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战局,硬骨头(1 / 1)

综合实力,当然不仅仅只是枪多炮多子弹多。

以梅坚毅现在的地盘,还有软硬实力,早已经过了扩充地盘,单纯依靠征战的阶段。

这么长时间,他虽然没急着向陆友三的地盘伸手,大部分的精力,也都放在了晋省发展上。

但戴雨农负责的情报这条线,却并没有闲着。

除了各种收集十三路军的情报之外,拉拢收买发展暗线,同样搞得如火如荼。

两个月前戴雨农来汇报工作,还提到已经拿下了一个叫米长林的旅长。

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梅坚毅不是很清楚。

不过完全可以肯定,必定有一定的发展。

兵不如自己多,枪不如自己多,连内部都有自己的人。

这种情况来犯,这不是主动上门又是什么?

“命令戴雨农,情报处在十三路军的这条线,暂时交由参谋长指挥。”

“另外通知参谋长,让他马上去常山。”

“作战指挥,依旧由王秉道负责。”

“他主理情报处这条暗线,配合王秉道作战……算了,你让他过来一下,我自己交待。”

“另外,娘子关的独立第一旅,炮兵五团六团,晋阳的独立第二旅,骑兵第一师,进驻常山,交由王秉道统一指挥。”

“是。”

秦晔应着,快速的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梅司令的命令。

抬头见他再没了命令,这才转身出门。

对手太弱,梅司令是没兴趣跑到一线指挥的。

三十二军出发之后,带着七十一师移防常山的王秉道,加集团军两个独立旅近万兵力,再加一个骑兵师五千多兵力。

又有暗线临阵倒戈配合。

一场大胜稳稳当当。

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辽西的局势。

至于锦县,该做的准备早就已经做好。

包括东瀛人从津门蓝岛这些地方抽调兵力,他也早有预计。

不客气地说,在海上消灭一支军队,比在陆地上消灭一支同样规模的军队,更简单……

奔袭隆州的部队,是下午六时第一次接敌的。

遇到的是十五旅团,原本就在这一带活动剿匪,现在改为侦察的一个骑兵中队。

一百来人,没有重武器。

而负责前出开路的一个营,除了有二十多个充当向导的关外土匪,还加强了一个骑兵连。

所以战斗爆发的突然,但结束的也快。

前后不过十分钟,鬼子留下六十多伤亡,其余的就逃之夭夭。

大概过了十五分钟,和敌军遭遇的情报,就传到了陈富贵的面前。

“接下来的这一路,怕是不好走了。”

他叹了口气,又扭头问道:“距离隆州还有多远?”

集团军副参谋长邵平立刻接话:“主力现在还有一百四十多公里。”

“按我们的行军计划,到今晚宿营,还要再走二十公里。”

明后两天依旧是急行军。

按照中午在开通分兵之前制定的计划,是要争取大后天中午时分,就能赶至隆州的。

陈富贵点了点头,又沉思片刻:“行进计划不变,适当增加停歇次数,今晚十点前宿营就可以。”

“另外通知各部所属骑兵,全部外放左右两翼侦察。”

“一旦发现敌情不要纠缠,只做示警。”

“另外,改三路行军,彼此间隔八百米,遇到阻碍可以适当拉近间距,坚决不能扩大。”

“所有机枪手轻装,保持警戒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一应安排有条不紊。

陈富贵说罢,又看向邵平问道:“参谋长,有要补充的吗?”

“副座安排的细致,我没什么要补充的。”

邵平笑着说了一句。

刚才自己考虑到的几点,都被陈副司令这一番安排给囊括了。

陈富贵笑了笑,倒是没说他离开晋阳之前,大当家事无巨细的给了他好一番交待不说,还给了好几份作战预案。

眼下遇到的这种情况,就在大当家的预料之中。

常听别人说决胜千里之外,这一刻算具象了。

“那就传达命令吧,另外告诉各级指挥官,和敌军遭遇之后首要一个稳字,什么时候防御阵型稳固,什么时候再谈歼敌。”

“另外,把我们和敌军遭遇的事情,电告付军长,请他多加防备。”

“是!”

……

奉天,发现敌军的电报,也在第一时间传送到了关东军司令部。

看过情报,又凑到地图前看了看乌兰敖都得位置,庄本繁得眉头,紧紧得皱成了一团。

开通以东,距离隆州不过一百五十公里。

这样的敌情,远比他和石元预料的要严重。

要知道,十五旅团的十六联队主力,中午才刚刚在隆州完成集结。

第三是联队,更是两个小时前才从奉天出发。

这时候还没有赶到隆州。

就算是有隆州的卡车帮助运兵,怕是等运到和敌当面,也得明天中午左右。

按照急行进速度,那个时候敌军距离隆州怕是不到一百公里!

“八嘎。”

他嘀咕着骂了一句,头也没回的问道:“对方的兵力侦察清楚了吗?”

“阁下,暂时还没有相关情报。”

“要尽快侦察!”

“嗨伊!”

“另外命令第三旅团,除必要牵制兵力,各部用最快速向隆州开进!”

就感觉单凭第十五旅团应对,隆州有点危险。

现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暂时不管龙江省冯占海的抵抗军。

宅三再次应是,正准备去传达命令,就听得庄本繁又问道:“津门援军到了什么位置?”

“按航速算,应该快到山海关附近海域。”

“十点前必定能在锦县附近登陆。”

庄本繁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希望一切顺利吧。”

“阁下,一定会顺利的。”

宅三很肯定的说了一句,这才转身去传达命令……

同一时间的锦县。

鬼子在城外的前沿阵地,已经背靠小凌河。

再往后,就要退入锦县城内。

对李树堂来说,进展不是很顺利。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板垣的两翼协同战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东瀛人在炮兵上,和现在的南路军差距巨大。

但具体步兵小队分队,双方火力配置,差距并不是很大。

尤其是作战意志,相当顽强。

又作为守方,依托山势防守,虽然炮兵打击之下伤亡不小,但经过源源不断地补充,几座阵地都成了难啃的骨头。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的推进速度还在李树堂的计划之内。

他也实在是舍不得,就为这么几座山头,把成吨的炮弹成片成片砸下去。

这不是持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