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权臣祸国(三十)(1 / 1)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73 字 1天前

老爷子有些惊讶,儿子继续加码。

“不仅如此,方才那位头领在路上同儿子谈了许多,只要咱们把人手组织起来,军械物资的事情,都由他们提供。”

“真的?”

“真的。他们会在这里住几日,等咱们把架子拉起来再走。”

老头子来回踱步,还是下不定决心。儿子扯了扯他的衣角。

“爹,正是因为天下大乱,咱们才更需要投靠强者。如今这合作社,对咱们来说,就是强者。”

“那……先试试?”

“嗯,今晚儿子就去召集人手。”

陈吉发不知父子俩嘀咕的啥,安顿下来之后,他先写了信,派出两名近卫连夜出发,前往大名府调集支援,让他们三天内赶到平邑县,准备在沂蒙山区搭建一个像大别山区那样的根据地。

如今朝廷对山区的掌控力下降,各处大股匪患虽然已经平息,但这种平时为民、乱时为匪的山寨特别的多,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不容小觑。

深夜的时候,张云岭将村中客民子弟五十余人聚集起来,陈吉发与他们见了面,先每人发一两银子的见面礼。

“合作社是个商业会社,你们往后,便是咱们合作社的加盟人员。家中但有开垦土地的、跑商路的、押送镖的,或者愿意做些手工产品的,都可以劳力入股,男女不论。这一两银子,是给你们的见面礼,回家去劝服家人跟着我们干,往后,好处还有更多。”

客民子弟兴高采烈,纷纷叫嚷感谢。陈吉发抬手示意安静,又说道:

“然而,利之所在,必有人觊觎。咱们做这些赚钱的买卖,也得防范别人插手。你们都是很好的后生,往后除了经营生计之外,还要抽空训练技能,保卫商路安全。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安稳长久。”

“听大人的,咱们跟你干。”

“对呀,往后也都是结现不?”

“自然,现银结算,每月二两,童叟无欺。”

众人又开心哄闹起来,议论纷纷。

村口的动静瞒不过汪士绅和汪顺,以及赶过来问情况的众匪。

“娘的,汪顺你做的好事!”

“就是,计划好的事情,为啥要去告密?!”

“怎么是俺?!明明是这帮客民惹事!”

“少来,你不去撺掇谁会去?”

“放你屁,这张云岭本就是个刺头!”

“好了,都他么安静!”

汪士绅实在受不了这帮吵吵闹闹的土匪,拍案而起,冷然道:

“这帮人不是寻常的行商,实在不行放他们走。”

“这怎么行?俺损失的人就白死了?!”

“谁让你自己莽撞?”

“放屁,老子不去撞那枪口,今天死的就是你们的人!”

双方又要争执,正这时候,有小厮来报。

“汪爷,几位老大,那些人过来了!”

土匪们如临大敌,抄起兵仗出门查看,却见陈吉发带着赵坤兴两人两马,立于汪家门前。

“何必如此盛情欢迎?”陈吉发笑道,“在下与表哥来访,不过是为了洽谈合作。”

“放屁!你杀俺小弟,不共戴天!”

“你滚后面去!”汪士绅有些忍无可忍,“听听他们怎么说!”

“看来几位当家的还没商议明白呢?要不在下待会再来?”

“哼,有话说,有屁放!”

土匪态度恶劣,陈吉发也不恼,扔给汪士绅一张礼单,上面既有粮草,也有铁器。

“这是什么意思?”

“收编你们。往后你们加盟合作社,不要再做打家劫舍的买卖。”

汪士绅与汪顺面面相觑,先是将那礼单收下,然后义正言辞道:“笑话!咱们蒙山土民管着蒙山的事情,你与那些客民勾搭,又如何跑到我们这里来?”

“当然是因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土客矛盾本来就是个伪命题,这世间的生意足够多,根本没必要因为土地、水源这些小事情伤了和气。往后这些事情都可以在合作社框架内解决,咱们减少内斗,一致对外赚钱,可好?”

“说的轻巧。不过是个嘴上无毛的小儿,回去歇着吧。明日早些滚蛋。”

“明日可走不成。这位叔公好生想想。若您同意合作,这礼单上的东西,三日后便能送到。”

汪士绅将信将疑,但也不再骂骂咧咧。

陈吉发见他收了单子,也不多说,转身便回去了。

夜间,这帮土匪头子聚在一起商议,半晌也没有得出个结论,倒是那死了人的大当家,心中愤懑,始终不同意合作。

第二日一早,张云岭便将土匪们昨晚商议的事情告诉了陈吉发。

“温水镇那位始终要和您算账,得小心点。其他人都同意观望几日。”

“你如何知晓的?”

“那帮人以为只他们土民监视咱们,其实咱们也在他们里面收买了线人。”

“你挺厉害呀!”

“算不得,都是逼不得已。初来时,咱们被他们坑的很苦,是咱们慢慢抱团与他们打了几次,他们奈何不了我们,才同意我们在村口垦地。”

“嗯,土客矛盾全天下都有。我看你斗争经验丰富,倒是个可造之材。读过书吗?”

“开过蒙,学的不精。”

“无所谓,能认字就行。”

说着,陈吉发从袖中掏出几页纸来,上面誊抄着《论根据地建设》,是他从资料库中抄出来,结合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整理的。

“你拿去读,仔细想想上面的这些法子。若是觉得合用,可以用在蒙山地区的管理上。”

张云岭接过这几张纸,粗浅读了遍,如获珍宝。

“草民受教了!”

“举手之劳而已。今日你去将附近的客民村落都跑一跑,把昨晚我同你讲的那些合作社的政策给各家各户都说清楚,愿意加盟的,就把人组织起来。这马上要到年底了,咱们先组织乡亲们应付催税的事情。”

合作社起家,最先就是靠着农业联营组织缴税。

在这个联营的过程中,整合土地、山林、鱼塘和人力资源,提高产出效率,降低单位亩产负担,从而使农民能够应付朝廷的苛捐杂税。

在这方面,许多工作都驾轻就熟,唯一的区别在于,原本在江夏,他是依靠当地士绅的支持,而现在,他依靠的是客民的支持。

汪士绅和侄子汪顺观察了陈吉发两日,发现他们不仅将村口那帮客民组织起来,还到处散发消息,让其他村落的客民前来加盟,短短时日,远近数十个村落竟然都知道这里来了一群合作社的行商。

那群土匪又聚集起来商议,但还没等商量个结果,村口那边就响起了欢呼声。

一打听,原来是支援的物资来了。

“各位爷,可不敢说假话,那一车车的米面、棉布、铁器,真是阔绰呀!”

汪家叔侄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松动。

再看其他当家,都脚底抹油,连忙跑回去同他们身后的宗亲商议去了。

唯独最初温水镇的那位当家的,气的七窍生烟。

“他们的货就堆在晒场上,要不咱们晚上抢了?”

壮汉大当家虽然心中气恼,但他也不是没脑子的,一巴掌将建议的人拍了个趔趄。

“滚!还想让兄弟们送命?!”

“可……可就这么算了?”

“走,迟早寻了他们的破绽!”

大名府的增援到了之后,陈吉发便将手中的事情分组布置下去。

抢种冬粮,搭设草棚,开垦荒地,制作手工品等等,同时开展,热火朝天。

现如今,合作社的扩张模式已经成熟,资金量也大了,不再捉襟见肘,做起事来更加高效快捷。

汪家村周围的土地道路,肉眼可见的发生了变化,汪士绅和汪顺总算忍不住了,大晚上的鬼鬼祟祟跑去找陈吉发,结果,刚进了房间,就发现其他几家都在。

真是起了个早床,赶了个晚集。

不过,汪家毕竟还是有底蕴在的,汪顺也是附近这片最大的一股匪贼。

陈吉发与这些士绅约法三章,所有土民往后由汪士绅统筹生产,土匪武装,由汪顺带领,听从合作社的调遣,不得再从事劫掠。

然后便是项目,包括林业、开矿、铺路等等产业。

这帮土财主远没有苏松士绅有钱,能接的都是些小项目。

不过问题不大,能让他们看到利益,合作的阻力就很小。

等到半个月后,陈吉发总算将汪家村附近的事情安排妥当,交给了张云岭和汪顺。

除了大名府农会、商会派来的人之外,还留了六名近卫在此担任教官,自己带着赵坤兴和剩下四名近卫继续往东。

当天空飘下第一场雪的时候,陈吉发抵达了莱州府即墨县城。

都说瑞雪兆丰年,然而,对于胶州大户姜家的丫鬟严霜而言,四年前如此一般的那个雪夜,却是她此生难忘的梦魇。

登莱兵变,孔友德从吴桥杀回山东,所过之处尽为白地。

时年十岁的严霜,就在大雪漫天之中,眼睁睁看着乱兵杀了家中父母。

她与兄长东躲西藏,随着流民队伍逃到了胶州,本想着投靠亲友,却没想到半路遇到了一群恶徒,见着流民不问青红一通砍杀,兄长拼了命的护她,从死人堆里将她救了出来,却因为背上的伤口,没能熬过那个寒冷的冬日。

孤苦无依的严霜哭干了眼泪,也丢掉了九岁孩子该有的天真烂漫。

她抹花了原本清秀的脸蛋,换上破布烂衫,拦了姜家采买嬷嬷的路,拼死命的跪求,才当了外院的粗使丫鬟。