人也开始见势不妙,纷纷另谋出路。

这种连锁反应让夷积电的局势更加动荡,也让国内的媒体婊子们集体高潮,纷纷为卿云唱起了赞歌。

《堪比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史诗挖角》

《落子鬼神惊,小卿总的半导体棋局》

《从高考状元到产业领袖:卿云的华丽转身》

《重塑行业格局,引领科技未来,华国半导体崛起的幕后英雄》

《卿云效应:人才流动如何引发产业变革》

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之前的花边新闻,转而将卿云塑造成了一个商业英雄。

也是,还有什么能比小岛人士弃暗投明更有震撼力的?杨志远冷笑一声,他知道这些媒体的嘴脸。

他们总是喜欢追逐热点,制造话题,而不在乎真相。

他转头看向白乐,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小白,你的意思是舆论?”

杨志远舔了舔嘴唇,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舆论是可以被操控的,只要有足够的手段和资源。

一片赞歌后,必然会有‘清醒’的声音。

前一秒还是万人仰慕的英雄,后一秒就是不得好死的奸贼,正反的转换,一个话题炒两次甚至多次,是媒体惯用的手段。

白乐听罢,悄然翻了个白眼。

他在心里不由得感慨着,猪就是猪,无论是蠢猪还是天蓬大元帅,改不了的猪脑花。

这头猪也不想想,现在卿云身上的金身是谁给的?!

何况卿云这次的行动,不仅仅是对炎黄集团、对华国半导体的产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非常浓烈的政治意味。

哪家媒体敢和卿云做对,不想活了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