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质子半径之谜
解决质子半径之谜
ceRn的会场中,徐川一席西装,从旁边的通道走上了讲台。
一号报告厅内,台下人头攒动,坐着大概两三百来号人。其中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不乏学术界的大牛。
这是场丝毫不逊色于此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报告weyl-Berry猜想的交流会。
毕竟这里是ceRn,聚集了全世界近一半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和高能物理学家。
此刻的会场中,光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就超过了三位,更别提爱因斯坦奖得主,狄拉克奖章,赫兹奖,沃尔夫物理学奖等著名物理学奖得主了。
讲台上,徐川试了试话筒,确认没有问题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很荣幸各位能来参加今天的报告会,今天的报告会的主题是关于质子半径的一种计算方法以及原子电荷半径实验数据汇报。”
说着,徐川将手中的u盘插进了电脑中,操控面前的设备,打开了幕布投影,将PPT放映了出来,然后开始发言报告。
为了留出一点时间对质子半径之谜的解决做报告,徐川压缩了原本的报告时间。
四十五分钟的报告,三十分钟的发言时间,十五分钟的提问时间,硬是被他压缩到十五分钟就完成质子半径的一种计算方法以及原子电荷半径实验数据汇报。
将这接近一个月的在ceRn做的工作简单汇报清楚之后,徐川看向了讲台下的听众。
“有关质子半径的一种计算方法以及原子电荷半径实验数据汇报,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实验分析数据已经提交到ceRn组织,ceRn将安排人进行仔细的核算,请问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讲台下,会场中,一只手臂举了起来。
徐川放眼望去,举手的是一个有些不修边幅的糟老头。
看到这个人,徐川顿时就想起来之前那位齐希韶师兄的话语。
里希·弗里克不会放过他的。
这个粒子物理界的固执的党派,一直坚信大质子半径才是真理。
果然,他现在来了。
他今天站在了这里,对小质子半径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这可是个倔强的老头,哪怕是徐川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自信,也忍不住有些头疼。
毕竟对方不是什么水货教授,相反,对方拿到过沃尔夫物理学奖,这可是物理界仅次于诺贝尔物理奖的最高荣耀之一。
不过既然对方已经举手提问了,也不可能避过去。
伸手示意对方提问后,徐川望向了这个不修边幅的老头。
“我观察到在报告者的论证数据中,在和爱因斯坦奖都有伱的一份。”
徐川笑了笑,道:“不是我,是我们一起,你们的贡献也同样重要,我会在论文中加上你们的名字的,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闻言,小组成员脸上均露出了灿烂无比的笑容,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了。
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一作、通讯作者、二作、三作等,不同的作者在论文中占据的份量完全不同。
这次的质子半径之谜解决,一作和通讯作者毫无疑问是徐川的,但二作和三作,对于小组成员来说同样不同忽视。
毕竟这是物理界出了名的难题,当前粒子物理界最前沿的问题,份量之重,可以说仅次于去年五夸克粒子的发现。
如果今年的ceRn没有什么新的重要发现的话,那么质子的半径之谜这个问题的解决的,将是今年ceRn最重大的成果。
能在这样的一篇论文上署名,哪怕是二作、三作,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有这样的一份履历在,他们在未来无论是寻找工作还是申请科研实验或者科研设备,都要容易很多。
比如来自哥廷根大学的娜娜莉·凯斯勒,毫无疑问,ceRn的正式研究员将有她的一份,甚至可能直接从明年提前到今年。
特别是对于小组成员中年龄最小(抛开徐川)的乔纳·克里尔来说,他还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读博。
来ceRn实习一方面是的为了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毕业论文。
而现在,他目标达成了。
以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的份量,哪怕他仅仅能在论文中混个三作,都足够他从任何学校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