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苏云有造反之心!(1 / 1)

周明帝气势浑然,表面上并无太多变化。

但眼中的震惊,已然浓郁到极点。

苏云的这首诗,不用细细揣摩。

果真如他所说。

足以冠绝鸾凤楼,乃至整个京都,甚至……

整个大周文坛!

明珠俏脸呆滞,粉润的唇微微张着,看上去煞是可爱。

她身负皇家血脉,自小对诗词歌赋,也有一番独到见解。

“待到秋来九月八……”

“一句囊括月份与季节,已然十分优秀。”

“我花开后百花杀……”

“这是在写菊,也是在写人,更是在……”

“写我大周!”

她看了身旁的周明帝一眼,难以掩饰心中震惊。

周文帝文韬武略,胸怀天下,暗中积蓄力量,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将大周的强大,展现于世人面前,而后败大梁,缔造盛世。

这一句,与周文帝乃至整个大周,何其贴切?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她喃喃的重复一句。

此诗太过豪迈,她一时间,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

甚至生平所学,一切赞美之词,用于其上都不够。

可就在反复斟酌这诗句的时候,她美眸一颤,忽然间意识到了些不对劲。

而此时。

鸾凤楼中所有人,终于从呆滞之中,回过神来。

反应大抵与明珠相同,只是更为不堪。

甚至有人红着眼睛。

“这才叫凌云之志!字字不提报国,但字字都是报国之志!”

“此诗只应该存在于仙界……”

“千古流传!莫外如是!”

“与这首诗相比,黄兴泽的诗,还有我们……都是笑话!”

……

有人毫不吝啬自己的赞叹,有人自惭形秽,有人还沉浸在诗句的物景中。

根本回不过神来。

周无名覆手而立,他离得最近,此刻竟有振聋发聩之感。

他长年浸淫诗词之道,可面对这首诗时,除了震撼,再无其他。

他死死盯着苏云淡然的脸,瞳孔放大。

怪不得,怪不得他底气这么足……

并非虚张声势,也绝非嚣张跋扈。

换了在场任何一个人,若能做出此等诗词,怕是比苏云还要锋芒毕露!

他非常确定。

今日之事,必将响彻大周文坛!

四句二十八个字,会被大周每一个文人,广为流传!

苏云,将会名留青史!

只一瞬间,他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都消失不见。

杏林之术,文人之道,苏云全部顶尖。

苏云的文道造诣,全无半点征兆,这只有一种可能。

他一直在藏拙!

他早就预料到了终有一日护国侯会暴露真面目!

若他早早展露出文道天赋,护国侯绝不会答应与他断绝关系,他也无法脱离侯府。

这份城府,这份算计……

苏云有大才,而且有拳拳报国之志!

不然,不可能写的出来这种诗句!

周无名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苏云,他要定了,不惜一切代价!

此刻。

苏云已然成为整个鸾凤楼,真正的焦点。

局势瞬间反转。

那些文人再不敢针对他,甚至不敢与他对视。

这些人的视线同样落在黄兴泽身上,有着相同的怜悯。

说什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狗屁!

一诗之差,黄兴泽给苏云提鞋都不配!

苏云浅笑着,看向面色惨白的黄兴泽。

“还继续吗?”

他声音低沉,却让对面所谓探花,身躯一颤,哑口无言。

苏云见他不语,视线扫视全场。

“我在问你们。”

“还继续吗?”

嚣张之意,一如刚才的狂!

但刚才那首诗,还在他们耳中环绕,再无人敢质疑。

怒怼满堂客,无人敢应声!

苏云站在那里,极尽桀骜!

而这,还没完。

众目睽睽之下,苏云走上前去。

他俯视着脸黑到极点的黄兴泽。

“人我打了。”

“诗我做了。”

“现在呢?”

几句话,不止黄兴泽。

之前很多职责苏云的人,脸上也是火辣辣。

他们自诩文人,极好颜面,这么大一记耳光落在脸上,害臊到极点。

刚刚他们讽刺苏云有多厉害,现在脸被打的就有多疼!

“跪下!”

噗通!

当着一二百号人的面,黄兴泽直接跪倒在地。

他怒视苏云。

但在场之人,包括周无礼都在作证。

这首诗明日起必定冠绝京都,鸾凤楼诗会,再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

他的承诺,必须要兑现。

“汪!”

“汪汪汪!”

狗叫之声,传遍鸾凤楼!

有人暗笑,有人绷着脸,也有人欲讽刺苏云得理不饶人。

但想到黄兴泽的下场,他悻悻闭上了嘴。

“呵。”

“文人?”

“文坛有你们这些人,当真是大周不幸!”

扫视之间,他笑意更盛。

被他骂到的那些人,一个个超用力握拳,但拿他毫无办法。

苏云第一次感觉到。

当文抄公,当逼王,是真特么爽啊!

很快。

一百声狗叫结束了。

苏云转过身,刚要离开,身后再次响起黄兴泽的声音。

“慢着!”

周无名也是刚刚要走,听闻此言,顿时停住脚步。

黄兴泽颜面,被苏云按在地上摩擦,此刻已然气急败坏。

他恶狠狠的说道。

“你诗里的长安,是什么地方?”

“不会是……暗指京都吧?”

“你安的什么心?”

包括周无名,以及欢呼雀跃的明珠。

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愣。

她悄悄看了眼周明帝,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那些在文道之上,颇有些造诣的人,略微思索,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长安是什么地方,并不重要。

但若如黄兴泽所言,长安代指京都……

整首诗,就变成了积蓄力量,剑指京都……

谋反!

谁也担不起这个罪名!

黄兴泽此举,是想要苏云的命!

若他不能说出这长安是什么地方,不能在这给众人一个完美的解释。

这事情一旦传出……

影响极大,不管苏云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周明帝为平悠悠众口……

轻则杀头,重则诛九族!

护国侯府,也会因此彻底崩塌!

周无名眉头紧锁,也在思考对策。

他震撼于苏无名的文才,却未曾想。

竟被旁人抓住这等口舌。

若是没有完美的解释,他这个二殿下,也必受牵连!

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