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第三把开启时代的钥匙(1 / 1)

作者的名字时也会自行意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

一些警惕性高的杂志社可能会明文规定主编不得投稿自己所负责的期刊。

但事实是大多数杂志社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只能靠个人自觉。

然而对于《探索》来说,他们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以徐川对《探索》的要求,除了他自己,恐怕也很难在国内找到一位合适的总编。

至于他以总编的身份将各种论文投稿到《探索》上,对于学术界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

毕竟自出名以来,徐川在学术界的声誉就是顶尖的,再加上《探索》期刊在成立之初,就有考虑过这种情况,有明确的程序来处理编委会成员所提交的稿件。

所以外界对于徐川成为自己创建的期刊的总编,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大拇指在屏幕上划过,徐川接通了电话:“喂,欧阳总编。”

电话点面,欧阳稷带着敬意开口道:“徐院士,《探索》的子刊《探索·数学》刚刚收到了一篇投稿,我们这边有点拿不定主意,您要不要看看?”

听到《探索·数学》的投稿,徐川脑海中念头动了一下,开口问道:“是不是P=NP?猜想中和图同构难题有关的论文?”

电话对面,欧阳稷点点头,回道:“嗯,投稿人是川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那边的刘嘉欣女士。”

“她投稿的论文是对图同构难题的准多项式图形映射法研究,《探索》期刊这边没办法判断这篇论文的具体情况,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审稿人员。”

这种涉及到七大千禧年难题的研究,别说是放到国内了。

就是放到数学最发达的米国、法国等国家,都是最顶尖的。国内能够对这种级别论文进行审稿的数学家,可以说屈指可数。而P=NP?猜想这种理论信息学中计算复杂度理论领域的数学难题,国内并没有太出名的学者。

至于国外,《探索》这边的副总编,主编之类的任职人员,老实说也很难接触到能审核这种级别论文的大佬。

虽然他自己曾经在《自然》期刊担任过主编,也认识一些大佬,但遗憾的是他并不是数学领域的,而是物理学的。

徐川笑着道:“将论文发给我吧,我来担任审稿人就行。”

听到这话,欧阳稷迟疑了一下,犹豫着问道:“这可以吗?我不怀疑您的能力,但是对于期刊公正性方面是否会有一些争议?”

微微顿了顿,他快速的补充道:“当然,我不是说徐院士您的公正性原则,而是审稿披露后,这事可能会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争议。”

“毕竟您和那位刘女士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学术期刊的审稿过程中,避嫌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偏见,确保审稿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具体来说,审稿人应当避免与作者之间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例如避免直接合作关系、认识作者等等。

大部分的SCI期刊通常都会有一项规定,推荐审稿人不可以与作者是同一个单位。

换句话说,与作者有关系的审稿人都要避嫌,包括同一单位的学者,都是默认属于避开的范畴的。

这一点就像是当初徐川证明霍奇猜想的时候,数学界组织了六位大牛对他的论文进行审核,而审稿人全部避开了普林斯顿的学者。

听到这话,徐川哑然笑了下,摇了摇头,道:“”没什么,避嫌原则虽然说有必要,对于审稿来说,我们只需要确保过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客观性就足够了。”

“将论文发给我吧,我会给出对应的评审意见的。”

欧阳稷点点头,道:“行,既然这样,我会按照《探索》的审稿邀请流程来走流程。”

“嗯,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徐川笑着应道。

另一边,京城。

太阳已经落下,夜幕逐渐降临,长安街的某间会议室内,一场紧急召开会议正在进行。

从长老院那边出来的邀请,快速的通过专员传递到了各个蔀门的高级领导手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电子工业领域的专家院士,也都收到了邀请。

不少人才刚下班到家,就被一通电话喊了回去。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还在餐桌上,饭都没扒拉两口,就被前来接人的专车拉走了。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两个半小时之前送到长安街北海小岛的一封信件,一封从金陵那边送过来的信件。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城市,长安街道的某栋大厦内,一间宽阔的会议室中,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着。

穿着黑色的羽绒服,手中拎着一个保温杯的王启明院士走进了会议室。

沿着走廊,顺着标牌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的目光就落在了一位熟人的身上。

愣了一下,他笑着走了过去,开口打了个招呼:“哟,老刘,你也来了?”

会议室中,正眯着眼睛观望着讲台的刘权听到熟悉的声音后扭头看了过来,看到这位老朋友后,他也愣了一下,随即瞪着眼问道:“你也来了?”

王启明院士笑呵呵的说道:“你都来了,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刘权院士瞥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目光在会议室中扫视了一圈后开口道:“看样子今天的会议不简单啊。”

今天这个会议是临时收到了通知的,说是紧急的内部会议,也没告诉内容。

一开始他还以为只是个小会,和他的专业领域有关系,这种会议对他来说经常有,也没太在意。

现在看来,似乎猜测的情况有些不对的样子,从桌上的铭牌和到场的人来看,这场会议到场的半导体领域和电子工业领域的院士都超过两位数了。

而且他刚刚扫了一眼前排的那些铭牌,基本都是各蔀门的高级领导人,甚至是一把手。

看这架势和阵仗,要讨论的东西恐怕有点超乎意料。

想到这个,刘权有些兴奋了起来。

半导体领域被国外压制了那么长的时间,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芯片不能实现自产,电子领域就相当于没有护城墙。

随着墙上的时针走到了十点,各蔀门各领域参与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全部到齐。

宽阔的会议室内,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关上了会议室的大门,自己站到了门后立正了身姿。

会议桌前,主持会议的是会议总算是开始了,主持会议的人员是国w院的某位长老。

站在话筒前,这位老人清了清嗓子,宣布会议开始后,继续说道。

“辛苦大家这么晚了还要抽时间到来这里参加这场会议,因为时间较为急促和保密等方面的关系,并没有提前通知各位会议的内容,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接下来的会议,讨论内容将涉及到较为敏感的国际局势,在国家正式宣布前,还请各位严格保密今天的会议内容。”

说着,在他身后的银白色的幕布上,一张PPT图片已经放映了出来。

当看到放映出来的图片时,原本安静的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了有些嘈杂的讨论声音。

会议室中坐着的众人脸上都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有惊讶,有诧异,有震撼,更多的则是一种被这份讯息打了个措手不及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